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人生:快樂為助人之本

黃金源
font print 人氣: 102
【字號】    
   標籤: tags:

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做過不同的實驗,證明:人在心情快樂的狀態下,比較願意幫助別人。舉個例子:有位心理學家假裝在大學門口的電話亭打電話,然後在話筒上,留下一封貼好郵票的信件,同時會故意在話筒裡面,也留下幾個銅板,讓下一個打電話的人,意外獲得幾塊錢的銅板。他自己則偽裝成路人,偷偷觀察:那些意外得到銅板的人,是否比較願意將他故意留下的信件,順便拿到大門口的另一邊的郵筒,投下那封信?

研究者每次都會留下信件,但是留、不留銅板,則是依照實驗設計進行,以便驗證:人在心情快樂下,比較願意幫助別人。不同的心理學家所做不同的實驗,其結果都相同,證實:「快樂為助人之本」。

人若在心情愉快下,比較願意幫助別人,而且在幫助別人後,心情又會更加愉快,這樣子會造成一個良性循環。這個社會將會變得比較溫馨,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所以有很多善心人士,就想方設法找出各種辦法,使別人心情愉快,希望讓這個世界更美麗。

看過一篇文章,有個人分享他的很有趣的辦法。他的做法是:在每一次購物的場合,都會拿出比實際購買數目多出幾塊零錢的鈔票,然後對著老闆說:「昨天我中樂透,獎額不大,但是心情很好,就請您不用找零,收下那幾塊零頭,分享我的幸運吧!」

那篇文章的作者描述各種不同的反應:有的人會說:「是贈送者不計較,買賣就得論分文計算。我怎麼可以拿你多付的零錢?當然一定要找零」;有的人會說:「不然,這把青菜或青蔥送你,就算那個零頭。」 這樣一來,作者反而得到比零錢更多的東西;有的人則高興的說:「謝謝你,祝你繼續好運!」

不管甚麼反應,結果都是臉上泛著愉快心情的面貌。所以作者很鼓勵大家,試試看,這個助人、利己的方法。

我自己則想到一個惠而不費的方法:那就是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遇到他人,那就趕緊觀察對方的優點,然後大膽說出你的看法或想法,意思是:欣賞對方這個不平凡的特質。

舉個例子:我每個星期都要到大賣場,採購一個星期所需的日用品與食物。結帳的時候,我會向那位結帳員說些好聽的話。譬如:我上星期結帳完畢,就對著那位小姐說:「小姐,看得出妳的心地很善良!」

這個星期我又選擇同一個結帳員的櫃檯,我一眼看出:她努力專注的看著我,臉上泛著笑容。結帳完,我又說:「小姐我是專挑漂亮小姐的櫃檯結帳的。」 她臉上又再度泛著笑容。下星期如果又有她服務的話,我已經想好這麼說:「小姐來這裡採購,可以看到妳,好愉快!」

我已經看到那位服務員在結帳的過程,顯得更熱心親切,我也相信:她一定會用相同的熱心去服務別人。

幾個星期前,我到公園散步,走累了,就坐在公園內的椅子上休息。不久,來了一位太太帶著滿高大的小女孩,坐在我身旁。我一看,就對這位太太說:「 太太,您的孩子這麼大了!身材還保持這麼苗條,真的很不簡單!」就這樣,我們開啟一段愉快的談話。

我終於發覺:不論對任何人,只要你努力找著他的優點,並表示欣賞,人際關係就顯得非常愉快。自己也因為這樣做,養成永遠看著對方優點的習慣。覺得:這個小小世界是如此美麗!

同時,為了要使讚美顯得真誠,每次讚美別人時,都得努力發揮創造力,建構讚美別人的好句子,這樣一來,發現自己的創造力越來越好,想像力越來越豐富。 我想:老人癡呆症早已遠離我去!

這個惠而不費的作法,讓我和他人同時獲利,更可愛的是──如本文前面所述,人在心情愉快下,比較願意助人,每個人不就可以常常得到──他人助你一臂之力!

我想,每個人能夠和我相同努力實踐:碰到任何人,就努力說一句真誠讚美他人的話!這個世界也許會變成一個溫馨、愉快的天堂。@*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如果對別人的不幸與錯誤,將「人格歸因」的習慣改變成「情境歸因」,就可以大量減少對別人的指責,進而減少許多口業。
  • 人際相處發生矛盾或受人責難時,我們不要矛頭向外,費勁思考他人責難有理與否,也不用去論斷別人的是是非非,而是要向內省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正義、嚴守人生準則。
  • 中國人的語詞「捨得」,就是把捨和得連在一起,有「捨」,「得」就跟著來;要「得」就必須先「捨」。
  • 人一生的得失,是否是受制於高級生命的安排呢?
  • (shown)歷史上曾經記載著許許多多的種族大屠殺,也記載著無數的人,只是為了宗教信仰,遭到無情、殘酷的迫害、屠殺。這些血跡斑斑的歷史紀錄,對世界上幾億的文盲來說,是絕對看不見的!這些歷史的真相,難道就因為這些文盲看不見,就不存在嗎?
  • (shown)人唯有不斷清除邪念,增強「正見」,才能「正行」,走出錯誤的人生。
  • (shown)如果不幸碰到第二類人,你可以遵照中國古訓「止謗莫若自修」,先自我反省,向內心找出不足...
  • (shown)我們聽到他人所轉述的話,與原來說者的本意,彼此天差地別、截然不同。那麼我們有必要對別人轉述的批評與毀謗,耿耿於懷、庸人自擾嗎?
  • 向上比較可以讓你生出妒嫉、忿怒不平之心,卻也可以使你急起直追、努力向上。
  • 當你看到報攤主說道:「糟了!這下肯定拿不回來了……」,當時的你怎麼想呢?這個當下第一時間醞釀而出的想法,當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經驗構成的觀念,但並不是這世界的全部。如果我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觸及的事物經緯,那麼編織而成的世界,一定是以偏概全的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