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事故應變的心理考量(1)

林志豪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

接觸過事故的人員,不論是現場民眾或是應變工作人員,多少都會感受心理壓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壓力是指具威脅性的、極端的、嚴重的事故所造成高度緊張的狀態。

這事故可以是單一事故或多重事故的累積,也不一定要現場親身經歷。如果當事人自覺對於該事故責無旁貸,那壓力通常就會倍增。這也牽涉到當事人自我認知和調適的能力。過往的經驗,特別是孩童期的經驗,也會決定壓力的感受程度。

「壓力」雖然是日常生活常常提到的詞彙,但其實我們對壓力本身仍然充滿了誤解。例如,很多人受到電影或小說情節的影響,以為面對事故時群眾都會驚恐地尖叫、不知所措,也會自私地逃命,不管他人死活。

我們面臨事故時的確會感到害怕,但是群眾真的會集體恐慌嗎?事故應變的工作人員,會承受哪些壓力呢?事故的傷病患,甚至是沒有明顯受傷的災民,又有哪些壓力呢?壓力出現時,可能會出現哪些徵象?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議題。

第一節 群眾的心理壓力:集體恐慌?

所謂集體恐慌,指的是在群眾之間蔓延的恐懼,這恐懼如此嚴重,以致於每個人只顧著自尋生路,毫不顧慮會不會因此而危害到其他人。事故發生後的群眾反應很難確實得知,我們只能經由事發時的監控錄影帶、事後的訪談資料,或群眾實驗,來獲得資訊。

回顧幾次重大事故,例如以色列的飛彈攻擊事故、東京地下鐵沙林毒氣事故、奧克拉瑪大樓爆炸事故、世貿大樓恐怖攻擊事故,群眾在撤離時都沒有出現恐慌的現象。大部分的研究也發現,集體恐慌其實很少見,而且大多數人都會互相幫助。禮讓老弱婦孺,展現風度的善舉也屢見不鮮,基本上人們還是依循著平日的倫常和習慣而行事。

也有人以為事故發生時,群眾的反應會像動物遇到危險一樣,多半採取對抗或逃跑這兩種策略。但其實群眾很少立刻採取這兩種作法的任何一種,反而會先去尋找親友或自己較熟悉的人,組成小團體,即使他們明知這麼作可能會逆向進入危險的區域,甚至延遲自己逃生的時間。

這種行為好像不是很明智,但這也表示事故發生時,群眾仍然保有認知和社群的功能,而非驚慌失措。很奇妙地,如果群眾越快組成小團體,通常會越快形成共識,群眾裡具有領導特質的人也比較容易發揮影響力,帶領大家有秩序地離開現場。

扮演領導者的人很可能是群眾當中較為人熟悉的面孔,也可能是大團體中位階較高者。如果有人對現場環境相當熟悉,或之前參與過演習,甚至經歷過類似的事故,也會順勢扮演領導者的角色。

具有穩定的語調和思考很重要;在現場尖聲大喊「大家不要緊張,要冷靜!!!」,通常只會造成反效果。以簡短、肯定的語句讓大家了解事故的實際狀況和接下來的應變作為,是比較有用的方式。

集體恐慌雖然少見,但的確可能發生。這通常是因為群眾並沒有形成具有社群功能的團隊,每個人都只是陌生的個體,缺乏同舟共濟的認知。如果群眾並不覺得危險是共同承擔的,以為只有最先逃到出口的人才有生存機會,那就可能產生集體恐慌。

發生在封閉空間(例如地下室的酒吧、出口狹小的體育館、動線規劃不良的建築物)的事故,逃生機會較小的事故,或是立即有生命危險的事故,也比較容易產生這種效應。這時,群眾的本能會凌越社群功能,情緒壓倒思考,謠言戰勝理智,爭奪和自私的行為佔了上風。

如果發生的事故型態非常陌生,也無法取得現場的資訊,那更是雪上加霜。群眾之間缺乏組織和協調,一旦有人推擠、受傷,很可能就一發不可收拾。

群眾在面臨事故時的反應還需要更多研究,但目前已知的報告至少可以破除許多迷思。事故應變計畫不應該理所當然地假設群眾都會集體恐慌。對群眾反應有更多了解,才能更妥善地應對實際的狀況。

第二節 集體心理疾患

我們之前所界定的傷病患,指的是受到該事故影響而產生生理或心理的問題,必須求助醫療協助的傷病患。心理病患的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從單純的焦慮、失眠、慌亂,到嚴重的譫妄、物質濫用、自殺意念、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都有可能。

也有人在這事故中並未受到任何感染、污染、或其他生理傷害,卻表現出許多無法解釋的生理症狀。這些生理症狀雖然是源自心理壓力,但對於病患而言,症狀的不適和痛苦卻是非常明確的,他們也可能堅信自己在這事故中的確受到生理的傷害。

在事故應變的早期階段,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集體心理疾患。集體心理疾患指的是,直接受事故波及,或是間接相關的一群人,很快地產生類似的生理症狀。這些生理症狀源自於心理壓力,傷病患並沒有受到任何明確的生理傷害。

例如一九九一年的以色列飛彈攻擊,期間發出多次空襲警報(包含幾次假警報),但因為謠傳這些飛彈裝載了化學武器,以致許多民眾聲稱聞到某些毒性物質的氣味,而必須就醫。在該次事故一千多名的急診傷病患中,百分之二十的確受到身體的創傷,其餘百分之八十病患的生理症狀都源自心理壓力。

完全未受到污染,卻自行注射Atropine解毒劑的民眾有二百三十名之多。儘管後來證實並沒有任何一枚飛彈藏有化學武器,仍然有四名傷病患因為焦慮而死於心肌梗塞,七名則受困防毒面具而窒息致死。

集體心理疾患為什麼值得重視呢?因為只要一出現這個現象,集體心理疾患的傷病患通常會遠多於實際受到傷害的傷病患,對於緊急醫療系統和醫院都是相當沉重的負擔。例如一九八七年的巴西核廢料事故,二百四十九名傷病患受輻射污染,四名死亡,要求醫療篩檢的民眾約有十一萬三千名,絕大多數是出於恐懼。

而一九九五年的東京地下鐵沙林毒氣事故,十一名傷病患死亡,尋求醫療援助的民眾超過五千名,事後回顧,發現其中將近四千名民眾其實不曾遭受毒氣污染。

台灣之前也有類似案例:幾名學生聞到附近化學工廠的異味,或是因為食物中毒而上吐下瀉,很可能就會有數百名同學也隨之出現呼吸急促、暈眩、噁心、嘔吐、腹痛的症狀。高雄前鎮幾次的工廠化學物質外洩事故,尋求就醫的民眾也有數萬人之多;賠償金需要就醫證明,也可能是個因素。

對於緊急醫療系統而言,要在早期判斷出哪些是實際受到生理傷害,那些是源自心理壓力,並不容易。使用大量傷病患檢傷分類,以及群送的制度,可能是比較好的應對方式。注意,事故應變的工作人員,也可能出現集體心理疾患。

第三節 應變工作人員的心理壓力

事故應變的工作人員承擔種種的心理壓力。通常,越是嚴重,越是罕見,越是急迫的事故,所帶來的壓力也越大。事故應變的時間相當緊迫,如果工作人員對自我期許很高,很希望在短時間就有明顯的效果,往往也會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果而大感沮喪。

因為事故性質和應變規劃,高度專業的搜救隊有時只能在現場先分配到搬撿磚塊的工作,醫療隊被發配處理屍體的任務,這種實際與預期的落差,也常使工作人員飽受挫折。

充滿熱忱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從未有過救災經驗的青年,常會躍躍欲試地想要立即投入最繁重、最艱難的救災行列。可是,他們通常沒有想到,抵達救災現場時,必須先在待命區等候事故指揮官或其他長官的派遣。

特別是重大事故,等候派遣的時間可能會長達數個小時,甚至最後根本沒被派遣。熱情往往就在漫長的等待中消損殆盡。應變過程中,也可能會爆發無可預期的危險,必須緊急撤離或採取其他應變作為。如何在枯燥冗長的等待中,仍然維持一定的警覺,是救護技術員必須克服的考驗。

工作人員在應變工作中,除了傷病患之外,也會接觸到其他應變單位的人員。各單位的文化和習慣原本就有所差異,特別是因為應變期間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聲調高張,語氣急促,情緒性的口頭禪不加思索地脫口而出,這時候毫無惡意的話語也可能誘發不必要的誤解。群眾也是可能的壓力來源。

不論是因為職務所需或出於志願,工作人員確實是傾盡心力,搶救災情。然而,現場的民眾可能出於焦慮或其他原因,有時會出聲質疑應變的方向是否正確,也會質疑工作人員是否認真盡責。在事故應變的訓練課程中,工作人員應該要學習去體諒這種情境,利用幽默感來舒緩壓力,尋求合適的管道去澄清誤會,確認訊息。

事故應變的過程充滿不確定,通常也很難預估什麼時候才能告一段落。這種不確定的感覺會造成加乘的效果,使得其他的壓力變得更難以忍受。超過十二小時的應變過程必須安排輪班制度;夜班工作人員因為違反了正常的生理作息,通常會承受額外的壓力。

比較常見的狀況是,如果應變工作尚未達到某個特定目標,例如某個卡在樑柱間的災民經過數小時搶救後尚未脫困,這時候前一班的工作人員往往在換班之後仍然不願意離去。這種「未完成」的懸念,使得他們寧可在現場追蹤進度,也不願意返家或返隊休息,以至於到了下一輪值班時,全都因為沒有足夠睡眠而筋疲力盡了。

新聞媒體或政治人物出現,對救災行動帶來種種影響。一方面,他們可以讓民眾和政府高層更了解災情的進展,進而投注更多的救災資源;另一方面,工作人員常會覺得他們只是想要露露頭臉作秀,對救災工作毫無助益。

新聞媒體有時會誘發某種無形的效應──各個單位開始進行救災競賽,相互比拼搜尋了多少區域,救治了多少傷病患,執行了多少進度。事故指揮官和執行部門的主管應該要注意這些效應,避免其後的負面影響。

即使是最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面對傷病患的傷口和哀嚎,也會心頭一陣糾結。屍體帶來的衝擊最大,特別是殘破變形的肢體,特別是兒童。那些畫面、聲音和氣息,可能會刻劃在工作人員腦海,久久無法忘卻。

盡量不要把工作人員的休息區和災民的家屬等候區擺在一起。工作人員通常會把罹難者的遺體視為單純的屍體,甚至只是個物體,以避免情緒受到太多波動。這種物化的態度並非出於冷漠,而是他們保護自己的心理防衛機制。

如果工作人員和災民的親友取得聯繫,建立起關係,那麼屍體就不再是單純的屍體,而是一具有意義的軀體,充滿了情感和記憶—這很可能會使得他們的心理防衛就此潰堤,難以收拾。如果工作人員自覺某個關鍵的環節不夠完善,某項重要的細節可能遺漏,某種不幸的後果可能避免,那遺憾的感覺會跟隨他們一段漫長的時間,甚至演變成終生的罪惡感。@(待續)

摘編自 《災難最前線:緊急醫療系統的運作》 貓頭鷹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