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張平不念舊惡

雅客
font print 人氣: 71
【字號】    
   標籤: tags:

張平是宋朝人,他在秦王府任職時,因為勤懇能幹而遭人嫉恨。幾個官史誣告他偷拿王府中的錢物,秦王報告到開封府尹。雖然經過審問沒有查到證據,但是秦王還是把他打發走了。張平也不喪氣,說:「雖然現在我命運不濟,但以後未必沒有福分。」

到了太宗皇帝時,朝廷派張平監管秦隴的木材交易。張平更新了制度,在春秋渭河漲水之際,用大型竹筏將木材從渭河運入黃河,經過砥柱山彙集到京城。一年之間,京城上等的木頭堆積如山,運費卻節省了近十萬貫錢。太宗皇帝很高興,升任他為供奉官,不僅監管木材交易,還負責造船事務。原先的官員造好船隻後,為防備河流湍急衝走船隻,每隻船要征派三個民戶來守護。張平到任後,挖池引水,把船繫在池中,每年節省了幾千戶民力。

張平顯貴後,當年秦王府那幾個誣告他的官史,因為其它事獲罪被發配到京窯做苦工,張平的兒子恰好負責監管他們。他兒子回來把此事告訴張平,張平將那幾個人召到自己府上,設宴安慰他們說:「你們很不幸,突然遇到禍事,千萬不要把原來的事情放在心上,原來的事情早就過去了。」還拿錢送給他們,告誠兒子要善待他們。當時的人稱讚張平是長者。

(《宋史》)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葉廣才是州縣的生員,他有出眾的才華。平常身體強壯健康,沒有疾病,以至到了老年,他的健康和思維,都沒有絲毫的衰減。
  • 有一位傻和尚,不知是哪裡人,也沒有姓氏。有人說他姓沈,也有人說他姓孫。無論冬夏,他只穿一件衲衣。他與人講的話,很不經意,然而事後卻能出人意料的應驗。傻和尚不飲酒,只喜歡吃肉,無論多少,全都吃光。張大木先生喜歡談禪,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傻和尚終於接受了他,願意與他交往。
  • 遇到秦軍,弦高大吃一驚,知道是要去打鄭國,回國報信已經來不及了。
  • 商朝建立後,傳到第九代太戊即位時,國勢已經衰弱,諸侯國漸漸的不來朝拜了。
  • 五代時有個大官叫袁象先,他其它本事沒有,要談起嗜錢如命來,簡直是天下一絕。他到處搜刮,苦心經營,臨終時積攢了財富幾千萬、房子四千間,並且用幾十萬錢打點朝廷上下,以求宮內宮外人人講他好話,名利雙收。這些財產他在油枯燈盡時還捨不的分給各個兒子花用,而是全部交給兒子之一袁正辭,才放心的撒手塵寰。
  • 吳明徹是南北朝時秦郡人,年輕時遇到侯景作亂,天下糧價大漲,秦郡人飢餓不堪。
  • 孫謙,字長遜,東莞郡莒縣人。小時候被親人趙伯符賞識。孫謙十七歲時,趙伯符當上豫州刺史,就引薦他當左軍行參軍,在職位上孫謙以能幹著稱。孫謙父親去世後,孫謙辭職,搬家到歷陽務農來養活弟妹,鄉里人都稱讚他們的親善和睦。
  • 張煌言和鄭成功、李定國並稱清初三大抗清領袖。張煌言是儒生,卻性情慷慨激昂,喜歡談論軍事。他在崇禎十五年考上舉人,當時軍情緊急,考試要加試射箭,張煌言射箭三發三中。
  • 清代,山東福山縣人安某,確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餘裏,人們稱他為「安飛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視於人,甚至還常常仗技欺人。

    有一天,安飛星來到鄉間,看見一位農夫,打著赤腳在耕地,農夫的一雙新鞋,放在田梗上,被安飛星看上了,即取而穿之。那位農夫追得氣喘汗流,也沒追上。安飛星以此取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