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優質時間

朱迪/ 編譯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親子溝通的優質時間不是指父母花多長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或與孩子度過的這段時間內做了哪些活動,而是指雙方之間在互動溝通方面的質量問題。說白了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否在相處的時間裡,雙方都因為彼此的存在與相處而感到快樂與融洽。

優質時間,並非一定要選擇怎樣特別的活動或大的事項才算陪孩子了,其實,讓孩子參與到你每天的日常生活事務中,可能是一種更好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並能幫孩子主動去體會、接受生活的方式,孩子從中會體驗到那種自然、平等的快樂。例如:你去乾洗店時順便帶著,讓孩子「幫你」遞錢給收款員,孩子可能就會感到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儘量讓你與孩子之間每次的交流都是一次積極正面的互動,無論是孩子去上學還是週末特別的踏青活動,有時並不一定需要父母專門抽出時間,以一種孩子們都能感覺到的「履行責任」的形式來陪伴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相處,比如:幾個簡單的表達關愛的動作,就會讓孩子感受到他正在受到你隨時的關注與重視,這就是助於他們的成長與情感幸福的優質時間。

當孩子需要你給予關注的時候,儘量讓自己脫身出來馬上做到。這看起來好像得多次中斷手中的事情,但你會發現,一旦他們知道隨時可以得到你的關注,他們的要求也就不會那麼的頻繁了,每次不過花30秒到幾分鐘而已。

把你自己當成一個圖書館式的資源庫,讓孩子們經常進來登記借閱。保持與孩子之間敞開式的互動,讓孩子感到他溶入你的生活中,你的世界中隨處有他的位置。一天中儘可能的給予孩子短暫但經常性的實質關注,也許是孩子更需要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許多父母認為,讚揚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取得成就。然而,美國一本育兒著作認定誇獎孩子要注意方式,過多讚揚不利孩子成長。
  • 到底做全職媽媽還是兼職媽媽?這個爭論已久的話題有了新的結論。最新的一項澳大利亞研究顯示,有兼職工作的媽媽養育的孩子最健康。

    這項研究訪問4500名母親及其學齡前-5歲的子女。研究中不僅記了錄兒童身高、體重等資料,同時分析他們吃零食及看電視等習慣,並於兩年後再次進行調查。

  • 家中有十幾歲的孩子,恐怕是父母最頭痛的事情了。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轉變非常之快,以至於你無法跟上形式的變化。如何「對付」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並沒有唯一的黃金規則,不過可以試試下面的九招,讓你成為一個「高效」的家長,同時成為孩子的表率。
     
    1. 記住自己的角色:父母。你的職責是保護自己的小孩,同時幫助他/她準備好長大成人。比成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為一名領導者和一位充滿
  • 我們常認為資優生、有創意的孩子都是天生的,但是研究顯示,很多資優孩子在成長背景中,家庭教育和品格教育的養成是讓其優秀特質發光發亮的主因。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就是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的利器。
  • 只要掌握好幾個秘訣,鼓勵嘗試、慎選媒體、勿比較、樂觀其成等,就可以讓孩子輕鬆養成好習慣。
  • 把握好教育時機,能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社交能力和培養其他的一些良好習慣。
  • 科學研究發現,兩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潛移默化地學習新事物,是為內隱的學習。因此,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身教。親子共讀,有助於幫助孩子培養出背景知識,作為正確判斷事物的依據;而保持家庭溝通管道的暢通,則有助於減少悲劇的發生。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