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河在呻吟(18)水庫移民悲歌

天生橋一級、二級水電站
韋登忠等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3.巴結鎮中心村

(2)夏橙果園場

鷸蚌相爭,漁人要開始撒網嘍!

98年12月11日,興義市支重局、國土局、巴結鎮政府進行調解,① 土地補償款6.88萬歸巴結鎮政府所有;② 林木補償款中60% 即36.4萬歸巴結鎮政府;③ 林木補償款中的40% 歸者麼一、二組。

一組、二組都認為他們應得到總額的40%,而不是40% 由兩組共有。二組把一組告到法院,理由是淹沒的是二組土地,40% 應全部屬於二組,興義市人民法院(1999)義民初字第342號《民事判決書》中,把林木補償40% 中的60% 判給被告者麼一組。一組比二組多分,但還是不服,上訴至中院,理由是一組應得總額的40%,而不是40% 中的60%,至於餘下60% 由鎮政府和二組去分,怎樣分與他們無關。

中院發回重審,興義市人民法院(2000)義民重字第11號民事判決把342號判決中總額40% 四六分成改為五五分成,鎮政府所得份額不變,一組還是不服,又上訴。黔西南州中級人民法院(2002)興民終字第371號民事判決書作出改判,判決如下:

一, 撤銷興義市人民法院(2000)義民重字第11號民事判決;
二, 土地補償款67,899元由者麼一、二組各享有50% 即各享有34,399.5元;
三, 果樹補償款607,401元,巴結鎮政府占20% 即121,480.2元,者麼一、二組各占40%即各占242,960.4元。

上述補償款由巴結鎮政府在收到本判決後30日內兌付。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13,200元,由一組、二組各承擔1,320元,被上訴人巴結鎮政府承擔10,560元。權利人可在自動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2002年11月24日

第371號判決不僅是終審判決,並且又是經過審判委員會討論才定案,這應該是終極審判了吧!儘管者麼一、二組還有很多補償未落實,但「夏橙果園場」終於塵埃落定,可以鬆一口氣。因為這樁官司,朋友反目成仇,親戚不來往,兄弟不認門,一、二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現在可以舉杯共慶,朋友仍是朋友,親戚仍是親戚,兄弟仍然是兄弟嘛!有人大喊「法律是公正的」,「政府裏也有好人的」,「萬歲」。

政府職能是讓老百姓過著富足生活,讓老百姓和睦相處;法院判決是伸張正義,是維護社會安定。這是一份令人感到安慰的判決,是一份讓人興奮的判決──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2002)興民終字第371號民事判決書。

判決已下,錢還握在鎮政府手裏,30日內鎮政府絕不會自動兌付。2003年3月10日,者麼二組向興義市人民法院執行庭申請執行,並交執行費1,386元(興執字第211號)。鎮政府不買州中院的賬,興義市人民法院也把州中院的終審判決置若罔聞。

補償費得不到,巴結中心村者麼一、二組村民空歡喜一場,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一年半以後即2004年3月24日,貴州省高級人民檢察院以黔西南州中級人民法院「越權處理土地糾紛」為由提出抗訴(事實上果園場糾紛不是土地糾紛而是林木補償款問題,土地補償只占整個補償的十分之一,真是厚臉皮。)──黔檢民行抗字[2004]第21號。

中級人民法院壓不住市法院,也約束不了鎮政府,可省檢察院一紙抗訴書使中院院長懵了,審判委員會糊塗了,村民們傻了,還能說些什麼呢?中院院長只好簽下(2004)興中民監字第14號民事裁定書:「一,由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二,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黔西南州中級人民法院在「夏橙果園場」案中能做的就只有如下裁定書──(2004)興中民再終字第12號,裁定如下:

一,撤銷本院(2002)興民終字第371號民事判決和興義市人民法院(2000)義民重字第11號民事判決;二,駁回原告興義市巴結鎮中心村者麼一、二組的起訴。本裁定為終審裁定。──2004年9月2日

我第一次見到貴州省人民檢察院「抗訴書」,這是一張最不光彩的民事抗訴書。

果園場建場至今已有33年,被天生橋電站淹沒也已有10年,「果園」案最後一張文書已過去5年,者麼一、二組還未得到一分「果園」補償費。六十多萬果園場就如此下場,更何況大幾倍的200多萬的平橋林場。一旦踏入衙門,不死即傷,不傷也要脫層皮,那是陷阱,那是沼澤地,保重!!保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貴州冊亨巧馬林場砍掉巧馬鎮數萬畝松林,幾乎來不及栽樹就解體,留下來的只有原林場總部的一處圩集,也還有某些人利用「巧馬林場」牌子在做一些與當地農民爭搶土地的不光彩的「事業」。
  • 希望中央政府把該地區劃為國家桫欏自然保護區或是桫欏國家公園。
  • 地球屬於人類共同所有,每一個人,每一個群體,都有天賦權利在其上擁有一塊,那一塊要麼是祖先留下來,要麼是他去那兒之前沒有人佔據,因此,地球無數小塊分屬於居住在那裏的不同人群所有。
  • 納騰被「584」造林工程征占2000畝,人均7畝,十多年後的前幾年,林場把其中一些杉林劃回納騰,劃回來這一片林地中,鄉政府又劃去80畝,鄉政府把杉樹連同土地賣給伐木公司趙老闆。
  • 距納騰20公里的頂肖村是我當年調查‘584’時主要落腳點,也是政府防範的主要村子。我被公開收審那天,該村村口就有六、七個公安在那兒把守,不准男人去趕集,以防意外。
  • 頂肖村四組王乜後(1944年生)因是寡婦,兒子又小,村幹部在被逼與林場簽定造林協議時也有意避開王乜後家的自留山和責任地,但林場不管三七二十一,被逼簽字的屬於林場,沒有簽字的也屬於林場。
  • 從2003年至2005年,5片杉林被村支書賣一片,村會計賣一片,組長、副組長賣一片,四人又一起賣餘下的兩處,全部出售給益發木材公司趙老闆,除了一片約80畝杉林經群眾簽字同意出售外,其餘杉林都是四個村組幹部分別私下出售,何時出售,售價多少,群眾一概不知。
  • 弄懷組是林區,村幹部對林木價格瞭若指掌,而他們每畝僅售210元,每棵才一元,要是把造林成本、管理、利息、物價等加以考慮,造林不是賺錢,而是虧大本。
  • 冊亨縣秧壩鎮與雙江鎮同屬於紅水河上游南北盤江三角地帶,原秧壩鎮大偉鄉有少數村組被界定在「584」造林工程之內。十幾年前(92—93年),秧壩鎮大偉鄉順漢村偉外組與林場衝突是「584」工程在造林期間最驚心動魄的一幕之一。
  • 在「584」造林前,洛法村王某某就已造好數百畝杉林,曾在90年代獲得貴州省勞動模範稱號,得過五•一勞動獎章。共青林場造林時從洛法村占去1,000多畝土地,村民們不能肯定林場是否要歸還原來答應的「40%的林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