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實錄:桂遷夢感錄(二)

史鑒
font print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桂遷向來精打細算,財富越積越多。施濟向來豪爽好施,家底不甚厚實,加上子幼妻弱,無力經營,不出十多年,家產就被奸滑小人內外勾結算計光了,有時吃飯都下頓不接上頓。於是施母跟兒子商量說:「你父親在世時,對桂遷有恩。桂遷看起來像個忠厚長者,如今聽說他在會稽致富了,不如我和你去找他好不好?桂遷大方的話會重重報答我們,桂遷小氣的話也會按原數還錢,總之不虛此行。」母子倆就籌錢搭客船從江蘇到浙江會稽,下船後施母在客店歇息,施子先去桂家。

施子到了桂家門口,舉頭一看,此時桂家門庭富麗豪華,不再是以前莊稼漢氣象。施子驟然喜不自勝,以為找到了依靠,就興沖沖的投入名片。一會兒,幾個門衛打開大門,引施子進入東廂客廳等候。房間嚴整精緻,上懸巨匾,題著「知稼」兩字,是著名書法家楊鐵崖的墨寶。施子苦苦面壁,桂遷卻久不現身。終於,裡屋腳步響起,施子連忙起立恭候,重整衣冠。可是桂遷並不馬上接見,而是在外面中庭邊休息邊處理家務。桂遷呼來喚去,童僕們答東應西,囉嗦個沒完,施子唯有默默站立傾聽。又過了很久,桂遷才踱入客廳,他心裡知道這是施濟的兒子,卻假裝不認識。施子無奈,只好詳細敘述施家與桂家緣份始末,並提醒說:「您認識的老母也來了,正在客店等候。」桂遷就請施子到西廂書齋留飯。吃飯時桂遷神色矜持尊嚴,吐詞簡短凝重,慢慢問道:「你今年多大了?」施子回答:「先父去世時我才三歲,如今已經和先父永別十五年了。」桂遷點點頭,別無他言。直到吃完飯要送客了,桂遷也不問施母和施家家事現況如何。施子無法暗示桂遷,只好稍微把話說明白點。桂遷馬上勃然大怒道:「我知道你上門就是討錢來了。憑我的財力,還能給不了你想要的那點錢嗎?你不要多說了,讓別人聽見,我臉上無光!」施子只好帶著桂遷的空頭支票唯唯而退。

施母本以為桂遷一定會為她接風洗塵,靠在客店門口盼眼欲穿。等兒子回來把桂遷的言行情狀這麼一說,施母不由得大哭道:「桂遷啊桂遷,你真的忘了當年靠我家十畝良田謀生的日子了嗎?」施子急忙勸母親說:「再等等吧,他這樣粗魯無禮,大概是因為他財大氣粗,在村裡驕橫傲慢慣了。可能他看到我樣子太寒酸,就不願對我以禮相待,而且又羞於提起依靠我家周濟的貧寒往事,才如此冷淡吧。他當年發誓做牛做馬報答父親的話,自己怎會忘記呢?更何況他如今這麼有錢,怎麼會欠錢不還呢?桂叔叔豈有對我說話不算數的道理?」施母的心情稍稍寬慰了。

過了幾天,施子一大早就在桂家門口守候,可苦苦等到中午門衛仍然不予通報。施子不勝羞愧和怨憤,捲起袖子徑直闖進門,大聲道:「我施生豈是求人來了?只因有人曾求過我家,所以今天我特地來討回原值!為何有人竟刁難羞辱起我來了!」不一會兒,桂遷長子從外面回來。施子壓下怒氣,整理衣冠向前作揖道:「我是江蘇施生……」話還沒說完,桂遷長子就打斷說:「原來是老交情啊!門衛不認識才讓你久等了,何必發這麼大火?昨天家父已經詳細告訴了我你的來意,家裡正在設法籌措,沒想到你竟然急的大動肝火。難道我們兩家幾十年交情,你就連幾天都不能等嗎?但這也不是什麼難事,明天早上就可以還給你了。」施子才後悔自己失言,又怨憤桂家無禮,哭著回到了客店。

這回輪到施母勸解兒子說:「我和你不遠幾百里來投靠人家,本來就應該低聲下氣。只要能得到二十兩銀子的原數,我們就心滿意足了,不必過於悲憤。」第二天早上施子出門的時候,施母又叮囑道:「不要年輕氣盛,誤了大事,讓我心焦。」於是施子摧眉折腰,低聲下氣,再次在桂家門口等候。這回門衛通報進去,過了很久門衛才出來說:「桂老爺昨晚喝醉了,現在還沒醒呢!」施子就求見桂遷長子,並說:「我只要能見到大少爺就滿足了,不必打擾桂老爺了。」門衛又通報進去,又過了很久,才出來說:「大少爺已經去東莊催租了。」施子又問桂遷次子在不在,門衛則說:「二少爺已經去西堂陪客了。」施子怒氣填胸,羞顏滿面,卻無可奈何。一會兒,桂遷騎馬出門,施子趕緊擋在馬頭行禮,非常恭敬。桂遷傲慢不回禮,說:「你就是施生嗎?」回頭看看僕人,一個僕人就把銀子像打發叫花子一樣扔到路邊。施子連忙去撿,一數才二兩銀子,只有原數的十分之一。施子大驚失色,正想說清楚,桂遷已策馬揚長而去。還派人返回來數落施子一通:「你昨天怎麼那麼粗魯狂暴?老爺本來還打算從容備下厚禮,如今不可能了!但老爺還是念你年幼遠來,所以爽快還錢,一分不少。你銀子到手,還不趕快滾!」施子大失所望,又不敢怒形於色,只好偷偷賄賂門衛,求門衛告訴桂遷妻子。桂遷妻子又派人出來數落說:「銀子是你父親以前自願送給我們的,現在倒好,兒子來討了!幸虧我丈夫為人忠厚,憑良心把銀子如數還清了,你怎麼還糾纏不休?別光憑一張嘴漫天要價,有本事把借據拿出來呀!只要有借據,別說二十兩,一百兩我也還給你!」施子無言以對,只好回去告訴施母。施母知道了抑鬱成疾,抱病回家,不久就去世了。從桂遷那討回來的銀子,連路費和喪葬費都不夠,真是太悲慘了。(待續)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