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子圍棋已無厚勢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訊】几年來中國女子圍棋難見新秀,相比之下韓國新秀卻如雨后春筍,在近來的國際大賽中屢創佳績。

又一屆“興倉杯”,又一輪世界女子圍棋精英的對抗,与首屆“興倉杯”的情景如出一轍,中國女棋手再度無獲而歸。雖然以一屆比賽來判斷大勢有主觀之嫌,但中國女子圍棋強勢已不夠凌厲卻是事實。

与多數体育項目相似,借助“男幫女”的訓練方式,中國女子圍棋曾率先全面崛起。在七八十年代,先是出了孔祥明,稍后有了芮乃偉、楊暉、華學明等一批棋手,當時,与她們可以對對招儿的只有日本棋手。日本女棋手有一長項是下指導棋,比正式的比賽輕松且收入不菲,在与中國女棋手的交鋒中經常處于劣勢,費力又丟面子的事自然不愿意做,她們漸漸不太愿意“接招儿”,中國女棋手變得沒有了對手,也就少有比賽,而那時是中國女子圍棋最為強勁的時候。缺少比賽使中國女子圍棋開始出現萎縮,畢竟她們視棋是職業而非愛好,她們中的一些人開始了另外的追求,比如選擇出國。孔祥明、李楊去了日本,黃麗萍、郭娟去了美國和歐洲,芮乃偉到了韓國,她們的出國之路雖然有自身的各种客觀原因,其中也有缺少對抗的原由。到如今,當初的那十几名棋手,只余了楊暉和華學明。盡管如此,中國女子圍棋的實力仍很強勁,六次世錦賽六度奪冠,這种強勁持續了十余年,直到近一兩年那些韓國姑娘冒出。

在韓國男棋手做著后來居上的努力時,其女子圍棋的水平也在攀升。韓國第一批女棋手在賽場試手不過是10年前的事,多數時候屬于陪襯,尚缺少競爭力,這种狀況近年有了轉變。有“三駕馬車”之稱的趙蕙蓮、朴智恩、權孝珍都在20歲以下,卻有了与一流男棋手抗衡的能力,朴智恩去年打入“國手戰”前四,KBS杯拿住曹薰鉉,應該說除了韓國棋院客座棋手芮乃偉,她算得上是韓國女子圍棋第一人,本屆“興倉杯”弈入決賽并不意外。趙蕙蓮不過16歲,上屆不敵芮乃偉獲亞軍,但胜了楊暉和丰芸。几位韓國少女的“出鏡”得益于該國這几年的圍棋氛圍,六年前韓國主辦了一個“寶海杯”,這一辦就是五屆,其實,最初推出女子世界職業賽的是中國,即1994年的“翠寶杯”,但卻沒有第二屆,次年韓國人接過去了。除了“寶海杯”,為女棋手舉辦的比賽韓國還有四五個。另外,所有棋賽女棋手都有參賽資格,在經常的強對抗中,女棋手的水平也就得到事半功倍的提高。

就比賽机會而言,中國女棋手不僅不如韓國,比日本也遜色,中國少有為女棋手專設的比賽,比較固定的只有一個女子個人賽,其間也曾舉辦過女子名人戰,但都時有時無,依是否有贊助而定。像“名人戰”、“天元賽”等棋賽,又不是所有專業棋手都可以參加,有等級分、段位等限制,女棋手有參賽資格的就是那几個老將,樂百氏、棋圣戰對專業棋手的參賽不限制,但女棋手的比賽机會還是顯得稀少。棋手的天職便是比賽,缺少對抗只能是萎縮或者維持現狀,至今中國女子圍棋的大梁還在那批老將肩上,十几歲的后備力量十分欠缺。學棋的女孩子不少,但十分辛苦,沒什么比賽又沒什么希望,很多孩子易轍專心讀書,圍棋就真成了愛好。

就是那几個老將,也頗有壓力,華學明坦言:去年打“興倉杯”怕輸,這還是有實力的感覺,今年再上則已有“拼”的念頭了。

去年“興倉杯”失手后,中國女子圍棋有了真切的緊迫感,“現在又到了抓抓女棋手的時候了”成為了一种共識,年中辦了個“東方航空杯”女子棋賽,世紀交匯時女子名人賽重現,雖然比賽的數量仍不能与日、韓相提并論,但畢竟女子圍棋開始受重視。另外,國家隊在去年底進了4個女棋手,年齡均在十三四歲,計划以后每年對女棋手都有類似男子國少隊的選拔,這給了學棋的女孩子以希望。中國的女子圍棋家底不薄,光吃老底終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中國女子圍棋已經遇到了“狼”,及時想招儿應對當為上策。當然還需要社會的關心,畢竟女子棋賽的贊助缺少熱度。(北京青年報)


    相關文章
    

  • 女子圍棋世錦賽:張璇芮乃偉明日一較高低 (1/10/2001)    
  • 世界女子圍棋錦標賽 張璇孤身進四強 (1/10/2001)    
  • 世界女子圍棋錦標賽產生四強 (1/9/2001)    
  • 圍棋的“半邊天”–寫在張璇獲女子名人冠軍之后 (1/9/2001)    
  • 女子圍棋世錦賽中國僅剩張璇 半決賽對撼芮乃偉 (1/9/2001)    
  • 世界女子圍棋職業賽今日八強出場 中國三將艱難啟程 (1/9/2001)    
  • 中國三女將出征世界女子圍棋賽 (1/8/2001)    
  • 張旋成為新世紀首位中國女子圍棋名人(2) (1/8/2001)
  • 相關新聞
    張旋成為新世紀首位中國女子圍棋名人(2)
    中國三女將出征世界女子圍棋賽
    世界女子圍棋職業賽今日八強出場 中國三將艱難啟程
    女子圍棋世錦賽中國僅剩張璇 半決賽對撼芮乃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