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葉綠素f發現者澳科學家陳敏博士

font print 人氣: 19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10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袁麗澳洲悉尼報導)科學的發現,發現的科學,這不只是科學家鑽研的過程,也是許多從事科學研究領域人們的夢想。新近獲得2011年澳大利亞科學部長獎「年度生命科學家」獎項的陳敏博士,在10月16日接受了大紀元記者的專訪,講述了她對葉綠素f的發現,從中我們也能一窺作為科學家真實的工作與生活。

葉綠素f的發現與認知

在交談中,我們瞭解到目前在悉尼大學生物系光合作用實驗室任副教授的陳敏博士,她在實驗室中研究課題主要是葉綠素d、光合作用。當講到人們對葉綠素的基礎認知時,她說:「葉綠素,最簡單的就是你所看到的所有在植物中的綠色,植物裡都有葉綠素。我剛從坎培拉回來,在那裏的一個早餐會上,一位科學家對我說:實際上,真正的在這個地球上,葉綠素分子是驅動地球生物圈運行的分子。我說我太謝謝你了,你把我的工作一下子提到了一個很高很高的水平了。但是為甚麼大家這麼說呢?因為葉綠素分子是一個重要的分子,它直接參加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在整個生命的起源,到整個生物圈的形成,它是起著一個決定性作用的。我們知道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它又是一個產生氧氣的一個反應。由於最近的一些社會的現象,使得這個領域反倒讓大家覺得研究光合作用好像是很重要的一個研究。」

當提到葉綠素f發現的重要性時,她說到:「葉綠素f發現的重要性,不是在於這個分子式是在這個世紀新發現的一個分子,或者說是在67年內都沒有發現到的一個新的分子式。葉綠素f這個分子許多人很感興趣,是因為它有一個非常獨特的一個吸收光譜(的作用),這個吸收光譜的獨特之處就是因為它擴大光合作用的光譜區域,葉綠素f可以使光合作用的有機體利用遠紅光,可見光的遠紅邊緣。可是太陽光每天照到地面上面不僅僅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光。我們看到的光只是佔了這種每天照到地面光的40%左右,有很大一部份光實際上也就是普通葉綠素也不能夠吸收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到了這種遠紅光區,雖然葉綠素f沒有進到非常非常遠紅,在體外的吸收光譜是706納米,也正好是在這個可見光的紅光區的邊緣,但是它在體內的時候,它會把這個光的吸收可能會延伸到超過750納米以上。」

對於葉綠素f的用途,陳敏談到:「有人作過計算,如果用了葉綠素f,它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吸收從700到760納米之間的光能。根據太陽能在這一段能量的太陽光來算的話,那麼,它可以增加19%的光能的利用。如果真是實現了這個光能的利用的話,也就是有潛在的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她還希望自己的發現可以幫助到其它領域裡的項目,她說:「我是做基礎研究的,我不是開發太陽能板或者是真正的進入到那些光能源研究等項目的,但是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夠給那些做別的領域的人們一個啟示,比如做生物能源的、做太陽能的人們以啟示。」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

說到對葉綠素f的發現,陳敏感覺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在研究葉綠素d的過程中,使她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葉綠素f。她說:「我當時認識了一位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布萊特•內倫教授,他是研究藍藻在「層疊石」(Strmoatelite)裡面細菌總群分析的。當時我在想,在這種光(可見光很低,紅光很強的地方)的條件下,那裏面也可能有葉綠素d的,我如果能夠在那裏分離出葉綠素d的生物體的話,那麼,說不定對研究它的進化會有一定的幫助。因為「層疊石」是跟很古老的生物有直接聯繫的。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去找到了他,跟他說,你下次取樣的時候,能不能也給我兩塊石頭?」就是從這兩塊取自西澳鯊魚灣的石頭中,陳敏經過培養基的培養,發現了除葉綠素d以外的東西,經過各種實驗證實了它的存在後,2010年的5月,她將這一發現寫成文章寄到了《科學》雜誌發表。

她說:「我很幸運的過了第一關,很高興。這中間有一個小的插曲,我的第一稿投出去的時候,我不是叫它葉綠素f,我是叫它葉綠素e。雖然我知道有葉綠素e的名字被人用了,但是我在收集資料的時候,我發現它只有一個光譜,我在想它也不是真的,我就用了這個名字。等到文章送去之後,有一個評委就提出這個名字被用了,是否應該把這個名字改一下,否則會讓人搞混。這時候我才發現,葉綠素e雖然不是真的存在的一個色素,但是卻在1960年、66年的書裡面都給描述過,說這個東西可能存在。儘管沒有一個正式發表過的數據,我跟我的同行們商量後改為葉綠素f。」陳敏的這一發現在8月19日正式在「科學」雜誌的網上發表,她的發現也為未來人對光合作用的實際應用和開發給與了無限的潛力。

陳敏相信科學是無止境的。她講到一位來自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教授講過:當別人問為甚麼的時候,如果我能夠回答為甚麼,我就不會在這兒了。陳敏說:「正因為你總是有這些為甚麼,它們為什會這樣,會那樣?你才會不斷的有科學的研究。當有一天,所有的問題都有了答案的時候,那也就沒有我們這些科學家的存在了。但是,我認為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當你理解了一個問題的時候,它肯定會引伸到另一個方面,你總是還會有未知的東西。研究葉綠素也是這樣一個過程。」

科學家的生活並不枯燥

陳敏每天的工作大多是在實驗室裡度過的,很多從事科研的人因為實驗室的工作太枯燥,從而選擇了放棄做一個科學家的夢想,轉到別的行業裡工作了。然而,陳敏卻對於從事實驗室的科學研究情有獨鍾。她說:「我很喜歡呀,非常享受,因為這是我從小的夢想。」陳敏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學、中學、大學,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離開過學校,她說:「真的有一天沒有了大學的話,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陳敏在自己的科學實驗中有著無數的樂趣,生活中的她也並不寂寞。她講述了自己的業餘生活:「生活中的我也很喜歡美啊!週末,我會在家裏做大餐,邀請一些朋友到家裏。平時,有時間我也會織一些毛衣、小帽子之類的東西,我還會裁剪衣服。因為以前在國內,由於我的個子高,很難買到好看的衣服,我就學會自己裁、自己做。」

陳敏談到自己有一個快22歲的女兒,她的女兒沒有像父母一樣從事科學研究,而是選擇了與藝術有關的學科。她說:「我覺得自己很虧欠女兒,1994年,我丈夫得到德國的『洪堡基金』,去到德國工作。1995年,我帶上5歲的女兒一道去到德國,之後又在其它幾個國家生活過。每到一個國家,就會需要學習新的語言,我女兒小小的年紀剛剛適應一個新的環境和語言,學習也不錯了,她又要到一個新的國家,學習新的語言。」

她在感到愧疚的同時,也為女兒感到驕傲,她說:「我很為她感到驕傲,她很聰明,學習又好,考大學時,她拿到了幾個大學的獎學金,雖然她最後選擇了坎培拉國立大學,我還是支持她的。」對此陳敏有著自己的看法。

「孩子呢,你給她(他)足夠的愛,就是說在精神上給她支持,在物質上你也給她能夠給她的支持。不可以說是她跟我要甚麼東西,我馬上就答應,在我能夠允許的條件下,我肯定是希望她很高興。但是,你不可以說是強迫她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我有一些朋友,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說:我家孩子將來應該怎麼樣怎麼樣,那是你的想法。你要永遠記住,你把這個想法灌輸給你的孩子,但是你的孩子接受不接受是他的自由。因為你應該想到,她(他)不是你的。她要有她個人的想法,有她個人的生活,你只能給她指導,你只能給她建議,當她接受了,你很高興;當她不接受,你也應該認識到對她的尊重。」陳敏講到。

做自己 不要去做別人

談到自己,陳敏認為自己不是最聰明的人,但是會非常的努力。她說:「特別是在語言方面,我沒有甚麼特長,所以我就要『笨』鳥先飛,比別人更要努力才行。在實驗室裡,大家都是講英語的,我知道自己的語言水平,所以我會比別人更加努力。」

在與陳敏的交談中,可以感受到她的樂觀、開朗和自信,她說:「我一直信守的一條就是,你自己盡你自己的可能。那麼,至於別人接受不接受你,那是別人,你不可以強迫別人一定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事情。」

對於教學,陳敏有著獨特的想法,她講到:「對我的學生來說,我做了我認為我應該或者我可以做的事情。對我的學生,我就跟他們說:我這個項目,我也希望等到你畢業的一天,你是這個項目的主人,你來告訴我這是甚麼東西,而不是我告訴你,我覺得才能夠真正地讓他們將來有自己的東西。」

對於同行之間的相處與學術關係,她說:「你跟周圍的人,肯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長處,所以我經常說,不要說別人傻,你在說別說人傻的時候,說不定那個人他真的有甚麼地方,你永遠也趕不上人家呢。」陳敏形容自己有時候真的很簡單,她說:「我有自己的目標,也許有時候經過努力沒有達到目標,但仍然能夠接受或正視現實。」

陳敏隨丈夫在海外的許多國家居住過,每到一個國家,都會有不同的生活環境和語言要適應,她的心得是:「其實要記住一點,你就是你自己,不要去做別人,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你做別人,你做不來的。你要非常的自信做你自己,因為你要再不自信的話,別人怎麼去信你呢?」

談到未來,陳敏博士表士還將會繼續在自己科學研究的領域裡不斷的探索,她感謝那些幫助過她和她一起共同工作的同仁、教授、科學家們,希望未來的研究也能夠回饋社會,為人類做出更多的貢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植物來說,顏色顯得更綠並不一定就表示生長的更為茁壯,科學家們發現,海洋當中一種被稱做浮游植物的海藻,在受到壓力的時候會呈現出更深的綠色。
  • 澳洲頂尖的農業科學家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責備澳洲解決水問題的舉措進展太慢,並且警告有關將農業北移的主張頗具風險。
  • 澳洲科學家開啟一項計劃,用以研發具有安全和持久潛在性能的能源 — 融合能。
  • 澳洲代表在印尼巴里島舉行的由20多個國家的212位氣候變化專家們出席的會議上發言說支持2020年大幅度消減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後,新上任的澳洲總理陸克文表態說澳洲政府不支持這種做法。
  • 澳洲科學家研究發現,將血糖水平降到目前通常的標準以下,不但可以減低二類糖尿病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癥的機率,而且可以達到最佳療效。
  • 沾濕即可發電的葉綠素有機電池,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領先全球研發成功;虎尾科大光電與材料研究所教授廖重賓今天指出,這種有機電池只要沾水,就可在十秒內提供電能,驅動發光二極體發亮可長達兩天到一週,且電池填充物都是有機,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 葉綠素有機電池沾水就來電龍華科大電子系教授邱煌森研發的電子魔術方塊,可玩十種遊戲,廠商相中開始量產。(自由時報記者陳宣瑜攝)龍華科大電子系教授邱煌森研發的電子魔術方塊,可玩十種遊戲,廠商相中開始量產。(記者陳宣瑜攝)
  • 澳洲人罹患皮膚癌的比例居全球首位。不過澳洲的子宮頸癌疫苗發明者佛雷塞教授最近研發出全世界第一個可預防皮膚癌的疫苗,希望讓喜歡戶外活動的澳洲人免於擔憂罹患這項疾病。
  • 4月4日下午,澳大利亞科學院科學家Brnacle和妻子Cheryl一起觀看了神韻國際藝術團在澳洲吉朗的第二場演出,他們共同表示,從未看到過像神韻這麼美的演出,從中瞭解到前所未知的真正中國文化。Cheryl表示非常驚嘆於神韻的3D天幕設計,她對給她提供神韻來吉朗演出信息的朋友非常感激。
  •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3日電)失智老人尿溼、意外落水,尿布、救生衣只能提供最低限度功能,不過,搭配遇溼就發電的葉綠素電池模組,功能大大提升,不但會主動求救,而且每個模組花費只要新台幣10元以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