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抑制物價上漲措施 恐難收效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18日訊】中國政府週三(17日)宣佈將推出一系列措施,試圖抑制通貨膨脹與價格上漲。專家認為,中國物價最近漲幅加大係受到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僅憑行政手段難以取得預期效果,甚至使通膨惡化。

多項因素造成物價上漲

中國總理溫家寶週三於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該院正在擬定措施,包括直接限價、價格補貼以及嚴懲囤積貨等以抑制價格過快上漲,避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

托德‧李(Todd Lee)是經濟諮詢公司全球透視(Global Insights)的中國研究部主任,他表示,中國物價上漲是國內外多種因素推動造成的。他說,夏天的壞天氣影響了農業生產,中國面臨的國內銀行貸款急劇增加等,都對中國的通脹產生推動作用。

中國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也對媒體表示,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推動了農產品的成本和需求上升,這也導致價格上升。

限制價格難以奏效

日本野村證券(Nomura)的分析師們表示,中國的地下經濟占GDP的比例可能高達10%,也就是接近整個馬來西亞的經濟規模。經濟中有這麼大一部份不受政府控制或未繳納稅收,同時也不那麼依賴政府的貨幣支持政策因此形成限制價格的死角。

此外,控制價格往往導致囤積或強制商品生產商降低供應量,生產企業無論是增加出口,從更高的海外價格中獲利,還是限制供應量,都會造成國內關鍵產品短缺,其害處可能更甚於通貨膨脹。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全球策略師格萊斯(Dylan Grice)也認為限價措施難以收效,因為物價管制不利於限量供應與需求減少。

更何況,中國過去管制物價的經驗並不成功。中國在2008年年初採取類似的物價管制措施,要求大型生產企業在漲價之前必須獲得許可,但在測正啟動後的數個月內,食品價格上漲反而更加劇。

人民幣升值利於抑制國內物價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貝裡‧諾敦(Barry Naughton)教授說,國際糧食價格過去幾個月的上揚對中國物價的傳導作用不容忽視。他說中國國內糧價和國際市場價格是有聯繫的,人民幣若走強,將有助於壓低糧食的人民幣價格。而且,中國為了防止人民幣升值而採取的外匯收購作法只能進一步增加國內市場的貨幣供應量,更不利於抑制物價。◇

相關新聞
溫家寶 可能宣布退場機制
漲聲不斷 東北搶糧新疆搶棉花
美印太司令質疑中共軍費和經濟增長數據
天津網格員上門摸底家電情況 民眾:受侵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