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孫女批中共愚民 扭曲三民主義

人氣 55

【大紀元2011年10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穆清綜合報導)辛亥革命100週年即將來臨之際,國父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公開批評中共政權扭曲,刪改孫中山創立的「三民主義」思想,從而實行愚民政策,這令她最感憤怒。孫穗芳還揭露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曾表示願資助她1000萬美元,用於舉辦宣揚辛亥革命活動,但被她拒絕,因為「他們要修飾,但這是愚民」。

孫穗芳對香港《明報》表示,江澤民曾在辛亥革命90 週年的慶典中宣稱孫中山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新三民主義政策,「是刪改歷史」。「有些人扭曲祖父的三民主義,做一連串愚民政策」。

孫穗芳不滿江澤民纂改歷史,後至2002年托人向江澤民轉交書信提出批評。一年後,孫穗芳接到江澤民回復,表示可為她舉辦的辛亥革命宣傳活動提供贊助,至2008年再提出贊助,並稱金額可高達1000萬美元。

孫穗芳說:「這些錢不好拿,拿了就不能自由宣傳革命了,他們要修飾,但這是愚民,要洗去祖父辦革命的形象,我辦不到,這是扭曲歷史基礎」。

此前,孫穗芳也曾向港媒透露,在1996年9月和1997年3月間,中共元老陳雲的女兒陳偉力和丈夫曾兩次到夏威夷找到她家,希望她回國定居,陳偉力還轉達了時任國家主席的江的話,承諾讓她出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孫穗芳認為,當時北京當局提出的條件就是要她放棄在國際間宣揚三民主義。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本年1月份,孫穗芳在捐贈國父銅像給臺灣一所大學的揭幕典禮儀式上強調,三民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寶」,台灣實行三民主義,人民生活改善,應繼續走這條正確的路,學校要加強並恢復三民主義考試。同時她也批評過中共造假指國父講「聯俄容共、扶助工農」,她祖父根本沒說過這八個字。

孫穗芳指出,事後她還為此寫信告訴江澤民:「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建立在空的、虛無的上面」,她祖父根本沒有這些政策。

她表示,國父或許有「容共」傾向,但沒有聯俄聯共的具體文字和政策,中共的說法根本是造假的。

孫中山的「民族民權民生」 中共的「新三民主義」

據作者瞿咫在人民報發表的相關澄清文章,著名歷史學家辛灝年先生等考證了歷史,證明孫中山先生至死只有一個主張「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即「民族獨立、民權自由和民生幸福」。

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是蘇共顧問鮑羅廷為中共編造出來的所謂「新三民主義」。

辛灝年先生在2006年以大量充份的史實說明中共是如何一步步將國父的「三民主義」改換成蘇聯顧問為中共製造的「新三民主義」。

在抗戰開始時,共產黨說「為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堅決奮鬥」。但在毫無言論自由的延安,毛澤東放開膽量否定了國父孫中山「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毛澤東宣稱:

革命的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或真三民主義,必須是聯俄的三民主義。
革命的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或真三民主義,必須是聯共的三民主義。
革命的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或真三民主義,必須是農工政策的三民主義。

孫穗芳一直致力於宣揚中山精神和三民主義。近年來,她在美國、加拿大、東南亞以及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和台灣,演講超過1,000場。

她說:「我今年75歲,不在家中安享晚年,一年四季在世界各地奔走演說,我也很辛苦,不過要讓我放棄宣傳祖父的中山精神,那是辦不到的。」

此次接受港媒採訪,孫穗芳還提到,1981年到南京中山陵祭奠祖父,發現墓頂的國民黨黨徽消失,南京市政府在她脅逼下才願意修復;今年5月再次造訪,發現墓旁的《會議通則》石刻被抹掉。這些破壞文物行為讓她感到特別難過。

孫穗芳表示,她近日忙於走訪不同地方,為當地的孫中山銅像揭幕。她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贈送90座銅像,並最終完成贈送100座孫中山銅像。

75歲的孫穗芳,1936年3月出生在上海,是孫中山先生的孫女、長子孫科之女。1959年進入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1969年,她進入美國夏威夷大學獲取碩士學位,1995年獲得斯里蘭卡總理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現任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夏威夷中國婦女慈善會會長。孫穗芳還長期奔走海內外,宣傳募款興教助學,發動捐資扶貧濟困,做了許多卓有成就的有益工作,是孫氏家族中社會活動方面最為活躍的一員。

出於對祖父的敬仰,9歲時的孫穗芳就開始收集他的照片。她婚後又長期定居祖父年輕時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檀香山,在那裏,她聽到了許多關於祖父從事革命鬥爭的故事和動人事跡,更加深了她對祖父的崇敬和親情,便決心寫一本關於祖父的書,把宣揚祖父的思想和事跡作為己任。

為了宣傳孫中山的思想,她在世界各地演講,並在深圳創辦了孫中山心血管醫院,著有《我的祖父孫中山》和《我的祖父孫中山先生紀念集》等書。

相關新聞
客家台一哥 孫中山擊敗眾藝人奪冠
孫中山動畫兩岸同步放
孫中山侄孫挺新唐人 籲台抵制赤化
林輝:孫中山和蔣介石的畫像緣何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