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五千年—古代音樂(二)

人氣 5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03日訊】人類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來創新和延續的。即所謂:「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華夏文明五千年》這個欄目,從獨特的視角介紹、展現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同時試圖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結合現代人的心理和思維的特點延續我們的傳統,希望通過個欄目有助於架起一座跨時空的橋樑,在傳統和現代人的心靈之間促進溝通。我們這個欄目的嘉賓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研究專家文昭。下載收聽

主持人:上次我們談到了音樂是人們情緒的直接反映,同時也可以直接作用於人們的情緒。因此音樂被中國古人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我們知道歷史上有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故事流傳下來,像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還有諸葛亮擺「空城計」在城頭撫琴,司馬懿一聽琴聲非常平和,於是斷定城中肯定有伏兵,於是趕快撤軍。這些故事好像都反映了中國音樂傳統的一些獨特性格。

文昭:沒錯。你說的這兩個故事都是中國人家諭戶曉的。而且非常有代表性,體現出了中國傳統音樂的審美趣向,這和西方音樂有一個很大不同。生活在18-19世紀的德國音樂理論家馬特森(Johann Mattheson)有一個論斷,叫做「音樂的本質在於優美的旋律」,可以簡稱「音樂的本質在於旋律」。旋律的動聽和優美是音樂創作、和表演的目標。當然音樂必然也有思想和情感內涵,但它的本質在於旋律、旋律性是第一位的。

但是中國的傳統音樂最看重的是意境,當然這個意境的前提是演奏者能夠完整和準確的表現旋律;但最重要的是意境。你剛才提到的這兩個故事都很充分地展現了這個思想。俞伯牙善於彈琴;而鍾子期則善於體會伯牙的心境。當俞伯牙一曲終了,子期就說:「巍巍乎若泰山」,意思就是說 「您演奏的音樂氣勢雄偉,好像使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啊;伯牙又一曲終了,子期說「洋洋乎若江海」,意思就是 「您演奏的音樂奔騰灑脫,意境開闊,如同讓我看到了長江大海」。不管伯牙演奏甚麼音樂、子期都能準確地理解他心中所想,所以二人互相引為知音。

如果伯牙彈琴、子期在旁邊說「哎,你那個指法應該這麼彈;你這個結尾應該改個調」,那就不會有高山流水遇知音這麼動人的故事了。《空城計》這個典故里司馬懿顯然也不是聽諸葛亮彈琴彈得熟不熟練、有沒有走調兒、旋律動不動聽,而是聽去體會它的心境,從琴聲聽出來原來諸葛亮的內心非常平穩、沒有一點慌亂,所以認為他應該不是使詐。再加上他瞭解孔明一生謹慎、從來不冒險,所以斷定城中有伏兵。二人雖然互為敵國,但也說得上是心靈相通的知音。

主持人:這個意境好像不僅是音樂裡面講,中國傳統的其它藝術門類,像詩歌、繪畫、建築好像都是很看重意境的。

文昭:是的,這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個基本性格。在各個藝術門類中都是貫穿的。再比如說園林。我剛到北美來的時候其實很不習慣,因為北美的歷史比較短,其文化積澱和內涵比起歐洲還相差甚遠、和中國就更無法相比了。從建築看就非常簡單和線條化,而且各地沒有差別,風格基本雷同。

比如草地就是修剪的非常平整、很開闊,讓你一眼看到底、沒有遮掩。樹木也是修剪成規整的幾何形狀。你可以看得出這是一種非常注重幾何圖形和對稱的審美標準,有數學和科學的精確性,它是把「美」理解為景物之間的空間關係,距離、比例、對稱,等等。

而中國的園林藝術從根本上講還不是這套規則。如果有這樣一塊草地,中國的園林設計師可能不會把它修剪得這麼整齊,可能就讓它保持原貌,上面用碎石子鋪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路的盡頭修一座小涼亭,亭子的前面載幾叢竹子;竹子擋住了涼亭讓你看不見,你在這條碎石小路上走,繞過一個彎兒以後,才會看到涼亭的一個角,這叫「曲逕通幽」,然後在這兒挖一個小水塘,映出竹子和房屋的倒影;那裏修一座小石橋來增加空間的縱深感。

總之你會感到它有很多情趣,有很多變化,不是讓你一眼看到底,它就是傳達出一種意境了,它是超越了這個物質空間的幾何構圖關係、距離關係,讓你有一些特殊的感受。當然中國畫也是這樣,除了工筆花鳥和人物畫之外,主流還是寫意的、不是寫實的。你看山水畫,它肯定不像現實中的山川景物,即使有人物在裡面,也是簡單幾筆勾出來的,它沒有西洋油畫中的光影和透視關係,它的目地不是準確地反應客觀景物,而是表達出了畫家對自然和生命的理解。

主持人:說起來中國的傳統藝術和西方比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呢。從你剛才的說法理解,西方藝術好像更注重這個空間有形的東西,就像音樂的旋律一定要優美、油畫一定是建立在光影和透視關係上。而中國的藝術總是要超出這個空間,指出一個更高的目標,是這樣嗎?

文昭:當然我們剛才講得比較簡單和籠統。但根本性格是這樣的。它就是要超出這個空間,要指向一個甚麼呢?就是「道」,從最終目地上講,這些藝術的目標不是要在感觀上取悅於人,而是要人們去領悟生命、宇宙和自然,從根本上提高你的生命的層次和質量。中國的傳統藝術講求「道法自然」,但這個「自然」又不是現代科學所說的「nature」,不是那樣一個冷冰冰的客觀世界,而是一個包含有生命的意義和真理的那個「自然」,可以理解為「人們按其本性所應該的生存狀態」吧。

所以這種「道法自然」的審美觀又融進了很多人物故事、歷史故事,它的內涵就特別豐厚。比如:大家都知道,杭州西湖有四景。春有蘇堤春曉;夏有曲苑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這四樣都可以說是自然景物,但我這麼一說出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它的人文氣息、浪漫氣質,沒人會覺得這是一個純粹的自然景物。

主持人:這麼說起來真的是很令人神往。所以像你這樣的喜好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在北美生活可能會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吧。剛才你這個介紹我聽起來是挺開闊眼界的,今天我們還是多談一談中國的傳統音樂,能介紹一下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歷程嗎?

文昭:上古時期的音樂現在基本失傳了,原因是中國傳統音樂並沒有發展出一套像西方文藝復興以後這樣的完善和規範的記譜方式,音樂的流傳主要靠師徒之間口傳心授。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歷史上也沒有發展出一個職業的藝術家階層,就是完全以藝術為職業就可謀生、取得較高社會地位的人。藝術的流傳沒有形成一個學術的傳統。不像西方有音樂學院、培養專門的人才。

中國的傳統藝術一部份在民間工匠當中世代流傳,但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另一部份在文人士大夫當中流傳,音樂、繪畫、書法、文學這些藝術門類,應該說文人士大夫是引導主流的。缺少一個受到社會廣泛尊重的職業藝術家群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遺憾。儘管上古的音樂基本失傳了,但像古琴這種樂器已經至少存在了三千多年沒有甚麼改變,從現存的早期古琴音樂我們大概可以推知上古音樂的基本性格。

客觀地講,上古音樂可能很多現代人並不喜歡聽,並不符合多數現代人的審美習慣,因為它旋律不如近代的音樂那樣豐富、動聽。從演奏的技法、旋律的豐富和表現力來講,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積累會增加,後人可以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再加工、再提高,也就是說從音樂的形式上看,後世的音樂在經驗和技法上更加成熟。

主持人:這個我想也是很好理解的。就像電影,剛出來的電影是無聲的、黑白的,演員的表演也很簡單、故事也很簡單,但是作為一個新鮮的東西大家也都很喜歡。隨後來製作上的要求也就越高了,演員的演技要出色、劇本要出色、導演、攝影和後期製作都要出色;還要有大場面、特效,才會吸引住觀眾。經驗肯定是越往後,積累得越多的。雖然現在好萊塢的大片看多了,但回頭去看五、六十年前的黑白片,好多電影還是非常有魅力,比如《羅馬假日》裡面的奧黛麗-赫本,即使是再後面的幾十年,人們還是會非常喜歡。

文昭:對,你說到了關鍵,中國古代音樂雖然有一部份旋律性不如近代以來的西方音樂好,但是你如果能夠進入他的思想境界中;能理解這種音樂所表達出的心態,仍然是魅力無窮的。比如古琴音樂,它就是重韻而不重聲,重虛而不重實,就是一種典型的道家性格,雖然旋律性上弱一些,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個我們將在今後專門介紹。

但是中國傳統音樂也發展出了另一部份旋律性很好的樂器,像古箏、琵琶、二胡、笛子。像古箏曲裡的《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旋律都非常動聽。唐代詩人白居易形容琵琶的音樂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非常動聽的。但是這一部份音樂在中國古代一般是在民音流傳,或是在「教坊」流傳,也就是當時的娛樂場所,所以還不算作主流。

主持人:對,你上次說過鍾、磬這些樂器是「廟堂之音」,那麼你說的上古時期的「廟堂之音」,正式場合演奏的音樂和現在所說的「民樂」,也就是「民族樂器」、「民族音樂」有甚麼區別呢?

文昭:差別很大。簡單地說,上古時期的「廟堂之音」就是所謂的「8音」,就是八鍾材質的樂器組成的樂隊。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金」是編鐘,是「八音」之首,是雖高規格的禮器和樂器;「石」是磬;「絲」是絃樂,主是指古琴和瑟;竹主要是指蕭、篪、管、鑰等樂器;匏是笙、竽一類的樂器。土是陶製的樂器,像塤。革是皮製的鼓類打擊樂器,木是□□等樂器,但現在不用了。也就是說,中國上古音樂,從它的起點開始就是交響樂的形式,這和很多民族不一樣。起點就是一個很高級的形態。上古音樂中有一個傳奇,叫做《韶樂》,是帝舜時期的音樂,儒家認為它是道德最完美時期的樂章。孔子曾經聽過《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三個月都不知道肉是甚麼滋味,就美到這種程度。

主持人:原來「三月不知肉味」這句成語是從這裡來的,是形容音樂的。

文昭:《韶》樂是帝舜的樂官夔所作,《尚書》中記載,帝舜要對這篇音樂的要求是「八音克諧、勿相奪倫,神人以和」。就是八類樂器要完美和諧地配合,神和人都同時滿意。所以《韶》樂不是獨奏或者是一兩樣樂器的簡單搭配,而是一篇完美的交響樂。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聽過這首音樂,這說明《韶》樂在春秋時期還有傳承,但到戰國時期就沒有見到記載了。春秋到戰國時期是文化上的一個斷層,春秋時期還有師曠、師襄這樣的地位尊崇、造詣精湛的大樂師,到戰時期也沒有見到了。到了宋朝以後,中國音樂更加向獨奏化、個人化方向發展。交響樂很少了。現在看到的民樂樂團是近幾十年搞出來的。從這個方面來講,歷史的發展反而呈現出退化的趨勢。

主持人:從某種角度上看,文明在它的起始階段反而是最成熟的形態,這對很多人來講是個比較新奇的觀點,挺有啟發意義。我們對歷史不能簡單地直線式地理解。好,我們下週接著聊有關中國音樂的故事,謝謝文昭。

文昭:謝謝主持人,謝謝希望之聲的聽眾朋友!

相關新聞
中國古代音樂故事:《止息》一曲知興亡
中國古代音樂故事: 幽蘭綠水
中國古代音樂故事: 懸琴而戒
古代音樂故事:古樂與新樂的不同之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