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親近土地 學童種下鳥忘食生態米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12日電)新故鄉文教基金會5 年前以自然農法在埔里紙教堂園區種植水稻,收成後取名「鳥忘食」生態米。基金會今天再次於生態田種下秧苗,由社區學童一起參與,分享土地的芬芳與喜悅。

九二一地震之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將南投埔里鎮桃米里重新營造為生態村,並於社區成立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致力推動社區改造與轉型。

2006年新故鄉基金會為推行自然農法,秉持不噴農藥、不灑化肥的原則,在目前的紙教堂旁種下第1 批秧苗。

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表示,在此之前,當地已有20年沒種稻,或許是相隔太久,桃米社區的鳥兒忘了稻米的滋味,生態田未受鳥害,稻米收成後因而取名「鳥忘食」。

廖嘉展說,這批幸運逃過鳥劫的「鳥忘食」生態米,由基金會義賣,募得新台幣3 萬5000元做為興建見學園區的資金。雖然款項有限卻具象徵意義,也從此建立新故鄉自然農場的稻米品牌與口碑。

今年的生態田位於紙教堂旁,由桃米居民蔣永欽免費提供2 分多的土地,包括桃源國小全校師生、新故鄉自然農園社區菜圃的阿公、阿嬤及新故鄉基金會的伙伴,都參加這場農務盛事。

桃源國小全校約40名學童,首先在師長帶領下祭拜土地公,而後一起唸「生態田插秧誓約」,表達願以自然農法為後代子孫預留一片永續的淨土,在勞動中力行對土地的珍愛之情。

小朋友多數未下過田,插起秧來歪七扭八,不過,大家都相當認真而虔敬。邱姓小朋友說,雖然手腳、衣褲沾滿泥土,但來自土地的芬芳滋味真好。

廖嘉展表示,新故鄉基金會伙伴將與小朋友依自然農法共同照顧這批稻作,收成後將做為「紙教堂米香巧克力」的原料,讓更多人分享這份來自土地的豐盈與喜悅,持續推廣「友善環境、親近土地」的信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