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谷歌衝突彰顯北京如何劫持外企



人氣 1

【大紀元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編譯報導)《今日美國》(USA Today)近日發表評論指出:谷歌最近威脅要退出中國,凸顯中國長期以來對個人自由的打壓和對跨國公司的要挾性控制。

對於任何跨國公司用於保護敏感數據的加密協議,北京要求拿到解密代碼控制。否則就扣發營業認證,直到任何在中國境內從事業務的個人和公司均符合中共規定的界限之內運營為止。因此谷歌的挑戰可能在國際商界引起更廣泛的共鳴。


北京不信優勝劣汰:我們說誰生存誰就生存


張南汀(音,Zhang Nanting)喜歡在金兆網吧發短信結交朋友。但是最近,這位28歲的保險推銷員一直要精心編輯,以保持他的短信文本不被過濾掉。他說:「我極少發送粗魯的短信,最近政府的理由是嚴打色情短信。我認為這是過分管理,我不知道他們如何判斷什麼信息是骯髒的,什麼樣的信息又不是骯髒的。」 


張和大多數中國公民和大多數在中國從事業務的跨國公司一樣,很不情願接受政府的監視和檢查當作生活的一部份。但事情可能發生變化。 



谷歌最近威脅要退出中國,凸顯中國對個人自由和跨國公司的長期打壓。在加速其市場的資本主義化的過程中,北京繼續甚至加劇這種做法。 



在中國,國內的「穩定」是至高無上的。這意味著政府在鼓勵消費者接受西方的技術,接受西方的溝通和社交方式,但同時對不同政見卻是零容忍的。同樣的,中國邀請各大高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軟和雅虎等,以幫助培育其經濟增長。然而,它同時向這些大公司強加各種審查和限制,並且無視對知識產權的侵犯。 



分析家指出:中國政府決心要控制大眾媒體和互聯網,目的是讓普通的互聯網用戶遠離有爭議的內容,而只接觸經過中共批准的內容。在谷歌提出挑戰之前,北京似覺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北京絲毫沒有退讓 – 也沒有人指望它會退讓。

《中國世紀》的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企業管理學教授申卡爾(Oded Shenkar)說,在中國做生意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外商獨資企業面臨審查的荊棘林、貿易限制和關稅等問題。 



安全顧問公司Global Cyber Risk的執行長與美國律師協會(ABA)隱私與電腦犯罪委員會主席韋斯特拜(Jody Westby)說:「更重要的是 – 中國使用互聯網進行工業間諜活動。」



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分析師、《中國的生意之道》的共同作者哈雷(Usha Haley)說:「就其間諜經營的規模與範圍來說,中國自成一個等級,沒有人能比的上。」 

申卡爾說:「多少跨國高科技公司哀歎北京堅持要求他們交出用於保護敏感數據的加密協議的解密代碼控制,否則就以扣發營業認證相威脅。直到任何在中國境內從事業務的個人和公司均在中共規定的界限之內運營為止。」



2009年9月歐盟商會的一份報告顯示三年來北京對「工業政策的干預」一直呈上升趨勢。報告發現從手機到醫療設備等各種產品的標準化政策都精心的將保護主義編織其中,對環境規則的主觀執法完全是為了偏袒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盜竊成為重大問題。 



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說:「在這樣的背景下,谷歌的抗議可能會在更大的範圍內對外資企業已經開始轉向的情緒促成進一步的轉變。很多公司感覺進入中國市場,實際上希望越來越渺茫。投資環境發生了改變,這表明,外國公司都舉步維艱。」 



經濟學家安東尼說,這是因為「北京不相信優勝劣汰。而是『我們說誰生存,誰就生存。』」 



美國激勵人權活動家保護隱私權

然而,北京這種做法可能已經達到極限了。上週四,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提出取消互聯網審查和建立根深蒂固的互聯網言論自由的政策,作為全球標準。克林頓呼籲中國透明因應谷歌事件。她同時拋出了美國公司的挑戰: 「不管來自何方的任何公司,都不應該以任何方式接受審查。這是我們民族品牌的一部份。」 



克林頓的演講激勵了人權活動家及保護隱私權,這些人已經與中國、越南、伊朗、朝鮮和突尼斯等國的互聯網審查者與黑客有過較量。克林頓還承諾1500萬美元,支持「互聯網自由」項目,包括幫助非營利組織策劃「規避策略。」 



人權第一的CEO馬西米諾(Elisa Massimino)說:「新科技需要企業和政府採用新思維來合作,以保障自由。」 



中國的領導人並非完全不在意批評。但對於北京來說,政府領導人靠壓制不同政見所維持的國內穩定,比什麼都重要。要像西方人一樣一意孤行,你就要付出代價。


在過去6個月,中國已經將廣大的西部地區-新疆,倒回到互聯網以前的時代。從上週開始,新疆被允許發送短信了。但是,國際電話還是受限制,互聯網的使用自7月份來對新疆種族爭端問題被禁止。 



這種行動提醒中國公民誰在控制中國。在位於地下室的昏暗的金兆網吧裡,張南汀在登錄到其中一台電腦上時,必須先註冊自己的身份證。然後,他就面對著「中國防火長城」--旨在限制他衝浪的官方工具。他說:「當然,我希望我什麼都能看,但很少煩心去越過防火牆以繞過審查。這太複雜了。」 



配合北京進行審查並無回報

從歷史上看,微軟,雅虎,甚至谷歌高科技巨頭一直與北京採取合作的態度。為了獲得運營許可,啟動google.cn和北京的辦公室,谷歌2006年接受了過濾搜索結果的要求,如對天安門事件的審查。

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說,微軟打算服從中國的具體審查要求。比爾蓋茨也說中國的互聯網審查「不是個問題」。 

雅虎已經這樣做了, 2004年Yahoo!向中共當局提供其用戶的隱私信息,致使記者師濤被判監禁10年,Yahoo!因此聲名狼藉分叉。 但是磕頭並沒有什麼大的回報。2004年,雅虎將其中國業務出售給中國公司阿里巴巴,換取阿里巴巴39%的股份。



高科技產業分析師羅索夫(Matt Rosoff)說,微軟在2002年開始投資7.5億美元,幫助中國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包括在上海成立研發中心。但是,微軟已經對稱霸中國PC軟件市場不抱任何幻想。Windows個人電腦已廣泛應用於中國,但百分之九十運行盜版的Windows。 



谷歌是否離開中國還有待觀察。谷歌的首席法律官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說:「我們的經營所依賴的一個環境--一個開放的互聯網,在中國沒有改善。對於在中國過濾我們的搜索結果,我們深感不適,我們正重新考慮在那裏運營業務的可行性。」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安可顧問公司(APCO Worldwide)在北京的顧問麥格雷戈(James McGregor)表示,對於官方越來越多的限制 – 他描述為「在各個層次上的很多小事情,被政府的每一個部門限制」 – 這種限制已經達到頂峰。他說,在國際商界,有一個高層次的「秘密支持谷歌」。谷歌的抗議「也會激起那些依賴於谷歌並不想失去它的民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戰開打 美印聯手制衡「網路敵人」
Google風波延燒   中美網戰 一觸即發
中國網民發起譴責中共防火墻活動
《外交政策》:中共對美國十大網絡攻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