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活節奏失調 小心引發重症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毅編譯報導)經常做長途旅行的旅客、空服員與需要日夜輪班的工作者特別注意了,一項新研究顯示:不斷地打亂生活節奏所引發的不僅是時差期間內身體的疲乏不適,甚至連大腦的認知作用與記憶功能都會被削弱。而且,如果不立即回歸正常的生活作息,生活節奏的失調對大腦結構組織的破壞與腦部功能的衝擊會持續下去,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增加許多重大疾病的罹患率。

一、影響大腦記憶和認知的功能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家克雷斯費爾德(Lance Kriegsfeld)表示,該校近來所做的實驗是科學家第一次,針對時差如何長期影響大腦和記憶功能的研究。以母敘利亞倉鼠(Syrian hamsters)為實驗,因為倉鼠是典型的日作夜息規律生活的動物。

研究員每六小時一次,實驗將倉鼠的作息打亂,相當於一次紐約到巴黎的飛行。一周兩次,持續四個星期的實驗後發現:相對於控制組的倉鼠優越的表現,實驗組的倉鼠在生活節奏失調期間,連學習簡單的任務都有困難。更讓研究員驚訝的是,當實驗組的倉鼠回歸正常作息後,這些學習障礙仍持續了一個月。

研究員進一步觀察發現:實驗組的倉鼠在一個月生活節奏失調後,腦部專司記憶與認知學習的海馬迴(hippocampus)內新的神經元數量只有控制組倉鼠的一半。初步認定,神經元數量減少的主因可能是部分新細胞尚未成熟前就過早地萎縮的結果。

由於時差可能增加壓力荷爾蒙(stress hormones)如皮質醇(cortisol)的含量,皮質醇濃度一旦增高,就會影響海馬迴區新生的腦細胞數量大幅減少,造成記憶與學習能力減退。如果生活節奏失調仍然沒有改善,海馬迴的細胞開始萎縮後將導致失憶的可能。

二、降低自體免疫力,增加罹病風險

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可以重新微調的生物時鐘,當我們在短時間橫渡幾個時區,進入一個與自己的生物時鐘有差異的狀態時,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重新設定生理節奏,因而引發時差症候群,尤其以東向旅行產生的時差問題最為嚴重,例如胃腸的不適,就是因為身體的飢餓週期與吃飯時間不同步所導致。身體的不適需等到自己的生物時鐘與新的生活作息一致才能紓緩。

對於搭機的旅客而言,時差問題只是個小麻煩,尤其有退黑激素(melatonin)藥物的幫助下,多數都能在幾天內恢復正常。至於長期跨越時區飛行的空服員和日夜輪班調動的工作者,時差帶來的影響則是嚴重許多。他們必須面對的不僅有學習遲緩和記憶力衰退,甚至生育力降低的問題。而且,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增加,也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和癌症的罹患率。

普遍而言,每經歷一小時時區的轉移變化,人們需要一天的時間調整。而那些日夜顛倒的輪夜班工作者,更需要在一間安靜、無噪音並有防光帷幕的臥室裏好好睡覺,才能回復被打亂的睡眠規律。實驗顯示,時差造成的睡眠不正常也會使皮質醇濃度增高,不僅使認知與記憶功能受損,也導致自體免疫力的降低。

世界衛生組織已把日夜輪班調動的工作列為一種致癌因子。時常作息不正常的人千萬不要再把健忘視為偶然或小事一樁,生活節奏失調對人體的影響絕不只是當下的疲乏煩躁感而已,它所引發的後遺症更是不容小覷。

這項研究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期刊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