吳清源与李昌鎬–誰是二十世紀圍棋王中王

人氣 236
標籤: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二十世紀,是圍棋全面走向興盛的年代。世紀末縱觀天下棋壇,一位名叫李昌鎬的少年居然穩穩地端坐在棋壇盟主的寶座上。棋和人一樣朴實無華,而意志力和戰斗力一樣無堅不摧。1998年,李昌鎬几乎包攬了所有國內(韓國)外大賽的冠軍,棋力之強,冠絕當代。

如果把棋手戲擬作武俠人物,李昌鎬是否正象那柄貌不惊人,然而渾厚剛勁、無堅不摧的屠龍寶刀,”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与爭鋒”?的确,那柄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倚天劍又在哪里?遺憾的是,當代一流棋手,無論趙治勛、曹薰鉉還是馬曉春、常昊,都無法与李昌鎬比肩。從曹薰鉉的頭銜拱手相讓到馬曉春的”十連敗”、常昊”六連敗”,一個個都被打落胜負的懸崖。當代,只怕直到下世紀初,李昌鎬也不會有真正的對手。看來,這柄輕靈鋒利、威力無倫的倚天寶劍,我們只能到五十年前尋找了–全盛時期的吳清源。

如果把吳清源(1938)和李昌鎬(1998)比較,我們會發現許多有趣的共同點。吳清源1928年(14歲)東渡扶桑,各項賽事中勢如破竹,十年后与日本一流棋手分別較量十番棋,戰績全胜,如日中天;李昌鎬1988年(13歲)開始參加世界大賽,三年后(16歲)奪得世界冠軍,十年后獨攬所有世界大賽桂冠,雄視天下。如果以吳清源(1938)VS 李昌鎬(1998),才是真正的好對手,才是二十世紀圍棋真正的”倚天屠龍記”!

姑且不論這种設想的”關公戰秦瓊”的成份吧。我們真正關心的,是兩位超級胜負師在競爭、較量中体現出來的,圍棋的真正魅力与內涵。

從棋界名作《吳清源布局》中可以發現,吳氏的前半盤功力几乎是無与倫比的。無拘無束的布局构思,如駿馬般輕快的棋風,如利劍般銳利的手筋与出色的局面控制才能,常常令對手或瞠目結舌,不知如何應對下出敗著,或者自以為得計,而在不知不覺中墮入棄子陷阱,落后于大局。反觀李昌鎬,著名的”不動心”,無論對手如狂風驟雨般千變万化,只要大局不過分落后,永遠如岩石般冷靜,絲毫不為所動。

進入中盤戰,兩位超級棋手的戰斗力更体現得淋漓盡致。与弟子苦斗十年的曹薰弦不得不感嘆昌鎬中盤力量的強大,號稱”天下第一攻擊手”的劉昌赫也常常會在李昌鎬面前失去自信。李昌鎬几乎永遠能從紛繁复雜的棋勢中理出頭緒,一步一步,如重錘、如鐵鏈,雖不見得如何凶狠,卻恰到好處地包圍、敲擊著對手。吳清源先生一生歷經無數名局,岩石般的木谷、剃刀般的 田都是手下敗將,棋勢變化更是了然于胸。縱橫三百六十路,黑白雙方犬牙交錯,奇著妙手層出不窮。

終于進入李氏最擅長的終局了。”天下無敵”的終局功夫几乎是李昌鎬与生俱來的。与其說是一种功力,更象是一种本能,否則,李昌鎬為什么總能在最為复雜難解的官子階段找到每一步正解,直到終盤?李昌鎬出道之初,前半盤哪怕落后不少,”逆轉半目胜”卻几乎是他的代名詞。其中,包含著李昌鎬過人的計算、判斷能力和扎實的基本功,更加引人注目的,還有那份惊人的冷靜。而趙治勛曾經這樣評价吳清源:”先生在优勢的情況下完全安全運轉,不利時則妙著百出,將局勢變得复雜混亂,不愧是天才的胜負師”。顯然,吳大師的終局功夫也是超人一籌的。現在与李昌鎬相抗衡,結果又是如何呢?

很遺憾,我們現在無法知道結果。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吧。我們只知道,如果對局次數多,則經常會出現吳清源先生前半盤遙遙領先,后半盤李昌鎬依靠惊人的忍耐漸漸追赶,甚至逆轉,然后吳清源先生下出妙手技惊四座的情況。最終的胜負很難預料,因為在兩位棋手各自的時代里,胜利女神都是毫不掩飾對他們的偏愛的。
而且,圍棋除了胜負之外,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在”琴棋書畫”之中,棋是唯一有胜負規則的,但棋与充滿靈气的瑤琴、草書、名畫為伍,難道僅僅是由于”胜負”么?理解到這一點,我們對吳清源与李昌鎬的區別,大概就會有一种領悟了。

不錯,二者都是罕見的圍棋天才,但我們從李昌鎬身上,更多体會到的,還是一种”胜負”的成份。誰都知道只要對手不認輸,前半盤是決定不了棋之胜負的,因此,后半盤功力才是胜負的真正主導力量。李昌鎬之強,在于只要前半盤不致大敗,后面總能通過冷靜(對手失誤)与計算扳回來,因為他的后半盤几乎沒有失著。据說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等”的”老”圍棋。

但吳清源的風格迥然不同。吳大師的棋風充滿靈气,如天馬行空無拘無束,初出道,就以”星楔T三楔□□震惊日本棋界,其”新布局”理論、”雪崩”定式研究都開創了現代圍棋理論的先河。我們從吳大師的棋風中所領悟的,更多的還是一种靈動的、充滿創造力的藝術成份。這一點是其他人很難超越的。

現在,我們大概能為吳清源(1938)VS李昌鎬(1998)作注腳了。這是一場藝術与胜負–圍棋的不同側面–的對抗。缺少藝術的圍棋,是毫無生命力的,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么街頭巷尾的”賭棋”登不了大雅之堂,為什么為了胜負耍賴撒潑者永遠只在下九流。同時,缺少胜負的圍棋,本身又不成其為圍棋了,圍棋只有在雙方的頑強競爭、對抗中才取得一种均衡,為藝術的展現創造條件。那么,藝術与胜負相比,哪個更重要些呢?

哪個更重要,大概要看時代的發展吧。我們發現,近几十年的棋風,越來越務實,越來越關注后半盤的胜負。發展到今天,已經開始”雙星對雙星”,”挂則小飛”、”夾則進角”,大家都把精力与才能用在后半盤,圍棋的藝術性正在悄悄地減弱,”胜負師”代替了”藝術大師”充斥于棋壇。這是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功利主義,越來越重視現實的利益(胜負代表的,不僅是名譽,還有數十万美元啊)。那么,我們的吳清源(1938)VS李昌鎬(1998),是否就變成了一場理想与現實的較量?誰胜誰負?還是請大家公論吧。

轉自【网事如風】


    相關文章
    

  • 睦鎮碩漢語水平惊人 原因只為迷戀“玉女” (1/14/2001)    
  • “這孩子有衝勁!” “我的運气很好!” (1/11/2001)    
  • 自古英雄出少年 孔杰春蘭爆冷門 (1/11/2001)    
  • 韓國圍棋國手戰挑戰者爭奪賽 曹薰鉉胜李昌鎬 (1/9/2001)    
  • 李昌鎬:新年穩步面對挑戰 (1/3/2001)    
  • 李昌鎬誤算 孔杰”劫殺” (12/28/2000)    
  • 春蘭杯圍棋賽第二輪:中國棋手大獲全胜 (12/28/2000)    
  • 應氏杯首盤 常昊再次負于李昌鎬 (11/1/2000)
  • 相關新聞
    李昌鎬:新年穩步面對挑戰
    韓國圍棋國手戰挑戰者爭奪賽 曹薰鉉胜李昌鎬
    自古英雄出少年 孔杰春蘭爆冷門 (含棋譜欣賞)
    “這孩子有衝勁!” “我的運气很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