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翅膀的天使

陳彥玲(親職專家)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筱蓁當媽媽多年了,卻對自己的教養能力缺乏自信,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她看著獨生兒子忠銘在學校的表現,十分的困擾。她說:「老師,怎麼辦?忠銘總是被人欺負,越來越不想上學了,我真的很擔心。」

約了筱蓁見面,在一個讓她暫時可以放鬆心情的環境下,透過一些問題,我讓她專心的想想自己成長的歷程。經由彼此互信的對話,她赫然發現,忠銘簡直就是自己的翻版。從小她就是一個很沒自信的孩子,因為有個凡事極端挑剔的母親。

筱蓁對她母親的挑剔一直毫無招架之力,她說:「媽媽挑我毛病的地方,是那些無法靠著努力就可以改變的事實,例如:我的眼睛一大一小、嘴巴比例嫌大……。」筱蓁泛著淚光說:「其實從小我就一直懷疑,我不是媽媽親生的孩子,要不為何她總是如此的打擊我?」

身為母親的我聽了這樣的哀怨也不免心酸,每個孩子都是母親心上的一個寶,如果沒有十分坎坷的經歷,沒有壓垮為母則強的巨創,一個母親何來意願用語言當刺,去傷害幼小的生命。

窗外夕陽的霞光,道道滿布著亮黃金絲與層層的虹麗雲彩,那種神奇幻化的美可能只有在仙女的彩衣上找得到。我知道,唯有神奇的美,才能打開筱蓁的心鎖。我用發現好東西的心情對她說:「真是辛苦妳了。來來來,先喝上一口甘美的茶,靜靜的品嘗一下,再看看窗外的溫柔美景。」

我指著天上的雲跟她說了一個故事:「有一個爸爸因為前妻自殺,得獨自照顧年幼的孩子,後來為了好好照顧孩子,娶了新妻子。父親為生活四處奔波,難得有時間在家,沒想到有一天竟然意外地發現,還沒讀小學的女兒被後母以吵鬧為由嚴厲的體罰。」筱蓁的表情告訴我:「又是一個平淡無奇,早知結局的後母故事。」

看到筱蓁的表情,我不動心地繼續說:「這個爸爸是老榮民,職業是計程車司機。我一進他的車子,就被前座檯子上一張十分清秀的女孩照片給吸引住。」我想這位司機肯定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也引以為榮。「但是,」停了幾秒以後,我眼中的淚光觸動了筱蓁心中的善良,她開始很認真的聽我說了。

「那個司機說,孩子自從被新媽媽體罰以後,就發誓要唸醫學院。」筱蓁好奇的問我:「難道她要醫治跟她一樣被打的小孩的傷痛?」「不,她不是被打。她也並不是只想要醫治其他孩子的傷痛。」此時,筱蓁的表情告訴我,她固有的思維已經開始動搖,她開始思考,以前用來解釋別人行為的角度是否太過悲觀與絕對?

「這個孩子被後母用針線刺穿了身體,而她竟然在如此痛苦的情況下,立志要當上一名醫生,發願要醫治好後母心理的疾病,她認為媽媽一定是生病了才會做出這種事情。」

當我還沉浸在當時計程車裡,那種宏偉人性所散發出來,無可言喻的慈悲氛圍裡時,筱蓁卻已經準備好她的手提包,起身要跟我道別了。「老師,我現在就想去看媽媽,她只不過是不知道如何愛孩子,而我比故事中的她幸運多了,謝謝您。」

幾天之後,筱蓁告訴我,忠銘不但變得快樂多了,還知道:「自己是天上來的天使,來地球照顧其他的小朋友。」筱蓁笑開臉說:「忠銘說,他的天使翅膀,因為背著覺得很重,所以他把他們藏在肋骨的下邊,還問我是不是認為他很聰明呢?」

我們心裡都知道,司機的醫生女兒還有世上的您我一定也是天使,就只是剛好跟忠銘一樣,把翅膀隱藏起來而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上篇我們講了2個故事,2個孩子的父親都因爲「安全學校聯盟計劃」中所謂的「性別認同」而將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別認同」是什麽?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關係攻擊,是通過解除友誼、排擠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進行的威脅。父母們常常驚訝地發現,關係攻擊可能會出現在三歲孩子的身上。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被朋友推開的經歷可能完全令人費解,並在日託或幼兒園引發焦慮。
  • 這個故事是為了幫助一群8歲孩子,希望他們能再度相信這個世界的奇蹟和美麗—在聽到這個故事之前,他們很難擺脫在網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圖像。圖像加上難以擺脫的深刻感受,讓孩子們嚇得睡不著—他們尖叫、流淚,也恐懼獨處。
  • 這是忍受多年悲傷和失去後,得以成長的故事。故事歷程和隱喻,對許多艱難情況和不同的年齡層來說,都有所幫助。
  • 《築巢的鳥兒》 適合年齡:兒童。 應對狀況:被迫離開家園。
  • 這是適合大孩子、青少年和成人的故事,目的是為了在2011年日本沿岸遭受海嘯襲擊後,為人們帶來希望並協助加強復原能力。這篇故事也收錄在東京書籍株式會社出版的《兒童心靈成長故事》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