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世界上最大未完成的方尖碑

文、攝影 ◎ 意文

人氣 4365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訊】方尖碑是戰勝國最好的戰利紀念品,由於文物掠奪,方尖碑散見世界各地,而方尖碑的故鄉埃及卻所剩無幾,其中世界上最大的方尖碑依然靜靜臥在尼羅河畔的花崗岩石堆中。歷史,讓創造方尖卑的埃及人的心情,似乎像這巨石一般沉重。

方尖碑(Obelisk)可說是古埃及除金字塔外另一件文明象徵傑作。通常豎立方尖碑有三大目的:宗教性目的在於崇敬埃及太陽神「拉(Ra)」,做為埃及帝王在位的紀念性,為建築物群一部分的裝飾性目的。

同時,方尖碑也是埃及帝國強權的象徵。首批方尖碑是在古王國時期(The Old Kingdom, BC3100~2200)在赫利奧波利斯的太陽神廟所豎立的,從中王國時期(The Middle Kingdom, BC2135~1780)起,法老們在大赦之年或炫耀勝利之時豎立方尖碑,到了新王國時期(The New Kingdom, BC1550~1070年),大型的獨立巨石方尖碑就在神殿前成雙成對的豎立起來。

現已知早在古埃及第四王朝即有方尖碑,但當時遺物無存,僅知道碑高不超過三公尺,也不優美。現存最古老完整的方尖碑屬於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約 BC1991~1786年)法老辛努塞爾特一世(Senusret I,約BC1971~1928年)在位時所建,豎立在開羅東北方希利奧坡裡(Heracleopolis)太陽城神廟遺址前。這塊方尖碑高二十點七公尺,重一百二十一噸,是為慶祝他的國王加冕而建的。新王國時代,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I,約BC1525~1512年)、哈基蘇女王(約 BC1504~1450年)和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BC1303~1213年)都建立過高度均在二十公尺以上巨大的方尖碑。


方尖碑長41公尺、重達1150噸,是埃及現存方尖碑中最大的一個。

方尖碑的碑尖雕成金字塔形,稱為「小金字塔」或「奔奔聖石」(Ben Ben)。古埃及人相信這塊三角形聖石,就是宇宙創世紀以來的第一塊石頭。

世界最大的方尖碑

古埃及尼羅河兩岸建設需要的石料,都是從亞斯文(Aswan)開採,其位處於上埃及地區、尼羅河南端納薩湖(Lake Nasser)畔,天然資源充沛,採石場沿尼羅河而建,約有六公里長,可通過水路運輸達到目的地。

亞斯文地區的石質好,顏色多為有小黑點的瑪瑙紅,石體光滑潤澤,即使在現代,也是很奢侈的高級建築裝飾材料。


亞斯文地區的石質好,顏色多為有小黑點的瑪瑙紅,石體光滑潤澤,即使在現代也是很奢侈的建築裝飾材料。

採石場遺址中有座「未完成的方尖碑」,是有「埃及武則天」之稱的女法老王──第十八王朝哈姬蘇(Hatshepsut)女皇時代建造的,由於它出現裂痕瑕疵,在未完成時就在採石場棄置不用了。這個巨大的方尖碑橫臥在採石場中,長四十一點八八公尺,寬四點二公尺,重量預估為一千一百五十公噸。

假如完成的話,比已知的任何方尖碑高度都超過將近三分之一(現在所完成且最高的古埃及方尖碑是羅馬拉特朗的聖喬凡尼廣場(Piazz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的圖坦摩斯三世/四世方尖碑,三十二點一八公尺)。

如果將這個方尖碑豎立起來,它將是全世界最大的方尖碑!


方尖碑長四十一公尺、重達一千一百五十噸,是埃及現存方尖碑中最大的一個。

方尖碑長四十一公尺、重達一千一百五十噸,是埃及現存方尖碑中最大的一個。

巨大方尖碑的製作

如此巨大的岩石,當時的人是怎樣製造的?

方尖碑都採用花崗岩製作,當時的工匠會先在岩石上鑽一排直徑為約為十釐米的洞,然後在洞中放些木頭,再往木頭上灌水,水會使木頭髮生膨脹。工匠們用比岩石堅硬許多的白雲石或是白雲巖來敲擊岩石。經敲擊後,所需取的岩石大小,就會慢慢從主體岩石上崩離下來,之後,工匠們按照計畫的外形打造方尖碑。

英國最早研究亞斯文方尖碑的埃及科學家恩格巴哈的實驗顯示,方尖碑周邊直徑零點五公尺寬的窄溝,一人一小時用石杵敲只能敲掉五公釐的石材。

工匠們會借用花崗岩的水晶結構特性為表面進行加工。先用非常熱的磚頭放在岩石表面上,當岩石達到一定溫度後,再用冷水澆上,如此一來,不平坦的地方就會變光滑。

方尖碑被遺棄在此,是因為該方尖碑上有一個非常深的裂痕無法處理。所以,未經雕刻繪畫及完全切割,即被棄置原處。現在,人們可以以梯子登上碑身,以最近的距離來觀察這個未完成的龐然大物。

方尖碑的移動和豎立


平躺在採石場上的未完成的方尖碑。

平躺在採石場上的未完成的方尖碑。

那麼巨大的方尖碑、埃及人要怎麼將之運到各地的神殿前呢?埃及的神殿多沿著尼羅河建造,為的是方便人們搭船前往各地祭祀、崇拜。

當方尖碑雕刻好時,先在碑四周挖洞植入木柱,再挖管道、引進尼羅河水、等尼羅河氾濫時,就可把方尖碑順由尼羅河水勢往下游移動。據記錄,從石礦開鑿出這種獨塊石料,從亞斯文運到底比斯,須費時七個月。

在哈姬蘇女皇陵中的壁畫中,就有描繪從尼羅河上用駁船運送方尖碑,到達目的地後,人們將方尖碑抬上一個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後將它豎立於基座上的情形。這充分說明古埃及人在力學上的高度智慧。

方尖碑的移動和豎立,即使是十九、二十世紀在倫敦、巴黎、紐約豎立方尖碑的人,雖然成功的重新豎起,但都曾碰到許多難題。

一九九九年,有一組考古學家和工程師使用一座新的重二十五公噸的方尖碑,嘗試用兩種不同的方式立碑。嘗試用所謂「拉繩法」,工作人員以複雜的繩索和木條做了一個A形支架,使用一大木條當樞軸,一塊花崗岩當平衡塊,沿斜坡邊緣逐漸降低方尖碑,因方尖碑的移動,逐漸將支撐的樞軸移靠近斜坡的邊緣,使整個過程顯得岌岌可危,最終失敗了。

埃及科學家恩格巴哈在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執行的沙坑理論實驗是完全成功的。此法是在斜坡前建一個填滿沙子的水泥圍牆,把方尖碑斜推進斜坡邊緣,再逐漸移走沙子,使紀念碑能逐漸下降到一個垂直的定位上。


恩格巴哈的沙坑理論實驗。

該理論來自於第十九王朝阿納斯塔西一世的紙莎草文獻,其中記載:「你的居主由紅山運來紀念碑……由河岸運來的沙填滿了一百個房間,沙子堆積在碑下。把填滿沙子的沙坑清光。」


未經雕刻繪畫及完全切割,即被棄置原處的方尖碑。

方尖碑的體積與重量龐大無比,將它豎立到穩定垂直的位置,是古埃及人最驚險的工藝成就之一。目前並沒有任何關於方尖碑明確的考古紀錄,所以埃及科學家與工程師對豎立方尖碑的方式意見仍非常分歧。

其他的方尖碑

古代的其他民族,如腓尼基人、伽南人,也都倣傚埃及人製作方尖碑,非但不是用整塊石料鑿成,其製作水準也遠遠趕不上埃及人。

方尖碑一直是戰勝國最好的戰利紀念品,由於文物掠奪,早在羅馬帝國的皇帝們從埃及掠走多座方尖碑,僅羅馬城即有十二座。今天,古埃及方尖碑的足跡已遍及歐洲、非洲、亞洲和美洲,人們都可有機會瞻仰到埃及方尖碑的丰采。

世界上六十六座方尖碑裡,擁有最多方尖碑的是意大利高達十三座,英國也有四座,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土耳其伊斯坦堡、法國協和廣場上,都有埃及方尖碑的高大壯麗身影。而在方尖碑的故鄉——埃及,人們所能看到的方尖碑僅剩下了五座,剩下殘缺的方尖碑放在開羅博物館中。


剩下的殘缺方尖碑在開羅博物館裡。


空照圖(網路圖片)。

而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方尖碑,卻靜靜地躺在埃及,臥在尼羅河畔的花崗岩石堆中。歷史,讓創造方尖卑的埃及人的心情,似乎像這巨石一般沉重。古埃及人精湛的藝術技藝和高超的建築才能,在世界建築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世界文化寶庫的瑰寶,對人類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64期【世界風情】欄目 (2010/03/11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b5/166/7711.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離奇失蹤2500年 古波斯軍隊遺跡重現
埃及要求德國歸還娜娜蒂芙頭像
跟著神韻遊世界──滑雪勝地奧格登
新西蘭國際南極中心遊記:不容錯過的體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