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林達:房價為甚麼降不下來

——幾個新聞得到答案

方林達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0月15日訊】為遏制大陸房市價格近來高溫不減,9月29日,中國政府又一個調控樓市措施出台,其中規定貸款購買商品房首付款調至30%及以上,暫停發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此前,中國國土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6日剛剛聯合發通知宣佈新調控令。隨著中國樓市二次調控的深入,各地紛紛出台調控細則,繼北京之後、深圳、廈門、上海、福州、寧波、杭州等多個城市頒布「限購令」,限制居民購房。但專家及分析人士認為,「限購令」雖然使房價下降預期增強、成交量降低,但長期看作用有限。

房價高居不下,外部和近期的原因為:歐美房市至今疲軟不振,加上人民幣匯率看漲,外資機構正加速投資大陸一線房市,加重房價上漲能量。另外,保險業資金大批入房市炒作。9月初,保監會通過《管理辦法》,允許保險商可以將不超過上季度末總資產10%的比例投資房地產。若以保險業今年第二季度末4.52萬億元總資產計算的話,保險商投資樓市的資金將達4500億元合672億美元。

也有分析指出,造成中國房價難以降下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土地政策和政治制度,如果這兩點沒有改變,短期抑制政策,只能使房價越彈越高。

以上只是從網上摘錄的一些信息,對於中國房價,經濟學者和行業人士都有很多專業的分析論述。但是,對於不太懂經濟學的普通人,從下面這幾個近日發生的看似不太相關的新聞中,通過直觀的感受印象,或許更容易得到答案。

新聞一:10月11日,四川都江堰市某災後安置房項目工地發生勞資糾紛血案,討薪民工一死一傷。工友報警後,到達現場的警察對討薪的工友進行毆打。12日凌晨,約百名警察搶走死者屍體。

新聞二:同日,河南的30多名農民工在鄭州花園口河神將軍塑像前,焚香殺雞祭拜,想讓河神顯靈,幫他們討回被拖欠的675萬元工錢。上午10時許,30多名農民工圍在塑像前,面前擺著水果,還有兩隻活公雞。他們焚香燒紙,行跪拜叩首之禮。完畢後,兩名男子上前殺雞,把雞血灑在了河神塑像正前方,隨後點燃一掛長長的鞭炮。

新聞三:10月8日,廣西北海銀灘白虎頭村村民房屋被強拆,官方稱:「出了人命最多網上熱鬧十幾天,對我們沒甚麼影響,對你們有甚麼好處?」

新聞四:內蒙古烏海市市長侯風岐等政府官員和幾個鄂爾多斯煤老闆,日前在丹麥哥本哈根「瘋狂掃貨」,一次性購百達翡麗、勞力士等名表達75萬丹麥克朗,還有LV、GUCC等名牌手袋若干,然後到瑞典遊玩。在斯德哥爾摩用餐時,所乘坐的豪華中巴被砸,車中財物全都被盜。事後他們到瑞典警察局報案,清點失竊物品金額、名表及現金總價值達130萬克朗。被盜之後,烏海市長和煤老闆繼續在瑞典「瘋狂掃貨」,要將他們在斯德哥爾摩的「損失」補回來。

曾幾何時,農民工為了討回拖欠的薪水回家過年,被迫跳樓,或是集體以跳樓表達訴求,方式雖然慘烈,但最終畢竟有人用筋斷骨折終生殘疾的代價「成功的」換回了本屬於自己的血汗錢。但是,從現在的最新情況來看,這一方法可能不行了,農民工再去討薪,等待的是刺刀和死亡。絕望無奈的農民工還有甚麼辦法呢?焚香拜河神的方法是否有用還有待結果證實。可能農民工沒有想到的是,拖欠他們薪水的老闆,也許平時燒香拜神求發財要比他們虔誠多了,廟裡公德箱中仍的錢多了去了,用的就是這些農民工的薪水,所以說,這些被拜的神幫誰的忙還真不好說。

為甚麼對待房屋的拆遷,政府和開發商不惜對被拆遷戶痛下殺手,不惜一切代價出人命也在所不惜?內蒙古烏海市市長等一行人在瑞典被盜和瘋狂掃貨的新聞清楚地給出了答案。中國的土地制度到房地產業,已經形成一個中國特權階層和富豪吞噬民眾財富的生產流水線,中國的官商們靠吞噬的民眾血汗來維持著他們奢華的生活和享受,同時把大量的財富轉移到海外的自己的賬戶上。同時,這些被他們吞噬的財富,政府用高房價讓普通民眾來承擔。

中國的上億的農民工用自己的血汗堆積起了中國城市的一幢幢高樓大廈,他們不僅沒有立錐之地,甚至討要不回吃飯的薪水;中國城市「房奴們」含辛茹苦地努力工作表面是在還房貸,其實是在用血汗供養著特權階層。

關鍵的問題是,這種官商勾結特權階層對民眾的欺壓盤剝已經徹底地制度化法律化,在這條自動化的圈錢流水生產線上,各方勢力盤根錯即,在死死保護自己利益不受損失的同時,也都同時維護著整體利益——這條生產線的順利運行。@

所以,政府的所謂的抑制房價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策,房價最終真的能降下來嗎?讓吸血鬼不吸血,狼不吃肉,可能嗎?

相關新聞
房地產稅紙老虎 上海官方:不是為降房價
謝國忠:房價每平方米應不超兩月工資
高房價城市名單或出爐 限購令風暴席捲中國
傳上海調控樓價新招  房價只能跌不能漲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