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景氣大復甦的新動力(3)

范.瓊斯 Van Jones

人氣 12
標籤:

糧食

乍看之下,供養人體的糧食系統跟汽車燃料、房屋冷暖氣和照明比起來,似乎跟氣候變遷比較沒關連。

但若考慮一項隨機又詭異的因素,開車回家跟整個糧食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一九九○年代美國人平均增加了十磅的體重,使得航空業每年額外消耗了十三億二千五百萬公升的燃油。

雖然這是你能找到的籠統相關性之一,但我們的糧食系統確實是寶貴資源的主要消耗者,從生產過程到運送全球之間,踩下了碩大無比的碳足跡。

貿易與食品安全專家米他爾(Anuradha Mittal)批評以石化燃料運送食物的荒謬距離:「今天有二○%的加州新鮮葡萄送往中國,而中國卻是全世界最大的新鮮葡萄產地。加州加工的番茄有一半送到加拿大,而美國每年從加拿大進口價值三千六百萬美元的加工番茄我們出口那些從別的地方進口的食物,只因為那些進出口公司有利可圖,而不是因為這對國家或對環境有益。」

糧食系統真正且往往隱而未現的成本,還包括因化學肥料流失及工廠式農場廢棄物造成的水污染、殺蟲劑造成的毒害、牲口與農地耕種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表土流失與地力弱化、執行食品工業管理與降低農損任務的多個聯邦政府單位、聯邦農業津貼、用於製造石化肥料與殺蟲劑的石油、食品加工與運送途中所消耗掉的石油、長途運送食物所使用的防腐劑及有時外加的包裝等等。據估計,這些真正的成本加起來每年達四百億美元。

同時,美國人民實際上正在挨餓。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二○○八年有四千九百一十萬的美國人生活在「食物不足家庭」,包括三千二百四十萬名成人與一千六百七十萬名兒童。

許多低收入社區,尤其是在城市環境裡,找不到半家真正的超市。他們被迫光顧賣芝多司與士力架的小酒鋪,運氣好的話也許可以買到馬鈴薯或香蕉,但得付出比一般商店高出三到七成的價錢。當然附近會有無所不在的速食連鎖店。

然而,全美用在治療糖尿病與心臟病等與飲食相關疾病的醫療支出,每年高達七百五十億美元。

這個體系最大的敗筆在於對食品工業員工嚴重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那些在農場工作的勞工。美國農場工人將近七成是在外國出生,其中九四%來自墨西哥。

雖然有些現成的工具可以減輕對身體的傷害,但當農場主人不願付錢購買符合人體工學的工具,套句查維茲2的話來說,許多工人仍無法避免辛苦「彎腰工作」。

現行體制讓傳統農民覺得不受尊重,轉業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每年超過一萬七千人或每半個小時就有一個農民轉行。自殺率也破了紀錄,美國農民死因的第一位就是自殺。

毫無疑問,這個體系需要改革。農業需要轉型成供給有機、無農藥、不用化學肥料也不用防腐劑的在地食物,以不傷害消費者、食品工人、動物或是土壤與水的方式生產,而且還能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都得到應有的尊重。

幸好,社區食物安全運動正逐漸興起。這個運動認為,在地永續的食物供應體系不只能保障營養與健康,也能讓社區自給自足與社會公平極大化。它能創造工作機會,城市與城市周邊(在城市邊緣)的農業計畫能開拓新的勞動市場,而這些都可算是綠領工作。

推動食物體系改革與有機城市農業發展的兩位主力推手是芝加哥的芮蒙(LaDonna Redmond)與在奧克蘭主導「人民雜貨店」的阿瑪迪(Brahm Ahmadi)。奧克蘭或許有跡可循,離新鮮的季節性食物產地很近。但芝加哥呢?

芮蒙從一九九九年就開始投入城市農業,那時襁褓中的兒子瓦德被診斷出嚴重的食物過敏,從花生、貝類到雞蛋、起司與牛乳,還有許許多多的食品添加物等。

身為憂心的母親,她開始研究各種過敏症,赫然發現食品生產的標準過程裡竟然牽涉到那麼多化學物質:基因改造生物、防腐劑、食品添加物、生長激素、殺蟲劑及化學肥料(括有毒的下水道淤泥)。

因此她決定瓦德和他們一家人吃的所有食物都要盡可能選擇經過最少加工與包裝的食物:「我需要取得不被基因工程與殺蟲劑污染的食物來源。我需要有機食物。」

但說比做容易。為了買有機食物,找遍了她住的整個西區,也找遍了整個芝加哥市,但想找買得起的有機食物只是徒勞。「你可以花二百美元買球鞋、半自動手槍或是海洛因,但你就是買不到一顆有機番茄,」拉丹娜表示。她住的社區不配擁有高品質或有機食物的想法,是她急於想要粉碎的迷思之一。

當然,當芮蒙與她的丈夫崔西動手把後院變成他們所謂的城市「微農場」,鄰居開始來幫忙並分享其收成。從萵苣、番茄、豌豆、南瓜、綠色蔬菜、包心菜、洋蔥到香草都是他們初期的成果,而且收成多到足以分送他人。

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今天芮蒙的組織「社區資源發展協會」捍衛著城市裡的空地,監督整個由空地變菜園的網絡,管理一個農民市集,提供技術支援與營養教育,而且還打算開一間零售店。

市政府的支援扮演著重要角色。銷售食物所得的收入足以支持維修與工作人員薪資,但草創時期的成本卻很高,尤其像芝加哥市中心的地價也相對高昂。幸運的是,芝加哥市長達禮(Richard Daly)承諾要盡一切可能綠化這個城市。

「芮蒙的計畫不只是園藝而已,目的是要尋找發展地方經濟的綜合方案:在地雇用、在地銷售,」社區資源發展協會成員之一,同時也是芝加哥人的威廉斯(Orrin Williams)評論道,威廉斯亦是「都市轉型中心」的創辦人與負責人。

據威廉斯估計,芝加哥市內有八萬個閒置的空地,總計面積達好幾平方公里,加上數千個平房的屋頂及後院,生產的食物足以滿足至少四成到五成的芝加哥市民所需。

另一項估計指出,耕作這些土地所衍生出來的全職工作數目達四萬二千個。雖然傳統上一向是營建業雇用更生人的意願最高,但農業部門也提供了相同的機會。有些監獄甚至提供園藝訓練課程幫助受刑人作準備。在舊金山灣區,史妮(Catherine Sneed)在聖馬提歐監獄的「園藝計畫」還贏得這類計畫的金獎。

威廉斯同時也在芝加哥另一個稱為「在地成長」的組織擔任就業訓練計畫的統籌,這個組織為加入就業轉型計畫的更生人、遊民與芝加哥低收入戶提供生活與工作技能的訓練。

他們之中許多才剛戒毒、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或是已經好幾年沒有穩定的工作,但通過在地成長的轉型就業準備計畫的人裡,有超過六五%在零售店、造景及食品服務產業找到全職工作,或是正在接受更進一步的訓練或教育計畫。

在土地上工作能肯定生命的價值。一位從在地成長結業的學員,曾因吸食及銷售海洛因及古柯鹼在矯正戒斷中心待了三年,出來之後發現這個計畫,她表示:「喜歡看到小小的新芽破土而出。」

美國農業化學家卡佛(George Washington Carver)說過這樣的智慧之語:「我相信偉大的造物者把礦物及石油留在地球上是要給我們喘息的機會。等到這些耗盡,我們一定準備好要回到農地上,那才是上帝真正的寶庫,永遠不會耗竭。我們可以學會從土裡長出來的東西合成物質以滿足所有人的需要。」以不傷害地球或生物的方式栽種和加工,食物的生產才是高尚的。

回到奧克蘭。阿瑪迪也抱持著同樣的基本信念。阿瑪迪的母親家族世代在美國中西部務農,伊朗籍的父親則是來自德黑蘭及大布里士經商的家族。因此阿瑪迪不但了解食物的深意,同時也相信創業家精神具有開發創新解決方案的潛力。@(待續)

摘編自 《綠領經濟:下一波景氣大復甦的新動力》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不節能減碳 全球經濟將面臨崩潰
奧巴馬將公開5年期國家離岸能源探勘計畫
公司經理:終於找到了送客戶的最佳禮物
看懂國際財經新聞真EASY(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