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font print 人氣: 2414
【字號】    
   標籤: tags:

【解題】記趙孝成王元年,趙惠文王剛過世,秦發兵攻趙,連破趙國三城,趙向齊國求援,觸龍巧妙地說服趙太后,讓長安君到齊國作人質的故事。全文以觸龍的談話的為重心,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喻之以利害,充分發揮迂迴前進、設身處地的說服策略。

趙太后新用事(1),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2),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3);太后明謂左右(4),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5)觸龍(6)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7)。入而徐趨(8),至而自謝(9)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10),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11)也;故願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12)而行。」曰:「日食飲得無衰(13)乎?」曰:「恃鬻(14)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15),乃自強步(16),日三,四里,少益嗜食(17),和於身(18)也。」太后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稍解(19)。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20)舒祺最少,不肖(21),而臣衰,竊愛憐之(22),願令得補黑衣(23)之數,以衛王官。沒死以聞(24)。」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25)而託之。」太后曰:「丈夫(26)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27)。」對曰:「老臣竊以為媼(28)之愛燕后,賢於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29)。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30),念悲其遠也(31);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32)之,祝曰:「必勿使反(331)。」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34)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35)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36)厚而無勞(37),而挾重器(38)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39),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40),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41)?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也(42)。」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43),質於齊,齊兵乃出。

子義(44)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而守金玉之重(45)也,而況人臣乎?」

【注釋】

1.新用事,剛執政。
2.以長安君為質:把長安君作為人質。長安君,趙太后幼子的封號。質(音至),古代諸侯國求助於別國時,每以公子抵押,即人質。
3.強諫:竭力勸說。
4.左右,指太后身邊的大臣。
5.左師:春秋戰國時宋、趙等國官制,有左師、右師,為掌實權的執政官。
6. 觸龍,趙國老臣,舊作「觸讋(音折)」,然《史記》《說苑》等漢古書均作「觸龍」,又,馬王堆帛書亦作「觸龍」,所以「讋」字應是「龍言」二字誤合為一。
7. 盛氣而揖之:怒氣沖沖地等待他。《史記.趙世家》「揖」作「胥」,胥為等待之意。「揖」當為「胥」字傳寫之誤。
8.徐趨:徐步,徐行。意思是一步一步向前慢走。
9.謝:道歉。
10.竊自恕:私下原諒自己。
11.郄(音戲):通「隙」。有所郤,是身體有所不適的委婉說法。
12.恃輦:依靠車子。
13.日食飲得無衰乎:每天的飲食該沒有減少吧。
14.鬻(音粥):粥的本字。
15.今者殊不欲食:近來很不想吃東西。
16.乃自強步:自己只勉強走走。
17.少益嗜食:稍微增加食慾。
18.和於身:身體感覺舒適。
19.色稍解:怒色稍微消解了一些。
20.賤息:對人謙稱自己的兒子。
21.不肖:原指不像自己的父親那麼好,引申為「不賢、不成材、不成器」。肖,像。
22.竊愛憐之:私意寵愛他。
23.黑衣:宮中衛士的代稱。當時宮中衛士都穿黑衣故用以代稱衛士。
24.沒死以聞:冒著死罪把這話告訴您。
25.填溝壑:指「死」。是依種委婉的說法。
26.丈夫:男子。
27.異甚:特別厲害。
28.媼:對年老婦人的尊稱。
29.計深遠:做長遠打算。
30.持其踵為之泣:握著她的腳後跟為她哭泣。
31.念悲其遠也:為她遠嫁而傷心。
32.祝:祈禱。
33.必勿使返:一定不要讓她回來。
34.繼:繼承人。
35.微獨:不僅,不但。
36.奉:俸祿。
37.勞:功勞。
38.挾重器:擁有珍貴的器物。
39.尊長安君之位:使長安君的地位尊貴。
40.山陵崩:古代用來比喻國王或王后的死。
41.自託於趙:使自己在趙國立身。
42.恣君之所使之:任憑您派遣他。
43.約車百乘:置辦一百輛車子。
44.子義:趙國賢人。
45. 守金玉之重:指保住尊貴的權位。

【作者簡介】

本文選自《戰國策.趙策》。《戰國策》是一部匯編而成的書,非出於一人一手,也非出於一時一地。此書記春秋以後至楚漢之起,共12國245年間史事,為國別史名著。

戰國策打破了「編年」的限制,以人物的遊說活動為中心,故內容多為戰國策士、謀臣縱橫捭闔的談說與活動,同時也反映各國成敗興亡的歷史。史馬遷作《史記》多採其說。此書長於敘事,描寫生動;善用比喻,語言精鍊;又巧於運用寓言,文筆流暢,喜歡誇張渲染,而能委曲達情,微婉盡意。是先秦歷史散文的名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蓋聞君子恥當年(1)而功不立,疾沒世(2)而名不稱,故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3)。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齒之流邁(4)而懼名稱之不立也,故勉精厲操,晨興夜寐,不遑(5)寧息,經之以歲月,累之以日力,若甯越(6)之勤,董生(7)之篤,漸漬(8)德義之淵(9),棲遲(10)道藝之域。且以西伯(11)之聖,姬公(12)之才,猶有日昃(音:仄)(13)待旦(14)之勞,故能隆興周道,垂名億載,況在臣庶,而可以已乎?
  • (shown)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 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東方庭院,也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古典文學。沒有那一簇簇葉面舒張,深碧漫展的芭蕉葉,開在白粉牆邊,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風裡,長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學,沒有那一襲輕碧濃綠的芭蕉,千年來,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處呢?那夜雨裡,那孤獨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鬱的,在人世間受遍磨難的孤苦靈魂,又與誰共鳴?
  • 《帝鑑圖說》插圖《望陵毀觀》,描繪唐太宗體從魏徵勸諫,拆毀了台觀。(公有領域)
    唐太宗嘗言:「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暴政,不僅「防民之口」,官員們還肉麻的為暴政歌「功」頌「德」,這樣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 一座燕子樓,引來文人墨客無限懷念。而樓主是大唐的一名歌妓,名叫關盼盼。白居易、蘇軾、文天祥等人吟詠燕子樓,必會提起那位忠貞的美人。
  • 作者:唐蓮
  • 這篇短文不過百十字,卻寫得言辭懇切,充滿昂揚健武的氣概。直截了當,屢用感嘆之語,尤其是文字之洗練而暢達,當是得益於作者少年喜讀的《春秋左氏傳》。
  • 全文緊扣住「恢復故疆,迎還二聖」之旨展開,這八個字,是作者終生奮鬥的目標,是未酬的壯志。
  • 齊桓公、晉文公所以名聲被傳頌至今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兵勢強大,仍能夠尊重周朝天子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