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判釋(45)

九、孔子與孟子之學同異
黃鶴昇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三、本文以「孔孟之道」為論說,似乎孔孟的學說是一致的,實際上兩人的學問是有所不同的。用孔子說「狂狷」(《論語.子路》)兩字來解,即孟子過分發展了「狂」字,而擯棄了「狷」字。把「狂者進取」的精神發揮得不錯,把「狷者有所不為也」的柔性精神掩蓋了。孟子雖有「不得志獨善其身」的說法,但其有「捨生取義」的意志衝動,如何能「獨善其身」呢?孟子的理論是有些自相矛盾的。一個理論,你將其十字打開,它就失去了圓融性。你非此即彼,兩分法只能是分析的,不可能是綜合的。孟子「捨生取義」的兩分法,正好掉入宰我設的邏輯陷阱:井裡有仁,你要不要跳進去呢?你不跳進去,就不是仁人,你跳進去,就會失去生命?孔子很聰明,直接指出宰我這個命題不成立(孔子:「何其然也?」)若依孟子「捨生取義」的說法,你必然要去作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這樣,就正好掉進宰我設的圈套了。後儒將孟子的學說與孔子的學說合流,稱之為「孔孟之道」,目的雖都是一致的,但方法論則是有所不同的。孔子的道是寬廣的,到了孟子那裡,則變得有些窄了。他把孔子「克己復禮為仁」的「禮」的作用只當作一個「門」,出了這個「門」就是「義」來作用人生了。如果依後儒對天道與其道德論的解釋,我則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儒在「得志」時,不可能兼得天道,只有他「獨善其身」時,才能得天道。「得志」是在為人做事,不可能沒有偏差,即不可能沒有是非,物我兩相的矛盾論。「得志」之人只可能是「執的存有論」(牟宗三語),不可能是「無執的存有論」;只有你在「獨善其身」時,你才能真正把天道收攝進你的心中。儒家的所謂「慎獨」,不正是指你「自我」的感悟嗎?孟子把這兩者上下折騰,而導出他的意義,實則兩者是沒有必然的連繫的。「得志」是一回事,「獨善其身」又是另一回事,這是人生兩個不同的境界,不可同日而語。孟子以「集義」來把這兩者連繫起來,貫穿其道德形而上學,看起來很圓滿,實則其天道與人道是脫節的,這一點,我前面已有所論述。後儒還借用莊子的「內聖外王」來做儒的最高理想,內又可聖,外又可王,兩者可以兼得,以我看來是不可能的。佛要空,道要無,才能講「涅盤」、「至人」的境界,你儒要有所作為,不空,不無,何以達聖人的境界?人道與天道可以相提並論,這是何方神聖?原來這也只不過是黑格爾否定之否定的辯證術而已。我稱此儒術為「意中之意」的辯證法:說天道時,將人道的東西裝進去,說這是天道規定我們人類應如此如此做的;說人道時,要求我們人類應如此如此做才能抵達天道。即將天道的不可知,以人道的可知來說之,《大學》就有「格物致知」。如此上下以意釋意,我們看其天道,好像是「無執的存有論」——沒有物的妨礙和沒有矛盾的對立,實則只不過是執意中之意。儒的天道「無聲無臭」,雖無物執,但其意象明顯,他有一個「執意」在。我們明瞭此中奧秘,就明白儒為什麼會有雙重的性格了:既可內聖,又可外王。實則這是兩回事,其內聖也只不過是莊子說的「江海之閑」(《莊子.刻意》),即孟子說的「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1(《孟子.盡心上》)的「盡心」,其心中還是不能超越那個「矩」——道德規範。故孔子遇到絕對的東西,他不能直接說明,要婉轉,要「渾無」。孟子要「十字打開」,要立場鮮明,這就給人留下詰難的地方。從這裡我們也可看出,孔子的「為己之學」變成「為人之學」後,他的學問就變質了。後儒處處要為別人著想,要為別人量身打造,當然非此即彼的教條就出來了。這哪有孔子讓你自己想想,將心比心的寬容態度?「為己」,一切為了自己。所以他就不能說違心的東西,一切都是他內心的自然流露。這種學問,是非常實在的。自孔子歿,儒的「為己之學」就少見了。自孟子注入剛性的「義」不容辭學說後,儒學就出現二律背反了,所謂的「生」與「義」必選其一的絕對論,將孔子的圓融哲學打破了。他把孔子的學說推上近似宗教教條的性質,雖然奠定儒學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但儒學已無孔子「為己之學」的性質。他已發展成為做什麼都要為別人的「為人之學」。子思的《中庸》講「修身」首先要「思事親」,沒有這個「思事親」的服務條款就談不上講「修身」。這個預設的前提條件就充滿著「為人之學」的性質。所以儒學成為思辯的道德哲學就是一個必然了,他已擯棄了孔子「為己之學」的性質,成為處處為他人的教條了。

寫到此,我之書名為《孔孟之道判釋》,將孔子之道與孟子之道放在一起來論,實際上兩者是有區別的。在孟子那裡,孔子那種遇到危險的事有點害怕、不明白的事就說不知道、有時「狂」一下、有時又「狷」一下的可愛形象沒有了,代之而來的是義憤填膺的英雄氣概。可以說,孔子是非常人性的;孟子則是高揚的個人英雄主義。孔子可以做一條可愛的「喪家之狗」2(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而孟子則是「大義凜然」。孔孟是否同道?或是分道揚鑣?我則以「為己之學」與「為人之學」而論。孔子說他「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3(《史記.孔子世家》)讀者自有其見仁見智矣,我亦不必為孔子作猜度了。(待續)@

1《孟子》,臺灣智揚出版社,民國83年版,367頁。
2《史記》,中華書局出版,2005年3月第一版,1548頁。
3《史記》,中華書局出版,2005年3月第一版,1564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孔子這個「仁」,確是有些含糊其辭,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則與道德倫理相聯結,其上,則與天命相連繫。
  • (shown)如果我們將孟子「自得」之道與牟宗三先生說聖人無體,不可言且無可訓來看,孟子這個「仁」,還是「有執的存有論」。如依莊子說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來看,這三者孟子都未能達到。
  • (shown)後儒把孔子的仁說成是「惻隱之心」,又說「仁也者,人也」,把仁同等於「愛人」、「博愛」等等,都是一種意為的構造,這對孔子的仁,只能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 (shown)《易.繫辭傳下》說「天地設位,聖人成能」就是這個意思。聖人與仁人是劃等號的:能做到聖人也就是仁人,能做到仁人也就是聖人了。
  • (shown)如果說,仁是儒家君子所要達到至善的最高理念,那麼要實現這個最高理念的路子就是義。「人路」,也就是人應該的行為方式。
  • (shown)孟子以「集義」來實行他的人生目的。他的這個「義」,有點類似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的「道德律令」。這個道德律令是義不容辭的純粹實踐理性,即「義務」。
  • (shown)父子之義是親情關係,君臣之義是尊等關係。父子是父子,君臣是君臣,這兩者是不能等同的。這種君臣關係等於父子關係,就如同現代的「我把黨來比作母親」、「祖國啊,我的母親!」是一樣的。實則這義不是那義,是不能亂點鴛鴦譜的。
  • (shown)仁者一定能愛人,但愛人不一定就是仁者;智可以辯言,但智者不一定就是知人。
  • (shown)孔子是以「仁」來貫徹其整個道德形而上學的。其他義、禮、智、信等都是圍繞這個「仁」而闡述。後儒如此排列,好像孔子的學說變成了五個命題。
  • (shown)我們要了解儒的「仁義道德論」為何要特別強調「親親殺」和「尊尊等」兩大倫理觀,就有必要了解中國的封建社會制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