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知識 漢服襦裙

程銘華
font print 人氣: 381
【字號】    
   標籤: tags: ,

襦裙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漢樂府》詩中就有「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的描寫。從那以後,一路走來,歷經各個朝代,兩千多年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明末。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的樣式始終都沒變。

「襦裙」的形式,上身為短襦,也稱「腰襦」,長度蓋過腰部,下身為曳地長裙。襦在內,裙在外,腰間用長長的綢帶繫紮。有時還會垂下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在中間串上一塊玉珮或玉環壓住裙幅,以免長裙被風吹起有失雅觀。雙臂間通常還搭有一條披帛,也稱「畫帛」。同時根據襦裙的顏色,在頭上搭配一些相應的髮飾。飄逸而不失典雅。

上襦因領形的不同分為交領和直領,交領就是衣襟右掩,即交領右衽。隋唐五代之際,出現了對襟之襦,即直領襦裙。穿時衣襟微開﹐不用扣帶,裡面露出內衣。袖形也有多種形式﹕寬袖、窄袖、琵芭袖等等。襦裙有單、夾、綿之分,冬季所穿的襦裙不僅綴有襯裡,還絮有絲綿,即舒適又保暖。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中出土的服裝就有這種。

漢服女裝在早期和男裝類似,也穿深衣,後來則以襦裙為主。漢服中的「裙」是從上衣下裳的「裳」發展而來,但裙和裳有所不同。裳為兩片:前裳由三幅布帛拼制而成,後裳為四幅。圍於下體,左右兩側都有縫隙。而裙只有一片,穿時由前及後,只有一道縫隙。襦裙的裙通常由五幅、六幅或八幅布帛拼接而成,呈扇形,有些朝代也流行過十幅、十二幅的樣式。

在歷史上很多朝代包括近代、現代都有大量的仕女圖出現,圖中所繪仕女的服飾大多都是襦裙。像「洛神」、「麻姑獻壽」、「天女散花」等等,這些神仙的形像和裝束都是大家所熟悉和喜愛的。這也難怪襦裙在人間如此的受歡迎,原來天上神仙穿的服裝就有這個樣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綠茵之上,樹蔭之下,小溪淙淙,鳥飛鸝鳴,幾位女子身著素雅碎花裙,沿石階淺笑細語而過,翩躚步態盈輕,莞爾一笑娉婷…… 她們穿的便是「藝術家時裝」新推出的首款印花連衣裙 。這款裙裝猶如一陣清風,又像一股冰泉,帶來了涼爽與甘甜。看似平凡無奇,而這款連衣裙正是神韻藝術總監兼設計師D.F先生為「藝術家時裝」(Artist Fashion)設計的首款連衣裙。
  • 漢服服飾璀璨華美、豐富多彩,代表中華民族華麗、優雅、博大的氣質……
  • 中原大地自古被稱為「神州」,五千年的歷史壯麗輝煌,神蹟處處可見。《易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早在黃帝時代,古老華夏的服飾即具有相當規模。而且服飾形制取諸乾坤天地,它的內涵非同尋常,也屬於「神傳文化」之一。
  • 遠看是一道風景,近看是一種風情,細看處處都是功夫,這就是旗袍,一款中國風濃郁的經典服飾。在很多西方人眼中,旗袍無疑是東方服飾文化和美學的典型代表。其實,旗袍是中西文化兼容並蓄的經典範例。
  • 漢服、和服與《權力的遊戲》戲服。(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可能很少人知道,美劇《權力的遊戲》的服裝設計和中國漢服之間有聯繫。《權力的遊戲》的服裝設計師在劇中借鑑了很多亞洲元素,但是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錯誤,他們的前襟和領口全部都是左衽,也就是穿反了。那麼漢服為什麼都是交領右衽?什麼情況下會左衽呢?這是否是《權力的遊戲》劇組悄悄鋪墊的一條隱線?
  • 十八世紀是個變化很大的世紀。啟蒙運動、工業革命以及法國大革命都發生在這個世紀。在服飾方面,法國大革命也成為西方服飾產生巨大變革的分水嶺,在大革命之前,歐洲服飾一如其他的文化領域,流行著「洛可可風格」,這是一種在巴洛克風格的基礎上加以誇張變形,使服飾更加繁複奢華的風格。
  • 張眼望世間,現代人的衣著打扮真是繽紛異常。而縱觀歷史,人類各個時期的、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服飾樣式與風格,更猶如天上繁星之琳瑯滿目。服飾反映了當代、當地的人對美的感受與呈現,讓本文充當時光鏡,請隨之一覽西方服飾在歷史中的演變。
  • 寧波人以前稱西方人為 「紅毛人」,因此製作紅毛人穿著的西服的裁縫被稱為「紅幫裁縫」。
  • 在古希臘和羅馬人眼中,遙遠的中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絲國」,直譯叫「塞里斯(Seres)」,意思就是「絲的」或者「絲來的地方」。Seres被認為是源於漢字「絲」,也是拉丁文中的「絲」(serica)一詞的來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