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鄧廷楨大智大仁,巧雪冤情

程實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清朝時,漢中營卒鄭魁,因把砒霜放到饃饃裡殺人而判死刑,賣砒霜的、賣饃饃的以及鄰婦,三個證人的旁證詞書,都齊全在檔,案子已成定局。只待上級巡撫衙門審批,便可立即執法。

陝西巡撫鄧廷楨,有大智大仁之心。他審閱文檔後,懷疑此案。便在暗中,把賣饃的證人,找來詢問:「你每天能賣出幾個饃?」回答:「幾百個左右。」又問:「每人大約買幾個?」回答:「三四個吧。」「既然這樣,那麼你每天接觸到一百多人了。」「是的。」「一百多人的長相、姓名、年齡,你都能記住嗎?」「不能。」「那麼,你怎麼單獨記住了鄭魁,在那一天、買你的饃呢?」那個賣饃的驚呆了。

鄧廷楨一再追問,他就回答:「我原來不知道。縣裡衙役來告訴我,說官府審訊的殺人犯,已經招供了,只缺一個賣饃的證詞,你何不為他做證?於是,我便按縣裡衙役的要求,做證講:是鄧魁在某天到我這裡買了一個饃,把別人毒死了。」

鄧廷楨又訊問那個做旁證的鄰婦,鄰婦所說衙役叫她做證的話,跟賣饃人的所說的一樣。只有賣砒霜的證詞真實。鄧廷偵終於查清了冤案的真相:原來死者曾經跟鄭魁有爭執,他被瘋狗咬死,嘴唇青黑。死者的家人,便誣告說是鄭魁毒死。鄭魁確實買過砒霜,但那是用來毒鼠的。

正是:

百姓生命事關天,
豈可草率胡耍騙?
威逼利誘套假供,
枉殺無辜黑心肝。
偽證雖多究何用?
幾句反問現倪端。
好個巡撫鄧廷楨,
大智大仁巧雪冤。

(事據《清稗類鈔》)

轉載 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曾傳唱過一首名為《蘇武牧羊詞》的歌曲, 此曲約產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傳說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學教師。其中“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這句歌詞尤其激勵人心。此歌內容采自古代歷史故事:漢武帝時,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單于囚禁冰窟逼降,他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后來又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產奶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十九年而終不屈服。今天我就講一講“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的故事。
  • 古人十分注重仁義道德,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會信守諾言,所以有「一諾千金」的成語。而且古人常說﹕「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就是說受到他人的恩惠,應該想著回報,不能忘恩負義。《太平廣記》中就有這麼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在唐朝末年,鄭畋和西門思恭之間注重仁義的事跡。
  • 唐朝時,有牛生從河東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過華州時,在一個鄉村小店裡投宿。那天下大雪,牛生讓店主人燒湯、烙餅,一會兒有一個人衣衫襤褸,也來投店。牛生憐憫他,要和他一起分吃,那人說:「我窮的弄不到錢,今天空著肚子走了一百多里路了。」連著吃了四、五碗,之後躺在牛生床前的地上睡著了,鼾聲象牛叫。到五更天時,那人搖醒牛生,連連催促說:「請相公到門外來一會兒,我有重要的事要說。」
  • 皇上屢次頒布恩詔,鄉官想報官府,為她領取糧食布匹,她都堅決辭謝了。有一年,官府又要為她請求旌表,建立碑坊,她死活也不同意。
  • 清朝雍正年間,河北清苑縣,有位知事(官職名)姓邵,他為人廉儉正直,家裏窮得叮噹
    響。但他很有智慧,破案有方。人們講他「是把心思才能,都用在辦案上了。」當地人都
    稱他是「邵青天」。
  • 鄭板橋(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三歲喪母,是靠窮 苦的奶媽費氏,撫養成人的。長大後,先是以賣畫為生,後在窮朋友的幫助下開始讀 書。四十三歲時,考中了進士,隨後擔任了山東範縣(現屬河南)知縣。
  • 先太夫人曾用這件事,告誡幾位兒媳婦說:“這個尼姑所說的道理,真是閨閣之中解除怨恨的神咒。堅定不移地實行,沒有不靈驗的。如果有不靈驗的,那還是因為沒有堅持到底。”
  • 商輅,字弘載,浙江淳安人,明代著名史學家、思想家,歷任英宗、代宗、憲宗三朝大臣,官至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他以浙江鄉試第一(解元)、禮部會試第一(會元)、殿試第一(狀元)「連中三元」,不僅才學出眾,更以為官清廉、剛直敢言載入《明史》,在複雜動盪的時局中,他敢於為民請命,有「三元宰相」、「一代賢相」之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