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那把刀掉下來

龍芳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當我接到電話時,緊張的衝突事件已經落幕了!

趕到學務處,俊偉垂頭喪氣的坐在椅子上,臉上平日的英雄氣概不見了,看到我進來,他把頭垂得更低。教官無奈的跟我說:「這次真的沒辦法再留他了!竟然領著一幫同學,在午休時間到另一個班級去打架,幸好沒人受傷!」

「我明白!」我點點頭,表示全然理解學校的難處。「我還是跟他談談!」雖然此時心中也又氣又急,真想拿根棒子敲醒這孩子,問他迷糊的腦袋裡到底在想什麼?不過,事已至此,生氣無用,我深吸一口氣,把情緒忍下來。

俊偉是我負責輔導的高三學生,紀錄上留校察看三次,全都是因為打架。高三下學期開學時,他的導師希望我利用課餘時間特別關心他,幫助他順利畢業。短短3個多月,我們每週固定見面2至3次,簡短的聊聊天。我常鼓勵他看遠一點,朝向目標努力,而最近的目標,就是那張高中畢業證書。

感受到我的好意,俊偉也樂意配合,我們從剛開始的陌生,越來越能自然相處。有時候,他忙著參加其他活動,在約定的時間就匆匆跑來,老遠跟我比個「OK」的手勢,表示一切OK啦!我明白了,也回應個「OK」手勢和微笑,他便輕快地跑開,這變成我們的默契。

俊偉的外貌跟名字一樣,清秀挺拔,見到老師也總是微笑有禮,怎麼也想像不出這孩子會好勇鬥狠,好像身體內充滿爭鬥的細胞。俊偉自己也說,其實每次打架之後都會後悔,但當下就是嚥不下那口氣,有時候甚至不關自己的事,但就是憋不住,忍不住就會給那個看不順眼的人兩下子。

「對啊!忍確實不容易,那是心上插把刀啊!」我跟他討論過忍字的意涵:「你看,那把刀原來是懸掛在心上頭的,只要心不動,那把刀就不會掉下來,也就不會傷了自己,更不會傷了別人,那就是忍的體現。」

「可是,當時就是會生氣啊!」「對,一生氣就表示動了心了,心一動那把刀就會掉下來,插到心上,真的很痛。」「對耶!」俊偉恍然大悟的點點頭。「但即使很痛,如果能忍住痛苦,克制住當下的衝動,先退一步,冷靜下來,把事情弄清楚再說,往往很好解決。但如果不能忍耐,生氣時的行為,會讓事情更嚴重。」我一步一步的引導他想到衝動的後果,也教他深呼吸或趕緊離開現場的避難之道,更希望他能練習自我控制,根本不要讓那把刀掉下來。

「老師,我今天只看了他一眼,沒動手。」逐漸的,俊偉已能慢慢將忍字付諸行動,大家都期待他的成長和畢業。可是即將到手的畢業證書還是落空了。看到我的氣餒,俊偉反過來安慰我:「老師,沒畢業沒關係啦!」「是嗎?那你再來有什麼打算呢?」「就先去當兵啊!我早就到了當兵的年齡了!」我不忘鼓勵他:「等當完兵還可以再回來讀,或者讀補校。」他的回答卻讓我十分訝異:「我可能不會再回學校了,我對讀書沒興趣。我對做菜很有興趣,我以後要走這條路!」看到我瞪大了眼睛,俊偉認真的說:「我早就想好了,家裡也贊成,證照也考過了,說不定在部隊就會有機會到廚房工作。」

「哇!那你以後每天拿菜刀,更要能忍耶!」我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會啦!其實這次真的給我很大的教訓,當時因為完全忘記了忍,才會讓那把刀掉下來,害了自己。現在想想,自己還是太衝動了!」聽到俊偉真誠的反省自己,而不是先怪罪他人,我突然覺得,這3個月的努力好像沒有白費,雖然沒拿到畢業證書,但這次事件應該會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以後開餐廳時,一定要通知我喔!」我說,「一定會,我還會給老師貴賓卡。」心情轉換了,俊偉笑著比出了「OK」的手勢,我也很有默契的回應「OK」手勢和微笑。看著他快步離開的背影,我真的相信他一定會OK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阿古在讀後心得中寫到,「以前我想,別人有的東西,我也要有,所以我偷合作社的錢,偷家裡的錢去訂羊奶、買飲料、買自動鉛筆、請同學吃東西。我一直以為大家都不會知道東西是我偷的,結果還是被發現了。現在我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我不會再偷錢了。」
  • 學生行為問題輔導繁瑣卻有意義,真心與故事,讓人看到了孩子正向的轉變與他們美好的未來。
  • 近幾年來離婚率的攀升讓孩子們常得被迫提早適應大人世界的分離甚至願懟,小小年紀也可能要面對「選邊站」的無奈,信任與安全隨之被抽離,取而代之的是日益增多的焦慮與緊張。而他們也成為制式管教方法下黑名單的常見客了。這也成為許多行為偏差的青少年的兒童寫照。
  • 小強在類似單親的家庭中成長,母子離鄉背井到外地討生活,生活壓力不小,年紀小小的他懂得孝敬母親,勤做家事,功課也維持得很好,是個優點很多的孩子,不能以他在校的偏差行為來論斷全部。基於一顆柔軟的慈悲心,我願意花時間來導正他,慢慢找出他情緒缺口的來源,也希望自己不忘教育的熱情與初衷。
  • 拿起這張特別的考卷,看著孩子筆下美麗燦爛的蝴蝶,猶疑著是否要在考卷上打大紅叉,在分數欄內圈零,去否定一個天分在繪畫,不在國、英、數的孩子。
  • 彼得、小班、安迪是輔導室的常客,也是全校師長都熟識的問題學生。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來自破碎家庭,或是單親、隔代教養,或是住在寄養家庭。身為國小輔導主任的我,總覺得可以為孩子們的成長多做點事!
  • 悄然間,孩子們也變了,我不再為孩子們解惑答疑而勞累。瞧那一組組一對對,講得是那麼細緻耐心;作業的正確率越來越高;你看他苦口婆心的勸說那兩個楞小子,很快彼此擊掌合好;一片祥和安寧,學習、紀律、衛生、勞動無一不在變。到底緣何:還是愛心,是孩子們的愛心築就了我們這個安祥的大家庭。
  • 小芸一臉無辜到輔導室找我,說她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怎麼處理,覺得很煩。我請她坐下來說明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