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人生:天使也瘋狂

黃金源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最近連續讀到兩篇有關天使的故事。第一故事:有個盲人有一天遇到飛來的橫禍,喪生車輪下。他的導盲犬為了護主,也同樣魂歸黃泉,兩個靈魂來到天堂附近,被一位天使攔住說:「現在天堂已經客滿,只剩下一個空位,你們只能有一個進天堂,另一位得到地獄。」

那個盲人說話了:「我的導盲犬,牠也不知道天堂與地獄是怎麼回事,所以可否由我決定誰進天堂?」天使一聽,心存鄙視,想著:他的導盲犬終生保護他,最後還為了護主而喪生,他毫不感恩,還想自己進天堂!於是堅決的說:「靈魂的尊貴是相等的,誰進天堂得由比賽決定。」盲人說:「如何比賽?」天使回答:「就是從這個地方跑到天堂門口,誰先到達誰進入天堂,你已經死了,不再是瞎子,你可以自己盡力奔跑。」

盲人接受天使的決定,卻沒有快速往前跑,慢吞吞地走著,導盲犬也一如往昔亦步亦趨跟著主人走。天使又懷疑:這個盲人好奸詐!他知道導盲犬不會獨自往前跑,所以不慌不忙的慢慢走。

當他們兩位抵達離天堂門口幾步遠的地方,主人才下命令要他的導盲犬向前走。看到此情此景,天使才恍然醒悟:我剛才完全錯怪這位盲人了,我對他的鄙視、輕蔑、懷疑、揣測,污辱了這個高貴的靈魂。

另一個故事:兩位大小天使奉上帝的命令來到人間體察民情。第一天來到富豪家庭,因為天色已晚,所以向主人要求借宿一晚。這位主人雖然家財萬貫,卻吝嗇無比,對兩位說:「我們家裡人口多,沒有空房間,兩位如果不嫌棄,把儲藏室整理一下,你們可以在那兒暫歇一宿。」

那個晚上,借宿儲藏室的大天使看到牆壁上有個破洞,馬上用法力把破洞修補好。

第二天兩位天使來到一個貧窮的農人家中借宿,主人很親切接待,晚上還把自己的床鋪整理好,讓兩位休息,自己打地鋪睡覺。第二天醒來,小天使看到那位主人在門口暗自傷心哭泣說:「一夜間,他家的豢養的雞全部死光。」

小天使很不明白地責問大天使:「昨天那位富豪對我們輕視鄙夷,你卻替他們修補破牆;今天這位農夫待我們如上賓,你卻讓他家中的雞全部死光,這是哪門子的待人之道?」大天使回應說:「昨天我從那個牆壁上的破洞往下看,看到了一堆黃金,於是我把牆壁給填補起來,讓他們永遠看不到、也得不到這批黃金;今天這位農夫本來命中注定破財,他家中的牛羊都會得傳染病死亡,所以我就用這些雞來替代,讓他減少損失。」小天使明白了,原來是他錯怪了大天使。

這兩個故事說明:當一個人看到別人行為卑鄙齷齪而心存鄙視或口出惡言時,往往繆誤百出。其實,我們在責怪他人時,不是直接針對他人的行為本身,而是對那個行為所推定行為者的內心想法,認定他的存心不良,才惡言相向。心理學把這種推定別人行為的原因的現象也叫做歸因。

用邏輯學的觀點,由因推果,誤差的可能性小,反之,由果推因,誤差極大。例如:天下雨(因),地上必濕(果);但是地上濕(果),則未必是天下雨(因)。

推定別人行為的原因是屬於由果推因,容易偏差。因為一個果,可以由許多的因造成。例如一個人被車子撞死,肇事者可能出自謀財害命,或是政治因素引起殺機,也可能是報仇雪恨,更可能酒駕釀禍等等原因,不一而足。

此外,對別人行為的歸因還有一個基本的誤差:人們對他人的不幸或錯誤,傾向於「人格歸因」。也就是將別人的不幸、失敗或錯誤,歸之於他人的懶惰、愚昧、粗魯、或素行不良。

這個歸因的基本誤差是屬於人們心理防衛造成,也就是人之天性使然。其道理很簡單:如果對別人的不幸做人格歸因,我們就不用花錢、費時、用力協助他們;對別人的錯誤做人格歸因,我們就可以振振有詞大聲謾罵。

反之,如果對別人不幸或錯誤作情境歸因,也就是環境使然。那麼我們不得不,心不甘、情不願地伸出援手或原諒他人。

據此推論:我們如果對別人的不幸與錯誤,將「人格歸因」的習慣改變成「情境歸因」,就可以大量減少對別人的指責,進而減少許多口業。

網路上流傳這個寓言,意味深遠,請三思箇中三昧。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牠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牠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故事中的綿羊和乳牛也都同樣犯了「人格歸因」的弊病。每個人立場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互相逕庭,很難瞭解別人的感受,所以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對別人的錯誤行為也不宜妄加指摘。@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看過一篇網路文章:有位老師帶著一群小朋友搭公車到校外參觀。當小朋友就座後,老師已經沒有座位了,只好將就站著。車到下一站上來一群人,其中有位年近古稀的老婦人,白髮蒼蒼、滿臉皺紋、像似歷盡不少滄桑,她剛好站在老師的身旁。老師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同情心油然而生,將目光轉向博愛座,上面正是坐著一位年輕的女孩,她正低頭玩弄扭轉背包的帶子,裝作視若無睹的樣子。
  •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人際相處亦復如是,他人有意、無意的傷害,如山似海,何止萬千!一個人要是心中永遠充滿那麼多的仇恨,哪裡還有心思享受幸福人生?
  • 自卑與自傲是一體的兩面,其中關鍵性的心理防衛機制則是反向作用。
  • 從前授課時,偶爾會跟學生開玩笑說:「有些女孩子,遠看一朵花,近看不禁叫道:『唉呀,我的媽!』」多少世間事必須靠近觀,方能看清真相。有個美容品廣告詞說:「你可以再靠近一點!」就是這個道理。
  • 當看見別人的「不是」,要向內心找出自己的「不足」,會不會是「以偏概全」這個非理性信念使你忿忿不平?
  • 人生的諸種抉擇與奮鬥,結局往往是始料所未及。其實,挫折不僅是無可避免,有時更是人生必然的現實。譬如人生的諸種競賽,得獎者只有前三名,其餘的人都得當無名英雄。
  • 正面的語言可以鼓舞人成就輝煌;負面的語言可以殺人不見血。原來天差地別的不同際遇,關鍵就在如何善用語言的暗示力量!
  • 佛菩薩如果因為你的虔誠膜拜,而讓你消災解厄,那不就是說:佛菩薩也喜歡甜言蜜語諂媚;財神爺因為你殺豬宰羊去供奉,燒上一大把的紙錢,就賜福你獲得一筆財富,那不是污衊財神爺也貪污受賄嗎?
  • 當你看到報攤主說道:「糟了!這下肯定拿不回來了……」,當時的你怎麼想呢?這個當下第一時間醞釀而出的想法,當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經驗構成的觀念,但並不是這世界的全部。如果我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觸及的事物經緯,那麼編織而成的世界,一定是以偏概全的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