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不擾民就是好官

秦如初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明末清初時,貴州人章爾佩,字靈藥。他從做孝廉起家,做到澄江太守,以奉公守法著稱。老百姓對他的評價非常好。

當時的平西王吳三桂,有一次遇到章爾佩,問他:「你有什麼好的政績,能如此贏得百姓的歡心呢?請談談你的經驗!」

章爾佩太守回答說:「我哪有什麼好的政績,更談不上經驗。我做官不過是與民相安罷了。實在要講經驗,也只有『不擾民』三字而已。」

在座的人們聽了,連連點頭。

正是:
不擾民,很簡單,
說時容易作時難。
無私無畏能辦到,
貪贓惡吏似登天。
治國確像烹小鮮:
做碗好菜有何難!
哪個廚師不做菜?
只要心誠技便專。
貴在待民如奉主,
莫視百姓若劣頑!

(事據清代劉獻廷《廣陽雜記》)@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安徽省歙縣有一個名叫張三愛的人,他給一戶家道中落的主人為僕,年紀已有四十歲了,還沒有娶妻。
  • 清朝順治年間,有一位名叫蔣爾直的湖南人,作為僕從,同主人一起外出做生意。主 人後來又收用了三個僕人,一共有四個僕人,與主人客居在廣東省一個寓所裏。
  • 元和四年(紀元809年)。因為旱災非常嚴重,天子下詔:減免稅賦,賑救災害。白居易見詔書內容敘述未詳,便立刻建議盡免江淮兩地的稅賦,以救流亡貧病。並且多放出官女。唐憲宗頗多採納。
  • 柳宗元立即起草奏章,申報朝廷,請求將自己遭貶之地柳州,轉讓給劉禹錫,自己前往劉禹錫將去的播州(播州比柳州更遠、更偏僻、更荒涼),互相交換一下任職地點。適逢裴度也上奏,請求照顧劉禹錫母子。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便批示同意了柳宗元的奏章所求,將劉禹錫改授為柳州剌史。
  • 清高宗(1711-1799年),即乾隆皇帝。他關心農事,每年都要讓各地官吏,向他報告田地的旱澇情況,如果哪一個地方遭了災,立即下旨開倉濟民,還要減輕租稅,如此六十年如一日。
  • 沈葆楨
    沈葆楨奏請皇上減免錢糧,調發財物,賑濟災民。第一次上奏後,未能得到批准。沈蓓楨心中非常難過,耳邊、心頭,常覺有啼饑號寒之聲,聲聲不絕。不得已,又冒死寫了第二次上奏的文書。
  • 岳飛有一句名言:「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這段話是「互文」(古文中的一種修辭手法),意思是:文官不貪財,也不惜死;武官不惜死,也不貪財,則天下太平矣!為了精煉其詞,所以採用了互文的表達方式。
  • 山水畫, 竹
    李畬剛擔任監察御史時,得到官方供給的米,拿回家後,李大媽一量,多出了三升多米,問有關的官員:「這是什麼原因?」對方回答說:「供給御史的米,量時是不刮平斗斛,自然就多出來一些。這是通例。」李大媽又問:「用車伕駕車,應該付錢多少?」對方回答說:「御史用車不付錢。」
  • 鄭虔,鄭州滎陽人。唐代天寶初年,他任官協律郎。他搜集當代史事,著書八十多篇。有人看過他的書稿後,卻上書告發「鄭虔私修國史」,鄭虔很緊張,恐慌之間把書稿焚燒,因此被貶職十年。他無怨無悔,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繼續做學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