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己溫須知天下寒

嚴自律
font print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一、小皇上有大度

周穜,是宋代的泰州(今江蘇泰州市)人,字仁熟。擔任右司理。後被蘇軾薦舉為鄆州教授,後又升為著作佐郎。

北宋時,周穜敘述:

太皇太后臨朝聽政期間,有一天早晨上朝,執政的大臣,要討論國家大事。太皇太后(即宣仁太后),命令一個宦官,到皇宮中取桌上的文書。那個宦官,慌慌張張取來,不小心把小皇上的頭巾碰到地上,當時小皇上的頭上,沒有裹戴任何東西,只見皇上剛剃過的光禿圓頭,留著幾個小辮兒。樣子顯得滑稽可笑,當然很不莊重、威儀。這個宦官,因此十分恐懼,嚇得顫顫抖抖,幾乎站不住了。

旁邊另一個宦官,連忙取來頭巾呈上去,小皇上仍然專注地端坐著,既不生氣,也不過問。

退朝之後,領班的官吏,就這件事去取聖旨,叩問皇上:「應該怎樣懲罰那個宦官?」小皇上說:「他這只不過是失誤而已。」

二、「升不受斗,不覆即毀」

觀察人沒有別的方法,凡是做事時精神飽滿的人,此人如果不富貴的話,也是長壽的人。

另一方面,沒有比觀察他所承受的突然事件,更能瞭解這個人。如果這個人器量狹小,容易激動;有什麼想法,便立即表現出來;得到一點點成就,便心滿意足;並且,喜歡胡亂講話的人,都是早死或貧賤的徵兆。

不論辦什麼事,都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會適得其反,走向它的反面。「升不受斗,不覆即毀」:只能裝一升的容器,硬要裝進去一斗的東西,貪得過度,定遭毀滅: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法則。

三、毀御帶

北宋時,宋仁宗(趙楨,北宋第四代皇帝,紀元1023-1063年在位)時期,國都汴京出現了嚴重疫情。

宋仁宗聽說,治療疫病需要一種藥物:犀牛角研成的藥粉。他便從皇宮裡,找出兩個犀牛角,交給太醫局,配藥為疫民治病。其中有一個名貴的「通天犀」,十分稀有難得。宮廷的侍者,請求留下「通天犀」,以後好作御帶。

宋仁宗責問道:「作御帶怎能和救治百姓相比?」宮廷的侍者,無言以對。宋仁宗於是吩咐,將兩個犀牛角,立刻碾碎配藥,救治百姓。

四、 己溫須知天下寒

齊景公(春秋時的齊國國君,公元前547一前490年在位),在位期間,有一年,大雪一連下了三天,齊景公穿上了狐裘大衣。

晏子入朝拜見,齊景公對他說道:「真奇怪!下了三天大雪,我竟不覺得寒冷!」

晏子說道:「古代賢明的君主,自己吃飽穿暖的同時,仍深知百姓的饑寒。可惜您只顧一己保暖,竟忘了天下的饑寒!」

齊景公稱讚道:「說得好!」於是,便脫下裘皮大衣,開庫發糧,以救濟饑寒中的百姓。

五、 孤兒院

宋代在郡、縣兩級機構,設有慈幼局(相當於如今的孤兒院),凡被遺棄或無力撫養的貧家子女,可以送來,由官家登記他們的出生年月,專門安排乳母撫養照看。沒有子女的人家,可以來慈幼局領養。

此後,收成不好的年景,路上也沒有被拋棄的孩子。這的確是仁德之舉。

六、積善十方

《太上感應篇》這部書,內容多取自葛洪的《抱朴子》,托名為老子之師「太上」之作,闡述佛家因果報應的學說,以勸人行善為宗旨。

《太上感應篇》中,提出了十種善行:第一,收養街市上被遺棄孩童,找人看護撫養。待其長大,願尋找父母的,讓他們回去與雙親團聚;第二,每年冬季,領收流落在外的老少乞丐貧民,安排在開設的救濟院裡,每日供應食物,滿一年後,讓其自找出路;第三,廣泛發放靈驗湯藥,為人治病;第四,施捨棺木,成全有喪事而無力購置的人家;第五,所使僕女,供養成人,不計較身價。供應衣食費用,允許嫁人;第六,提倡制止殺生,遇有飛禽走獸、生靈被拘,有喪命之險者,便贖買下來,予以放生;第七,遇到荒年,便高價購進糧食,低價賣出糧食;第八,修葺損壞的寺觀,裝飾剝落的聖像,舖路修橋,疏通溝渠;第九,接待安排流落飄零的人,按其離家遠近,資助錢糧,讓其還鄉;第十,身為管理刑獄的機構和個人,凡遇冤案,一定要主動為其辯明、洗冤。

(以上均據鄭瑄《昨非庵日纂》)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著名唐朝丞相蕭復,曾任太子僕射,廣德年間,連年饑荒,谷價飛漲。蕭復家雖然不富裕.但也打算把自己在昭應縣的別墅賣了,以賑濟災民。
  • 戴就在擔任倉庫的吏員時,刺史歐陽參誣告該郡太守犯有貪贓罪,讓部吏薛安逼迫戴就承認太守犯了罪。薛安便把戴就抓來,投入錢塘縣監獄,嚴刑烤打,不擇手段。
  • 徐鉉買了一處房子,住了一年後,然後發現老房主的家境很窮。徐鉉便問他:「難道是賣給我的房子太便宜了,造成你家現在的困境嗎?」對方未作回答。
  • 有一天,他在後園散步,忽見一樹根下有一陷阱,他走進一看,裡面有一甕,甕裡全是白銀。徐孝祥趕快又把甕埋了起來,沒動甕中任何東西,也沒讓他人知道。
  • 原谷的爺爺,年老多病,他的父母嫌棄他,想把他拋到野外。原谷雖然只有十五歲,但他力主正義,堅決反對父母雙親這樣對待爺爺。
  • 與柳僕射(古代官名,秦漢之時已置,唐宋以左、右僕射為宰相之職)同族的一個子弟,即柳僕射的侄兒,做了水部員外郎以後,就請求柳僕射為他購置宅第。
  • 趙宣子送給他兩塊乾肉。他十分感激,拜謝接受了,卻不敢吃。問他是什麼緣故?他回答說:「我有老母在家,我想把這麼好的乾肉,拿回去送給母親食用。」趙宣子於是又另送給他兩塊。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朱孝貞台北報導)以贊助新唐人電視台舉辦之全球華人系列大賽所發起的「富而有德善舉餐會」台北場次,7月31中午日在台北花園大酒店盛大舉辦,一場雅致富含文化藝術氣息的中國菜饗宴,讓與會的來賓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也能體驗正統藝術的美,也因他們慷慨解囊的善舉,讓台灣的下一代所賴以生存的不只是金錢與物質,而是精神文明的提升、道德的重建、文化藝術的傳承。
  • 《柳玭家訓》中,有一篇文章,訓諭子弟說:「家族門第高,是可畏而不可恃之事。如果行為失當,判罪會重於別人,死後也無顏見祖先於地下,這是可畏的一面;門第高,容易產生驕橫的心理,同時也容易招來忌恨,你干了好事,別人不會相信;如果稍稍有點過失,則會成為眾矢之的,此即所謂不可恃。因此,富家子弟,一定要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在行為上更加檢點,這樣做,也才只可以和一般人同樣。」
  • 王儉是南朝‧齊時的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字仲寶。自幼好學,精研史典,齊武帝時,曾在他家開學士館。以家有四部藏書為至寶,官至太尉(一種有職無權的官)。長史王騫,是王儉太尉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