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大敵當前不服老

秦自省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一、大丈夫須嚴以律己

灌夫,字仲孺,是西漢時人,曾歷任中郎將、大僕等職。

有一天, 他責罵李賢說:「你平日誹謗程不識(漢武帝時名將,與李廣齊名),把他貶得一錢不值。今天,你卻又像家庭婦女那樣,唧唧咕咕地跟別人咬著耳朵說話。哪裡像個大丈夫?」

二、大敵當前不服老

燕王慕容垂,在與人議論討伐西燕之事時,說道:「我雖然老了,但是敲敲囊底,敲出的智謀,已經足夠戰勝他。絕不留下這個奸賊,以禍害子孫!」

三、以澄清中原為己任

祖逖,字士稚,東晉名將。西晉末年,率親族數百家南移。祖逖被任命為豫州刺史。

有一天,他率部渡江,行船到中流時,望著被佔領的土地發誓說:「不澄清中原,不復渡此!(我若不收復失地,澄清敵氛,誓不再渡此江)!」

四、勇武少年

【原文】
呂蒙隨姊夫鄧當擊賊,年十六,呵叱而前,當不能禁止。歸言於母曰:「不探虎穴,焉得虎子!」

【註釋】
呂蒙:三國汝南人,字子明。少年時跟隨孫策部將,後隨孫權轉戰各地,又隨周瑜等大破曹操於赤壁,魯肅死後,代領其軍,襲破關羽,佔領荊州。

【今譯】
早年,呂蒙隨姐夫鄧當抗擊賊人,當時他才十六歲。他叫罵著奮勇向前,鄧當不能阻止他的行動。呂蒙殺敵回來後,對母親說:「不進入虎穴,怎能獲得虎子!」

五、兩位知恥赴死的女子

【原文】
唐莊宗臨斬劉守光,守光悲泣,哀祈不止。其二妻李氏、祝氏譙之曰:「事已如此,生復何益?妾請先死。」即伸頸就戮。

【註釋】
劉守光:後梁人,為人庸愚,因與父妾通姦被逐。開平初,其父仁恭為梁所攻,劉守光擊退梁軍,自為盧龍節度使,並幽父殺兄,驕橫益甚。唐莊宗即晉王位時起,與梁連年戰鬥,劉守光趁機於乾化初自稱燕帝,改元應天。三年後,為晉所獲,斬於太原。

【今譯】
後唐莊宗李存勗,在監斬劉守光時,劉守光悲傷哭泣,不斷哀求莊宗饒命。他的兩位妻子李氏與祝氏,責罵他說:「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活著還有什麼臉面?妾請求先你而死!」李氏和祝氏,皆伸長脖子就死。

(以上均據明代曹臣《舌華錄》)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盜亦有道」的說法,古已有之。那麼,再深入一步的探討:什麼是「盜之道」呢?清代的大學問家紀曉嵐,在一篇文章中,記敘、回答了這個問題。
  • 宋朝時,河南的劉溫叟多次擔任要職,但是清貧自守,是當時人的道德楷模。
  • 宋太祖開寶三年,供備庫使李守信到秦隴間買木頭,貪污了許多錢,後來被他部下告發,李守信害怕的自殺了。太祖命蘇曉來審理這件案子。
  • 張平是宋朝人,他在秦王府任職時,因為勤懇能幹而遭人嫉恨。幾個官史誣告他偷拿王府中的錢物,秦王報告到開封府尹。雖然經過審問沒有查到證據,但是秦王還是把他打發走了。張平也不喪氣,說:「雖然現在我命運不濟,但以後未必沒有福分。」
  • 清代後期,有個叫彭三的人,他因為幼年喪父,所以母親對他有些寵愛的過頭了,成了溺愛。結果,彭三便養成了好吃懶做,橫行霸道的性格,經常在外惹事生非,鄉鄰對他的印象都極壞。
  • 人們把用錢買官,叫做「銅臭」。東漢時的崔烈,曾名重一時;漢靈帝時,他花錢五百萬,買官當上了司徒,結果是很快名譽掃地。崔烈問兒子崔鈞說:「外面的人,對我議論紛紛,他們在講我什麼呢?」
  • 仁公心地善良,樂於施捨,視助人為其樂事,是位廣積陰德的志士。一生做了很多助人之事,同時是位遠近聞名的大善人。向仁公所居的山村出口處有一座涼亭,這裡是仁公常去的地方,很多有難回不了家的得到了盤纏,很多生病、無錢求醫的人得到了救助。
  • 長安有戶姓張的人家,一天,張氏在家獨居的時候,有只斑鳩突然從外飛入,落在床上。四周靜寂無聲,人鳥四目相望,似乎兩者冥冥之間有種說不出的聯繫。面對不速之客,張氏有點奇怪,又有點害怕,就打破沉默,請求斑鳩:「斑鳩斑鳩,你不會說話,那就用行動來告訴我。如果你飛來是為了給我帶來禍患,那就請飛上屋頂;如果你飛來是為了給我帶來福氣,那就請飛進我懷裡。」
  • 北宋人晏殊七歲就會寫文章,被地方官員以神童的名義推薦給皇帝。正好皇帝親試當年進士,就命晏殊和這一千多人一同參加殿試。晏殊一點也不害怕,提起筆來,一會兒文章就寫好了。
  • 南京僉都御史海瑞先生,不幸病死在衙門內。同鄉蘇民懷, 檢點他的遺物,只見竹籠中僅有俸銀八兩,葛布一匹,舊衣服若干件而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