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束社船仔頭 變身藝文表演場

人氣: 9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江志雄/羅東報導〕宜蘭縣羅東國小旁的阿束社船仔頭紀念碑,是昔日南門港水路運輸的船隻泊岸處,後來河道淤積,地方豎立石碑作紀念,羅東國小在此規劃露天藝文廣場,不定期舉辦表演活動,讓這處歷史空間活化再利用。

羅東國小、羅東博愛及聖母醫院之間,過去有條南門港河道,可供小型船隻航行,貨運輸送、稻米輸出,都在這裡集散裝箱,透過舢舨運到五結鄉利澤地區,再換船轉往基隆,來往小船就在阿束社船仔頭紀念碑所在地停泊靠岸。

「風華不再﹗」南門港除了肩負水上運輸,從前也辦過龍舟競賽,可惜好景不常,河道因泥砂淤積,被舖上水泥蓋,變成柏油路面,船帆點點的景象從此走進歷史,很難想像人車紛擾的南門路,曾有這段水運歷史,年輕一代只能從舊照片追尋繁華過往。

羅東國小新大門左側的阿束社船仔頭紀念碑,看起來並不顯眼,e世代多半不知道歷史典故,校方把紀念碑的故事列入「世紀羅東,時間的河流」自編校史教材,希望南門港史聞之歌繼續傳唱下去。

今年起,羅東國小社團表演及音樂會,陸續移師阿束社船仔頭藝文廣場舉行,盼校園活動跨越圍牆藩籬,更親近社區,也讓各界認識在地的歷史空間。校長簡信斌認為,阿束社船仔頭是羅東鎮發展史重要起源,下次如果路過這裡,不妨停下腳步,緬懷南門港的古往今來。

阿束社、船仔頭

羅東鎮阿束社位於現今的開明里,早期有段艱辛移民開發史,1806年,彰化縣平埔族頭目潘賢文,率領1000多名族人翻山越嶺,到達蘭陽平原南端的羅東拓荒,在南門港一帶開墾,建立阿束社等多個部落。

開發過程中,平埔族與漢人經歷土地爭奪與種族衝突,最終仍融入這塊土地,阿束社兼具原住民及漢文化歷史痕跡,在羅東鎮開發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至於阿束社船仔頭,則以南門港為聯外水運通道,根據紀念碑記載,1809年,福建漳州人入據羅東後,這裡發展成宜蘭縣溪南地區貨物集散中心,阿束社設有鹽館、米糧雜貨倉庫,由於是當年船隻靠岸地,因此被稱為船仔頭。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