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河在呻吟(84)水電站庫區遺留問題多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附錄二:廣西大化三大水電站庫區遺留問題多 庫區群眾生產生活困難重(網上轉錄 作者: 馬健)

大化、岩灘、百龍灘三大水電站庫區遺留問題多

三、庫區遺留問題多,群眾意見大

由於電站蓄水發電後出現了施工原來設計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長期遺留沒有解決。如岩灘電站當年設計時需要遷墳1.14萬個,但在遷墳時發現遺漏了4,800個,其中烈士墓37個,按有關規定每個墳墓補助20元,有關部門不再補給,大化縣少領了遷墳補助費9.6萬元。

庫區清理出現的問題更多。當年設計需要砍伐杉林、竹林、經濟林、果樹分別為4,895、1,050、2,185畝和86,210棵,而現在實際砍伐的是6,753、3,984、5,631畝和115,442棵,需要開支的經費成倍增加,但有關部門只按當年的設計數字撥給經費,增加的那部分只好由縣裏來調節。縣裏沒有錢補貼,群眾得到的錢只是原來的一半甚至1/3、1/4。僅砍特大的樹,當年設計砍234棵,後來實際砍1萬多棵,按砍伐1棵補助80元至120元計算,大化縣就少得補助費64萬多元。

大化電站各種補償低,現在遺留問題多。如大化鎮那些屯原有民房面積3,600多平方米,只給遷建補償費的面積為2,063平方米,尚欠1,540多平方米。並且還有林地、牧地1,803畝至今未給補償。

岩灘水電站提前一年蓄水發電,庫區移民提前一年受損失。岩灘電站建設以來,革命老區的幹部群眾為了保證電站提前一年發電,縣裏動員了縣鄉幹部近千人深入庫區組織移民搬遷和庫底清理,前後突擊了近5個月,這期間,全縣一切工作為之讓路。共完成庫區移民搬遷4,837戶33,464人,遷建公房90個單位,庫底清理共砍伐林、果、竹木284多萬株,拆除鋼筋水電電杆1,446根,搬走4.7萬畝田地上的漂浮物,推倒填平舊房8萬多平方米,消毒牛欄、廁所38萬多平方米。電站提前一年發電,為國家財稅收入近2億元,大化縣又未能享受提前一年發電所帶來的利益分配問題,連續十多年反映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當時1號機組最高發電量達20萬千瓦小時),提前一年發電可增加收入近2億元,國家有關部門當時僅按國家能源部10%、廣西電力局75%、施工單位10%、設計部門5%的比例進行分配,而對為岩灘電站建設作出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的大化縣卻分文不給,嚴重地挫傷了庫區人民的感情,不利於做好庫區移民安置工作。岩灘水電站提前一年發電,庫區群眾亦提前一年受到損失。按受淹田畝和經濟林果一年的產量計,共損失2,300多萬元。該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曾多次向有關部門請求,從提前一年發電增收的效益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給大化縣,但有關部門拒絕該民族自治縣的合理要求,這是違背庫區移民利益的。

此外,近年來大化電站庫區不斷出現土地塌陷滑坡流失情況,損毀耕地1,527畝,耕地逐年減少。

四、庫區移民開發性生產舉步艱難

電站蓄水發電後,庫區移民除了外遷北海星星農場和大化弄著移民搬遷點外(北海外遷1,428人,弄著移民搬遷305人),幾乎全部就地靠搬遷,置留庫區內,資源不足,人滿為患。特別是後期扶持資金投入不足,發展後勁不足,難以安置移民。大化、岩灘兩大電站庫區可開發利用的水面達5萬畝。1996年以來,庫區移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不等不靠,通過銀行借貸籌措資金,摸索出一條庫區水面開發新路子,已發庫汊攔網養魚3.2萬畝,初步形成規模,但由於資金投入不足,管理粗放,名特優品種無法引進和推廣,水產品檔次較低,深加工跟不上,效益不高。同時庫區水面開發潛力還很大,尚有近二萬畝未能開發利用。此外,大化、岩灘兩個庫區可造田造地的土地面積達12,000畝,但由於資金而被擱淺。

五、庫區基礎設施薄弱,急需恢復和完善

由於電站蓄水發電,庫區群眾在沒有落實安置去向的情況下,只能採取「趕猴子上山」辦法,簡單後靠搬遷居住,由此帶來了許多嚴重的後果,存在著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亟待解決。

(一)交通落後。目前還有兩個庫區鄉未通班車,岩灘庫區的大部分村屯不通村屯級公路,生產生活往來只能划竹筏或小板船,而且危險性大,翻船落水死亡事件時有發生,10年來已落水死亡53人。據調查,大化、岩灘和百龍灘庫區有346個村屯交通困難,需新建、擴建鄉村公路427公里,需投資6,622萬元;需修築橋涵44座3,820米,需投資9,250萬元;修築碼頭215處,需投資1,560萬元。庫區大多地處偏僻。目前,全縣還有45,900多移民未能通路,部分庫區後靠移民出門只有靠水路,但庫區缺少渡船、碼頭設施,移民出行維艱。

(二)移民飲水困難。三個庫區目前還有356個屯人畜飲水困難,靠肩挑背馱,而且部分村屯飲用的水質差,嚴重影響移民的身體健康。要解決這些村屯移民的飲水問題,計畫興建蓄水池450個35,000立方米,架設引水管路780公里,計畫投資9,950萬元。

(三)農田灌溉條件差,糧食單產低。庫區淹沒了大量的好田好地後,還剩餘一些較為貧瘠而且灌溉條件較差的農田,旱澇不保收,一年只能種一糙,產量較低。據調查,三個庫區還有8,000多畝農田灌溉條件較差,規劃建水利渠51處80公里,提灌工程18處,需投資1.2億元。

(四)移民了女上學難。由於移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適齡兒童難以上學。個別學校校舍簡陋、危房嚴重,師生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急需搶修庫區校舍217所1,932間,需投資1,700萬元。庫區很多教學點缺少校舍,只能把幾個年級的學生集中在一間教室上課,白天當教室,晚間當宿舍。據統計,全縣移民小孩平均上學距離達 10公里。

(五)移民就醫難。由於交通不便,移民因患急性病不能及時送醫院搶救而死亡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庫區級鎮醫院不能及時送醫院搶救而死亡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庫區鄉鎮醫院的設施和器械落後,以及醫務人員素質不高等因素,也是造成移民就醫難的主要因素。目前,大化縣還有13個庫區鄉鎮的醫療條件較差,需要不斷改善。移民就醫非常困難。在移民安置區醫療網點少,設備簡陋,移民患一般疾病甚至上一個普通感冒也要跑20多公里山路才能就醫,一些地方甚至出現過急症病人死于翻山越嶺的就醫途中。@(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紅水河在呻吟》記錄的是紅水河——珠江水系主幹流沿岸農民的一些現狀,正如戰爭是49年前中國的特徵,階級鬥爭是毛時代的特徵,計劃生育是鄧、江時代的特徵,《呻吟》也許算是我們時代的一個特徵吧。
  • 《紅水河在呻吟》不是小說,不是文學,也很少評論,她只是一堆堆材料,是紅水河及南、北盤江流域農民生活的一些片段,是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這一帶農民的某些歷史記錄;從某一角度,她即是當代中國農民的一些生活現狀,興許也是當代中國農村的縮影。
  • 紅水河從貴州、雲南交界處的黃泥河口即天生橋一級水電站至下游廣西桂平大藤峽,全長1100多公里,流域面積19萬平方公里,水位從天生橋一級785米至大藤峽23米,水位落差達762米。
  • 貴州冊亨巧馬林場砍掉巧馬鎮數萬畝松林,幾乎來不及栽樹就解體,留下來的只有原林場總部的一處圩集,也還有某些人利用「巧馬林場」牌子在做一些與當地農民爭搶土地的不光彩的「事業」。
  • 人類社會自從有了國家,有了社會,就有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有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有了官與民,有了政府與百姓。官與民、政府與百姓,因為整體與局部,長遠與當前,一些人與另一些人等等,其利益有時是共同的,有時是矛盾的。
  • 望謨是龍灘庫區僅次於天峨、羅甸第三大淹沒縣,搬遷人口有近15,000人,主要淹沒有昂武鄉、蔗香鄉、樂園鎮三大鄉鎮。盛產甘蔗的蔗香地處雙江口對面紅水河北岸,是望謨至廣西必經之路,又是王海平烈士(蔗香板陳人,右江起義後曾與鄧小平的部下及共產黨有來往,41年在貴陽被國民黨槍殺。)的故鄉,故更為有名。
  • 樂業縣雅長鄉各村各寨從前都是人少地多,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極為豐富,在紅水河沿岸他們世代安居樂業。上世紀50年代建立廣西壯族自治區雅長林場,林場只是砍樹,不占土地,大家也相安無事;到了80年代末,林場開始意識到土地的價值,樂業縣左明聰縣長大筆一揮,把雅長鄉72萬畝約480平方公里土地劃歸林場…
  • 9月13日前幾天,有一些人到尾溝村──雅長鄉政府駐地瞭解移民搬遷前的準備工作,問某某家住哪一棟,進到屋裏還問某某住在那一間;百樂街集鎮也有一些幹部以同意移民自選方案為名,到各家各戶看房。準備搬遷,大家都在忙,幾乎沒有人仔細想想那些人、那些幹部問這些事、關心這些人究竟是何用意。
  • 006年9月6日,群眾見寫了「協議」後,好多天都不見動靜,群眾眼巴巴地望著,但見縣、鄉派人來帶著群眾到山上鑽看了一下,像大人哄小毛孩,群眾的集體請願一停,群眾的要求又被冷置了,於是才發生了「9.6」事件。
  • 移民們傳:2006年5月28日,龍灘水電公司的領導要到羅甸羊里鎮,紅水河上遊樂業、望謨有些移民乘船趕往羊里。政府從平塘、長順、惠水及黔西南州望謨、安龍六個縣調集公安、武警及羅甸縣機關幹部官員等近千人(龍灘12•17事件後太敏感)到羅甸羊里搭棚駐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