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 鋼琴的舊約

2011年01月01日 | 16:22 PM

【大紀元2011年01月01日訊】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及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這兩部作品蘊藏無數鋼琴音樂演奏、創作的智慧寶藏,是所有在鋼琴領域上鑽研的人必彈、必懂的經典。十九世紀德國的音樂評論家畢羅(Hans Von Bulow)把它們分別比喻為鋼琴音樂中的「舊約聖經」與「新約聖經」。我們將以兩集的節目專門介紹這兩部鋼琴的偉大巨作。(錄音)

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創作至今已經有200多年了,他在音樂史上的地位是無敵金字招牌,對音樂家的影響無遠佛屆。蕭邦習慣在一天開始工作、練琴之前,總要先彈幾首 「平均律鋼琴曲」,才能正式進入狀況。舒曼更是推薦企圖學好賦格藝術的學生必須先研究好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並認為它是「作品中的作品」。這些成千的頭腦曾為它們思慮,成萬的手曾為它們活動過的曲子,到底有何精彩呢?透過這集的介紹,讓我們進一步瞭解這奧妙的「鋼琴的舊約」。

所謂「平均律」是指在一個8度音程的範圍內,把音程分成平均的12個等份。換一個說法,就像現在的鋼琴鍵盤設計,Do、Re、Mi、Fa、Sol、La、Si七個白鍵再加上白鍵中間的五個黑鍵,總共十二個琴鍵。這12個琴鍵的每個音與音之間振動比例是一致、相同的。現在我們已經習慣這種調律的方式,但在巴赫之前的時代,一直都以
「純律」作為標準。這種方式雖然音響很和協,但由於各音之間振動比例不同、不平均,音與音重疊時就造成許多干擾及轉調上的困難,有應用上的局限性。

巴赫的這套「平均律鋼琴曲」就是為實現十二平均律的理念所做的實驗與證明。雖然巴赫不是第一個提倡這個觀念的作曲家,當時也有一些作曲家響應,寫了許多這一類的作品。但巴赫的音樂兼具內涵與技術、理性與感性,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們先來聽一首「平均律鋼琴曲」中的D大調前奏與賦格。

巴赫的作品中經常呈現著井然有序的「秩序感」。在曲子先後編排上,完全依鍵盤的排列方式由低音到高音,12個音,包含黑、白鍵,一個、一個逐音作一首。理論上一個琴鍵一個音,也同時代表一個大調和一個小調。所以12個琴鍵也等於12個大調及12個小調。巴赫從C大調、c小調開始,接著是升C大調、升c小調,然後是D大調、d小調…以此類推,一直到寫完全部的大、小調。「平均律鋼琴曲」分為上、下兩冊,每冊各有24個大、小調,兩冊合計有48首。

這部創作表面上具有以理論實驗的理性訴求,但內涵上在巴赫高超的音樂組織力下,藉著每一個調所表現的創意構想,也自然的把調的感性部份強調出來。對於調的感覺與形容,眾說紛紜,不盡相同,主觀的成分比較重。例如用一些形容詞描述調的感覺,認為某一種調是純潔的、肯定的,或某一種調是柔和的、憂鬱的等等。巴赫的創作往往服從於技術理論,但事實上,最終仍以呈現音樂的美感為最高的原則。所以這48首曲子,各自風格迥異又多樣,曲曲美好又動聽。

巴赫的音樂不是旋律與伴奏相互搭配的主音音樂,它是屬於更早的對位技法寫作方式,也就是復音音樂。這種方式不是以單一的旋律鋪展加上伴奏的陪襯。復音音樂通常是兩個聲部以上,以一個主題穿插、安排在不同的聲部之間,有時一先一後,有時上下互對,或緊緊相隨。復音音樂形式的主題與其他聲部的搭配就是所謂的「對位法」。在對位法中有嚴格的音程使用規定,音與音相對的音程距離與數字計算有點關係。巴赫的作品細究起來,可以說都是由這些小小的計算單位建構起來的。

在下面我們要欣賞的這首「平均律鋼琴曲」C大調的賦格曲中,巴赫用了一個14個音組成的主題:【音樂帶入~~~】

這個主題隱藏著巴赫喜歡數理性設計的傾向。巴赫的德文姓氏BACH,這四個字在26個字母中,排列順序分別是2、1、3和8,把這四個數字加在一起等於 14。巴赫把自己的姓氏暗含在這個第一冊第一首的作品中自有他重要的象徵意涵。另外,這個主題在曲子中出現了24次,又暗示著他在24個大、小調上,一步步地向前推進的目標。

「平均律鋼琴曲」每一首都是以前奏曲接引賦格曲的模式組合。現在我們就來欣賞這首著名的前奏曲及代表平均律宣言的賦格曲。這首賦格是四聲部創作,雖然只有27小節,但主題卻出現24次,是相當密集的對位手法。聽眾可以試試找出這24個主題。

巴赫的音樂都是精心設計的智慧結晶。復音音樂的作品講究聲部的平衡,對聽力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我們習慣聽單一的主題開展,但復音音樂卻必須同時能聽兩個以上的主題旋律,每一聲部都是獨立而重要的。要聽懂巴赫的曲子,不僅要集中注意力,更要搭配理性分析的頭腦,隨時警覺、整合音樂的動向及目的。

在演奏方面也是不容易的。如果每個聲部都分別當成一種樂器,巴赫的賦格最多有五個聲部,一雙手要彈出類似控制五樣樂器的合奏,在主題交錯時仍能保持平衡的對應關係,這些技巧都是鋼琴演奏者必經的高難度挑戰。但相對的,在巴赫作品中所得到的訓練基礎,可以讓學鋼琴的人具有足夠的聲部整合能力,能在錯綜複雜的音樂網中,清楚地整理出織理紋路。

雖然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提供了一把開啟鋼琴音樂的鑰匙。但事實上,巴赫的這一套曲集並未指明寫給哪一樣樂器,標題原文中的clavier在當時泛指一般的鍵盤樂器。而在巴赫的時代,鍵盤樂器除了較常見的大鍵琴外,還有許多各種樣式的鍵盤樂器。為大鍵琴創作樂曲的熱潮大約出現在巴赫的時代,許多當時的重要作曲家都留有大鍵琴音樂的作品。一直到1709年鋼琴發明後,大鍵琴才逐漸沒落而被人遺忘。當時鋼琴才發明出來,性能尚未健全,大部份學者認為這套曲集為大鍵琴創作的可能性極大。

另一個理由是,巴赫在這部作品中並未加註任何表情記號,也就是一般提示聲音強弱表現的記號。部份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大鍵琴是由撥子撥弦發聲,較不容易產生明顯、強烈的音量變化所致。而現代鋼琴是以琴槌擊弦,能輕易地藉由指力的變化改變聲音的強弱。雖然後來出版的巴赫的鋼琴樂譜都附上了音樂表情記號,但這只是方便彈奏者以鋼琴的語法表現音樂,卻不是巴赫的原意。也因此對於巴赫作品詮釋的爭議,見仁見智,一直難分難解。

巴赫也幾乎不在樂譜上寫速度記號。「平均律鋼琴曲集」中唯一有標注的只有兩首,其中之一就是我們下面要介紹的這首「C小調平均律鋼琴曲」。在這首曲子中前奏曲的最後有一個巴赫親自寫上的慢板高音花采樂段,兩小節後隨即拉到快板,以極快的速度一股氣衝向結尾。這些改變速度的作法,帶有巴赫當時管風琴觸技曲的風格。今天我們特別挑選了大鍵琴的彈奏版本,讓大家聽聽巴赫時代的聲音。

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每一首都是由前奏曲與賦格曲組合而成。在巴赫的時代前奏曲是一種形式自由的即興曲。巴赫的這些各式各樣、風格迥異的前奏曲無論其外在意境或內在意涵,幾乎都可以成為獨立的小品。至於賦格曲的部份,巴赫可說是集先前技巧之大成,又超越當時的舊法陳規,以自由創意的表現,將復音音樂藝術
發展到頂峰。

在主題與對句的設計上,巴赫更是變中求變,精煉再精練,使後輩的作曲家無不佩服他的功力。前奏曲與賦格曲之間,有的是以相同性格作為聯繫,也有以不同性格作對比設定,或以相同主題音型的暗示為連結,更有一些含有某種難以言傳的聯繫力。這些卓越超凡的搭配令所有研究、彈奏它的音樂家們驚嘆不已。現在我們就來聽一首巴赫「降B大調平均律鋼琴曲」,這次可以換個角度,品味一下前奏與賦格之間的關係。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