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的生命力(下)

陳世聰
font print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

三、質直若渝,光而不耀

磨劍是一門高深的技術與學問,研磨時會產生高溫,鋼鐵有熱脹冷縮的特性,高溫時會變形,如何掌控全靠技術和經驗來克服,沒有絕對的定律,尤其研磨過程中全靠個人手感來一氣呵成,能否成就一把上乘作品,視鑄劍師當時的心境和技術而定,由一件作品中可看出鑄劍師的功力和技術高低,同時也決定該作品的價值,所以我在磨劍前必先靜坐,去除心中雜念,集中心智才開始磨劍,一把劍的完成需12~16小時,成功率約八成。

完成刃身的研磨工作後,才能量身訂作其它配件,其中以雲頭及護手合金銅最為重要,它是這把刀劍的重心調配體,稱手的刀劍使用揮舞時才不致於造成肌肉手腕受傷,整體外觀以入目且有親切感為佳,若兼具傳承價值,即可稱得上是一把絕世好劍。

刀劍最後的組裝應力求精密,揮舞時不得發出異音,否則受到重擊易斷,真正可用的兵器應設計有吸震及避震的功能,同時有氣海作為該兵器的支柱及重心所在。

一把刀劍由開始製作到完成,約需時3~6個月,每個環節均不得有任何閃失,否則將前功盡棄,可見要造就一把上乘作品,需結合現代高科技及淬火技術、鑄劍師的無我心境、高超的研磨手藝、精密的組裝技巧、外觀思維美學,缺一不可。

養劍即修心養性、人劍合一,具有磁場與生命力的活劍方可盡全功,一般的劍無法養成;養劍的目的是將會氧化生銹的鋼材養成永不生銹、可長存千古的寶劍,另方面增強該劍的磁場,進而與養劍人合為一體。過程中必需盡心盡力,加上耐心、愛心才能養成一把貨真價實的寶劍,嚴格來說鑄劍師只能打造出一把名刀名劍,擁有者才能將它養成具有生命力的寶刀寶劍。

四、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個人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也對中國傳古寶劍非常好奇的鋼材專家及淬火師父,三人一拍即合,我們將多年研究古劍的心得及理念做為所要的鋼材基礎,著手研發試驗,經過5、6年的測試才成功。鋼材如何能研磨成一把寶劍才是重點,在研發期間我便學習磨刀技術,這時才知道台灣竟是全世界手工制刀最頂尖的王國,可惜均是為先進國家知名品牌代工而已,無法自立品牌揚威世界,當時即立志要自創品牌做出世界最頂級的中國寶劍,讓全世界都知道。

然而造劍技術與制刀技術有天壤之別,刀與劍的區分是刀為開單刃,而劍為一線、兩面、四坡且形狀長薄,如何研磨使劍身不變形,可說極具高難度。個人磨劍是以原始的五馬力工作母機,每分鐘3800轉的速度及特製12英吋磨石,以手工憑感覺磨劍,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稍微分心即凹了一塊,就報銷了該把雛劍,磨成一把劍約需12~16 小時,期間內若有任何閃失就前功盡棄了。

古人常說,要成功有時要人定也要天助。經過無數次失敗後,才靜心思索研究其中道理,記得有天陷入困境中的夜晚,有位身穿古裝側面黑臉的人站在窗戶外告訴我一句話:「熱脹冷縮、比登天難。」叫我去悟其中的道理後即消失,三天後又在我夢境中說:「後浪推前浪」、「放空、無我」。

待我悟出其中道理,第三次又現身告訴我:「你前世是位鑄劍師」,並依時間順序及個人功力背景的不同開始教我鑄劍心法與技術。此後十餘年,當我遇到無法克服的技術,如造七星寶劍,需用108個角度去研磨才能成功,均有天界聖師在夢境中加以指點。今日能打造出失傳三千餘年的中國寶劍,精華承於天授,實與神明有密不可分的淵源。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武術,是一種需要身體各部肌肉,各個關節以及內臟器官都要參加活動的運動。膝關節、髖關節和肩關節的靈活性以及腰部的柔韌性、上下肢的力量和氣息的調動,在武術運動中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武術家們常說:「打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練拳不活腰,終究藝不高。」
  • 前俯腰主要是鍛煉腰椎的關節、軟骨和韌帶的柔軟性,使腰椎在運動中能夠達到前屈的極度。
  • 武術在套路運動方面,分徒手和器械兩種,包含著輕快飄逸的,雄偉渾厚的、趺撲翻滾的,舒展勁拔的,短小緊削的,柔的、剛的、慢的,快的等等不同的內容與形式..............
  • 彈腿預備要領是當左手做動作時,眼睛注視左手;當右手做動作時,眼睛注視右手。
  • 第五路 架打:(1)馬步衝拳(2)弓步架打(3)挽臂撩掌(4)寸腿彈踢(5)馬步衝拳...立定收勢;第六路 雙展:(1)弓步沖掌(2)僕步屈肘(3)雙環拳(4)寸腿彈踢...立定收勢..
  • 功力拳要領是兩拳拳心朝上,兩肩向外展。兩肘向後攏,挺胸收腹,下巴內收,目視前方。不能因挺腳收腹而使呼吸停在胸間,應以正常的規律進行呼吸。
  • 跨虎要領是1這裡的兩臂動作是迴環運動,所以上述的動作必須連貫進行;2身體的重心必須落在右腿上,左腳虛點地面,右手屈腕要稍用勁,左反鉤手也要稍稍用勁屈腕,左臂盡量後舉,要挺胸塌腰..............
  • 大醫學家往往也是大武術家,醫武兼修之人,最早可上溯到東漢名醫華佗。眾所周知,華佗發明了中華武術的鼻祖「五禽戲」。唐代孫思邈,民間盛傳其亦精通武術,曾運功以一指點穴法治癒大將尉遲敬德的肩痺風。
  • (shown)打到好處,尼姑就急止住了,李超問她原因,尼姑只是笑不回答......................
  • 中華傳統武術其實是神傳文化的一種,有很深的內涵。注重習練者的心性修為,也就是武德的培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