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面對上司劣頑,下官該怎麼辦?

辛棄名
font print 人氣: 70
【字號】    
   標籤: tags:

面對上司劣頑,下官該怎麼辦?筆者特從《昨非庵日纂》中,輯錄了三篇文章,來回答這個問題。人們可以從這裡,窺見到古人的氣節和道德風範。

一、七品縣令去拉縴

唐朝何易於(人名),在擔任益昌(今四川廣元西)縣令時,有一次,他的頂頭上司:刺史崔樸,乘著船,外出春遊,來到益昌縣地面,要求當地縣令何易於,派人為他的遊船拉縴。

何易於自己,在腰裡別上笏板(古代臣子朝見時,手握狹長的板子,又名手板。用玉或象牙製成。笏讀胡。《禮記》:「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親自去為刺史拉船。

刺史崔樸,見此情景,大吃一驚,急忙問是怎麼回事?縣令何易於回答說:「眼下正是春暖花開之時,老百姓不是忙於春耕,便是忙於蠶桑之事。只有我何易於沒什麼事,可以代百姓們為您效勞。」

崔樸聽了這番話,心裡非常慚愧,連忙棄船,乘馬離去。

二、縣令不准划船

五代時,蕭結擔任祁陽(今屬湖南)縣令,他為人剛正不阿,遇事敢作敢當。

有一年,正當晚春時節,祁陽縣令蕭結,接到了州衙下發的令符(符:古代用作憑信的東西,也叫符信,用金、玉、銅、竹、木等製成,上刻文字,左右剖為兩半。上級對下級下達命令,須有符為信,不得有絲毫差錯),要求徵調賽龍舟所用的船隻,以便迎接刺史,前來觀看。

蕭結接到這個公文信件後,火冒三丈,他當即就在令符上批道:「人皆忙迫,劃甚閒船!」意思是:現在正是插秧養蠶的緊要關頭,百姓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去賽那個閒船?並把這份文件,退回給了上司州衙。

刺史聞報,深感羞慚,取消了此行。

三、別去騷擾他的百姓

楊德干,唐朝人,初為洛陽令,性剛烈,曾經杖死惡人多名,聲威大震。曾任澤、齊、汴、相四州刺史。時人說:「寧食三斗炭,莫逢楊德干。」貪官污吏們,都很害怕他。

楊德干在擔任萬年縣(今陝西西安市)縣令期間,唐高宗朝廷裡的一個宦官,自恃是皇帝的寵信,常在萬年縣地面放鷂鷹玩,肆無忌憚的踐踏老百姓的莊稼。百姓們怨聲載道,官吏們噤若寒蟬。

楊德干瞭解到這個宦官的劣跡後,下令將這個宦官抓來,重打了二十大板,並將他的鷂子,全部砍掉腦袋,以示嚴警。

這名宦官,回宮以後,痛哭流涕地讓皇帝察看他身上的傷,要求皇上替他報仇。

但是,皇帝並沒有責怪楊德干,而是反問這個宦官說:「你明知此人厲害,為什麼要去騷擾他的百姓呢?」

正是:
為官必須有正氣,
正氣凜凜邪惡懼;
「邪不壓正」--是天理,
「德全不危」--請牢記!

(以上三篇均據明代鄭瑄《昨非庵日纂》)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左慈字元放,江西廬江人。他精通五經,也懂得占星術,從星象中預測出漢朝的氣數將盡,國運衰落,天下將要大亂,就感歎地說:「在這亂世中,官位高的更難保自身,錢財多的更容易死。所以世間的榮華富貴絕不能貪圖啊!」於是左慈開始學道,對「奇門遁甲」也很精通,能夠坐著變出美味佳餚。他在天柱山精修苦煉道術,在一個石洞中得到一部《九丹金液經》,學會了使自己變化萬端的方術。
  • 呂蒙正,字聖功,河南洛陽人,在宋太宗、宋真宗時三次擔任宰相,對上遇事敢言,對下則寬容有雅量,被人稱為一代賢相。他自幼受家庭影響,敬信神佛,敬奉佛法,為人仁慈厚道,參加科舉考試時金榜題名,狀元及第。以下為《宋史•呂蒙正傳》中記載的幾個小故事,給人以啟迪。
  • 有一天,外地的一個鄉民,進城給待嫁的女兒買嫁妝。路過一個湯圓店,吃完湯圓後,一摸口袋,裡面卻沒有銅錢交付,便告訴店主:「我進城辦事,只有銀子,你暫時記在賬上,寬緩些時候,我一定來還賬。」
  •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意思是講,孟子曾經說過:「官職爵位有兩種,一種是天上的官職爵位,一種是人間的官職爵位。有的人,信踐仁義忠信,樂於行善,並且不知疲倦。這種人,在天上是有官職爵位的。另一種人,他們在人間當了公卿大夫,這種人的官職爵位,就叫人爵。」筆者摘譯孟子的這一段話,是為了弄懂清代紀曉嵐的一篇文章。
  • 軒轅被立為天子後,華夏大地上數次出現了黃龍和地蚓。黃龍的黃色代表土地,地蚓則是土地的精靈,因此人們都認為黃龍和地蚓是上天降下的吉兆,表示軒轅已處於五行中土的位置,便尊稱軒轅為黃帝。
  • 微子開(姓子名啟,後改名為開),是殷帝乙的長子、紂王同父異母的哥哥。紂王繼承了帝乙的王位後,荒淫無道,微子幾次勸諫,紂王都不聽。
  • 晏嬰,字平仲,春秋時代的齊國大夫,夷維(今山東高密)人。他曾輔助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因他為人節儉,注重身體力行,受到齊國人尊敬。晏嬰擔任齊國宰相後,每次吃飯,不吃兩道肉食,他的妻妾不穿貴重的錦帛。他在朝廷時,一旦國君和他說話,就正言以對;國君不與他說話時,就肅立在那裡。國家有道,他就順從國君的命令;國家無道的時候,他就權衡國君的命令,然後正確行事。
  • 管仲,名夷吾,是穎上(今安徽省境內)人。年少時,常與鮑叔牙往來,鮑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因為家貧,常常取用鮑叔牙的財物,鮑叔牙卻一直好好待他,不提這些事。後來鮑叔牙跟隨齊國的公子小白,而管仲跟隨了公子糾。等到小白立為齊桓公時,殺了公子糾,管仲也被囚禁起來。鮑叔牙於是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重用管仲,讓他執掌齊國之政。齊桓公之稱霸,九次會合天下諸侯,匡扶天下正道,這都是用了管仲之謀。
  • 商代國王武丁繼位後,有一次,祭祀先祖成湯。沒想到在第二天,忽然從外面飛進來一隻野雞,落到了大鼎的耳朵上鳴叫。武丁感到十分恐懼,認為要有災難降臨。
  • 齊國的一個名叫馮諼的人,也前來拜見他。馮諼家裡很窮,他穿的是草鞋,身上的衣服也是粗布的,並且還有不少補丁。田文接見了他,但沒有看不起他的意思,並客氣地問他:「先生遠道而來,不知有何指教啊?」馮諼直率地回答說:「我聽說您能夠禮賢下士,而我因為貧窮,無法生存,所以特意前來托身於您。」田文笑了笑,便吩咐家臣:把馮諼安排在下等賓客所居住的傳捨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