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仁義忠信者,有天爵!

陳必謙
font print 人氣: 171
【字號】    
   標籤: tags: , ,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意思是講,孟子曾經說過:「官職爵位有兩種,一種是天上的官職爵位,一種是人間的官職爵位。有的人,信踐仁義忠信,樂於行善,並且不知疲倦。這種人,在天上是有官職爵位的。另一種人,他們在人間當了公卿大夫,這種人的官職爵位,就叫人爵。」筆者摘譯孟子的這一段話,是為了弄懂清代紀曉嵐的一篇文章。

下面是紀曉嵐原文的譯述:

清代,東光縣的馬節婦,與我(紀曉嵐自稱,下文同此)的妻子同族,不到二十歲便守寡了。她沒有公婆兄弟,也沒有子女。艱難困苦地住在一間破屋裡,以給人洗衣縫紉為生,以致賣了鍋買米吃,撿來破瓦盆當鍋。她正派做人,堅貞不渝,萬難不移,百苦自甘。活到八十多歲才死。

我曾為馬家續家譜,但她丈夫的名字以及娘家的家族情況,她早已忘記了。在她十一二歲時,隨著母親到姥姥家。姥姥家一直有狐狸,有一回,狐狸夜裡扔瓦塊、石頭,打她正睡的房間的窗戶。這時,聽見屋頂上,有個神人厲聲喝道:「這屋裡有貴人,你們別找死!」狐狸便立刻停止了對她的攪擾。

然而她這一輩子,不過是個普通民婦。這可能就是孟子所說的「天爵」!我的先師李又聃先生,和馬節婦是同鄉,曾經為她寫詩道:

早歲吟黃鵠,
顛連四十春。
懷貞心比鐵,
完節鬢如銀。
慷慨期千古,
凋零剩一身。
凡番經坎坷,
此念未緇磷。(讀資林,意為身在濁亂中不受污染)
震撼驚風雨,
㧑呵賴鬼神。(㧑讀揮)
天原常佑善,
人竟不憐貧。
稍覺寒朋少,
羞為乞索頻。
一家徒四壁,
九食度三旬。
絕粒腸空轉,
傭針手盡皴。
有薪皆掃葉,
無甑可生塵。
黧面真如鵠,(黧讀梨,黃黑之色)
懸衣半似鶉。
遮門才破薦,
藉草是華茵。
只自甘饑凍,
翻嫌話苦辛。
偷兒嗤餓鬼,
女伴笑癡人。
生死心無改,
存亡理亦均。
喧闐憑燕雀,
堅勁自松筠。
伊我欽賢淑,
多年共裡城。
不辭歌詠拙,
取表性情真。
公議存鄉校,
延評待史臣。
他時邀紫誥,
光映九河濱。

現將詩意今譯如下:

早年就吟誦《黃鵠歌》,
艱難困苦四十春。
守貞節心堅似鐵,
一直到白了兩鬢。
事跡流傳千古,
凋零只剩一人。
幾次經歷坎坷,
守身的念頭永堅貞。
破屋震撼經風雨,
有鬼神暗中護憫。
上天本來常佑善,
人間竟然缺同情。
她自感親朋極少,
羞於索討頻頻。
家中只有四壁,
九食度過三旬。
經常挨餓腸空轉,
傭工縫紉手裂皴。
燒柴多是掃落葉,
連積塵的鍋也無存。
臉黑黑的像鵠,
衣裳破得像鶉翎。
破席權遮著門,
用草來墊身。
忍饑受凍心也甘,
反嫌他人說苦辛。
小偷笑她是餓鬼,
女伴笑她呆得很。
生死性不改,
存亡理在心。
任憑燕雀們鼓噪,
她如松柏堅挺。
我欽敬她的賢淑,
又是多年同鄉人。
不怕我的歌詠拙劣,
確實出於一片真情。
大家說把詩存放在鄉校,
等待史臣加以述評。
那時得到皇上的誥命,
定將光照九河之濱。

這首詩,是李又聃先生在乾隆十七年(紀元1752年)進京參加會試、住在我家時寫的,所以說「艱難困苦四十春」。詩風絕像白居易。我敬錄在這裡,一是為了昭示馬節婦的賢淑,二是為了保存先師的遺作。後來岳父馬周篆先生,看見了這首詩,便捐贈良田三百畝,為馬節婦立嗣,並為她奏請朝廷,得到旌表。這可能就是詩的諷喻的力量吧。

孟子講,仁義忠信,樂善不倦的人,都是有天爵的。筆者由此想到:那些以真善忍為做人之本,至公至正,無私忘我的法輪功人,他們一定是有很高天爵的人。中共邪黨卻要迫害他們,當然也是「找死」!所以,天滅中共,情有固然,理有必然,合情合理,中共必滅無疑!

(出自《閱微草堂筆記》)

轉載 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千鑿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留得清白在人間
  • 姚崇(650-721年),字元之,陝州硤石(今河南孟津)人。他曾在武則天聖歷元年(698年)、唐睿宗景雲元年(710 年)和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元年(713年)三次擔任宰相,對挽救危局,整頓吏治,振興經濟,開創開元之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蘇軾入宮任翰林學士時,一夜高后與哲宗同御便殿,宣蘇軾入見。高后追憶神宗知遇,蘇軾不覺悲泣,高后、哲宗與眾人亦皆感泣。圖為《帝鑑圖說》插圖。(公有領域)
    太皇太后這才說:「這是先帝(指宋英宗,此時已去世)的意思啊!先帝每次朗誦您的文章,都必然感歎:『奇才!奇才!』只是沒有來得及使用您罷了!」
  • 南朝時陳朝人吳明徹,幼年喪父,天性至孝,家貧無力為葬,於是勤力耕種,盼望收成五穀獲利葬父。可是時值天下大旱,田裡五穀幼苗都焦枯了。他見狀傷心哭泣,一片誠摯孝心感動上蒼,經過數日,有人從田裡回來告訴他說:「乾枯的禾苗已經復活了。」吳明徹忙跑去察看,苗稼果然恢復生機。到了秋季,大獲豐收足夠充作安葬費用。
  • 三清山
    劉統勳(1699—1773年),清代山東諸城人,字延清,號爾鈍。雍正進士。乾隆時累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曾多次察看黃河、運河工程,均能革除積弊。又四任會試正考官。有《劉文正公集》傳世。
  • 清代人左光圖,字翼宸,應州(今山西應縣)人。小的時候失愛於繼母薄氏。但是,他對繼母並不記恨,並且還能對繼母克盡孝道。繼母受到感動。
  • 宋代,司馬光自己經營了一個花園,取名獨樂園。春季來了,園中姹紫嫣紅,草木秀 茂。司馬光便特地准許人們入園觀賞。
  • 清代,鄂爾泰(1680-1745年),字毅庵,滿洲鑲藍旗人。他出身貧寒,祖祖輩輩都為人當傭工,因為沒有房子住,全家只好在祠堂裏過夜。但他的父親頗有遠見,想盡一切辦法,供孩子念書,期盼他們長大後改換門庭。
  • 清代人李衛(1686--1738年),字又玠,江蘇銅山(今徐州市)人。他「不甚識字」,「粗率狂縱」,在整頓鹽務、除暴安民等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績。雍正皇帝曾經將他和鄂爾泰、田文鏡一起,樹為地方督撫之楷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