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杜甫,字子美,唐代大詩人,其先代由原籍湖北襄陽遷居河南鞏縣,官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詩聖」。杜甫崇高的藝術成就,源於他仁愛、無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在國家、民族面臨危難之時,他關愛百姓,關注未來,呼喚正義,揭露黑暗勢力,用詩歌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杜甫早年就立志以天下為己任,認為歷史上的堯舜之治和本朝的貞觀之治,是當代和後世效法的德治典範,於是寫了著名的詩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表達了他對仁政的讚頌和嚮往。他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能報效國家,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想。

杜甫來到長安參加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於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這期間他體驗到百姓貧苦的生活,寫了很多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

如他在〈兵車行〉中寫道:「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表達了對人民、國家命運的那份深重關切。還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慘痛現實。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唐肅宗,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鳴不平,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在他顛沛流離的日子裏,目睹歷經戰亂的祖國山河,寫下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悲壯蒼涼景象。

他憂國憂民,寫下了「華夏滿瘡痍,憂慮何時畢。」他希望改變現狀,寫下了「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洗兵馬〉),「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更橫索錢」(〈晝夢〉)。

杜甫在結識李白後,非常欽佩李白的才華和不事權貴的氣節。在李白遭到貶謫後,他沒有隨著朝中的輿論而改變,而是寫詩為李白抱不平、為他剖白辯護:「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並向世人呼籲。他始終對李白表示理解和支持,他們的交往沒有絲毫勢力和功利的成份,使人感受到甚麼是人間美好的關愛。

杜甫到成都後,被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幾個月後,因官場腐敗,辭去了官職。在成都草堂居住時,一次,趕上狂風驟至,吹破茅屋,風定雨至,「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對於茅屋被秋風所破以及屋漏雨濕的苦況,他百感交集,寫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他不拘於一家寒暖,不囿於一己哀樂,而是大聲疾呼拯天下寒士於淒風苦雨之中,救廣大百姓於水深火熱之間,他博大的胸懷令人感動。

杜甫一生經歷種種不幸,在自己最艱難困苦的時刻,他首先想到的是別人,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為民請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嚴酷的社會現實中,他上下求索,呼喚著世人心中的善念,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渴望,他在〈春夜喜雨〉中寫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在社會道德大滑坡的今天,人人都需要良知和善念。宇宙「真、善、忍」大法在世上洪傳,為人們帶來未來和希望,每個人的心靈都在被觸及,我們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尤為重要和殊勝。讓我們實踐真理,傳播真理,堅定為善的意志,喚起更多生命的覺醒!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梅花詩的作者是北宋易學家邵雍,他字堯夫,謚號康節..............
  • 李白他的名號「青蓮居士」,還是自稱「謫仙」,都表示他的生命來源非同一般。他媽媽生他之時夢見太白金星..............
  • 中華大地被稱之為神州,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伏羲、神農三位神人的出現,神也將陶器製造傳給了人。陶瓷中蘊含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凝聚著歷史的真實;各個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製作工藝以及裝飾,其工藝水準和藝術品味以及獨特的韻味和魅力,都無不體現出不同朝代之特點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
  • 製陶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手工業,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顯生動、開朗、寫實的風格,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象生動逼真,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 漢代時期的陶製品無論在質地、品種、工藝以及裝飾手法等諸方面都非常繁盛。
  •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余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
  • 唐代手工業產業的空前繁榮,這與當時朝廷對手工業發展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官府設置「將作監」、「少府監」等政府機構,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進行管理。
  •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業大有進步,宋代陶瓷清麗高雅,色澤柔美自然,造型簡練,挺拔秀麗。
  • 元朝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但出現了青花、釉裡紅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種。自明朝開始,景德鎮已成為「天下窯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的瓷都。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