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海:詩歌檔案——一根哽住可憎年代喉嚨的骨頭

—— 詩人黃翔

李東海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1月24日訊】 中國現代詩歌的範圍很大,大詩人和大氣靈秀之作也比比皆是。但我把對中國現代詩歌分析與鑑賞的切入點,放在了黃翔身上,這顯然是別有用心的。黃翔雖然在「中國詩壇1986年現代詩群體大展」中發表了「情緒哲學宣言」,宣佈了自己的詩學觀點,但他在骨子裡,就是一個朦朧詩的急先鋒。黃翔可以算是個老詩人了,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寫詩三十年了,但知道他的人不多。黃翔是中華民族身處困厄、民族整體麻醉之時最勇敢最清醒的偉大詩人,我們的詩歌選本很少選他,這是歷史的疏忽。在此,我不想談他寫詩三十年了,為甚麼知道他的人不多;也不想談他這樣一個了不起的詩人,為甚麼詩歌選本很少選他。我只想就他的三首小詩,從文本到精神;從詩人個體到社會整體的詩歌品質及藝術價值,談談他的詩歌意義及其光芒。

1958年後,精神烏托邦、政治專制化和文化愚昧主義,已經把中國這個剛剛站立起來的巨人推到了絕境。當時,一個在人禍殃及下,餓死近幾千萬人口的民族,沒有深刻的反思;當時,一個在人禍殃及下,被轟轟烈烈的反右鬥爭打倒幾十萬知識份子的民族,沒有反省;當時,一個在人禍殃及下,用殘酷無情的非法手段,把自己最忠誠優秀的兒女送進監獄、押上刑場的民族,沒有震顫。而一個在貴州迷霧下生活拮据的詩人黃翔,卻反思、反省和震顫了!他用二十一歲的青春、熱血和詩歌的良知,在沉沉的烏雲下寫下了《長城》和《獨唱》這樣震撼心靈的短詩!就是這兩首短詩,以其強大的詩歌藝術魅力和深刻的詩歌精神底蘊,感染和震撼著我的心靈,時至今日,每當我讀到它時,內心仍在劇烈地震顫:

我孑然的身子
彳亍在萬里長城
飢餓侮辱著我的尊嚴
我向我的民族伸出了手
巴掌打在我的臉上
指印烙在我的心上
我捶著這悠久歷史的遺骨
為昨天流淚
為今天號哭

1962年

—— (選自摩羅《大地上的悲憫》

長城,這本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民族自豪感的源動力,然而在這樣一個悲痛的年月,詩人孑然的身子,只有彳亍在萬里長城的風中。飢餓,已經嚴重地侮辱、戕害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尊嚴了,而不是僅僅在侮辱和戕害著詩人的尊嚴!

詩人,走出時代的隊列,走在時代的前面,用詩人的敏銳和勇敢,自省和反思著。詩人清醒地看到了孑然一身的自己,同時又深刻無比地認識到了民族飢餓的根源!詩人悲劇性地訴說著這種撕肝裂肺的悲痛:「我向我的民族伸出了手/巴掌打在我的臉上/指印烙在我的心上/我捶著這悠久歷史的遺骨/為昨天流淚/為今天號哭」。

吞噬詩人的不僅是飢餓,還有丟失良知的群體。詩人向父親伸出手來懇求著甚麼?是麵包、尊嚴,還是人生起碼的權利?可是父親的巴掌卻打在了兒子的臉上,指印疼在了兒子的心上。詩人捶著長城——「這悠久歷史的遺骨」,為昨天,湧流著悲傷的淚水;為今天,號哭著傷痛的心緒。只有十行的《長城》,卻表達著中國最龐大艱難的主題,而且用一反常態的意象內涵——長城,來隱喻這種民族痛苦的深重。這是1962年二十一歲的詩人黃翔,所寫下的《長城》呵!在同年,他還寫下了《獨唱》:

我是誰
我是瀑布的孤魂
一首永久離群索居的

我的飄泊的歌聲是夢的
遊蹤
我的唯一的聽眾
是沉寂

1962年

嚴格意義上說,這是一首只有四行的短詩,可它把當時歷史背景下個體瀑布孤魂的美麗與社會整體瘋狂的醜惡,做了冷峻鮮明的比照。在中國,詩人黃翔可能是第一個反省自身「我是誰」的詩人和哲人。

兩千五百年前,作為希臘偉大哲人的蘇格拉底提出「人是甚麼」疑問的時候,完全是一個人文哲學的自然疑問。而作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詩人黃翔提出「我是誰」 的疑問時,則完全是一個知識份子、一個詩人用良知和敏銳的思想,在質問世界:「我們是人還是魔鬼?」

想想在屍骨遍地的年代,人們三呼萬歲都來不及的年代,詩人黃翔的境遇會是怎樣?他在這樣的境遇中感悟著甚麼?詩人深深地感到:自己是瀑布的孤魂,是一首永久離群索居的詩。詩人心靈的渴望,飄泊的歌聲,只能是夢的遊蹤;而讓詩人心靈劇烈痛苦不已的則是「我的唯一的聽眾/是沉寂」。

在我們偉大領袖寫「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年月,在詩人賀敬之寫下《桂林山水歌》的時候,在我們的大散文家楊朔寫下《荔枝蜜》的時刻,我們勇敢高貴的詩人黃翔則寫下了流淚號哭的《長城》,寫下孤獨悲愴的《獨唱》!

這是新中國第一次民族大悲劇時的詩人的憤懣和警覺。

一個1941年出生,1962年才只有二十一歲的詩人黃翔,在整個民族大災難的時刻,沒有為自己美好的前程去「學而優則仕」;沒有為自己愛情的躁動和激情去高唱;也沒有為政治的白色恐怖所畏懼。詩人以自己的天才和良知,用短短的四行詩,就道出了歷史的責難,民族的悲憤,這在當時的歷史境遇中,是沒有那個詩人可以比肩的。在詩歌的句式和肌理上,這也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現代詩歌的最高範本。

只有四行的《獨唱》,把詩歌語言的精緻、凝煉和詩歌意緒的跌蕩、反差,用到了極值。在人們傾聽詩人獨唱的時候,詩人突然提出了「我是誰」的質疑;在人們沉入深思我是誰的時候,詩人又深刻、傷痛和悲憤地唱出我是瀑布的孤魂,我是一首永久離群索居的詩,我的飄泊的歌聲,只能是夢的遊蹤,我唯一的聽眾,只有沉寂!多麼悲壯的獨唱,多麼沉寂的舞台。「瀑布的孤魂」、「永久離群索居的詩」、「飄泊的歌聲」、「夢的遊蹤」,這些慘烈的詩歌意象每每爬上我的眼簾,滲入我的味蕾,深入我的心靈,我都震顫、痛苦和痙攣著。我不知道一個二十一歲的詩人,在當時是用甚麼樣的詩歌觸角,捕獲到這樣的詩句?瀑布成為孤魂,詩歌,永久地離群索居,飄泊的歌聲淪為夢的遊蹤。美麗與淒慘,高尚與孤獨,夢想與現實的劇烈反差,使《獨唱》永久地刻在了讀者的內心。

七年後,也就是1968年,我們的祖國和民族陷入了更加深重的災難之中。整個民族都失去理智,真是瘋狂了!這是前一次災難的繼續和變本加厲。詩人從反省、反思走上了揭露和批判的戰場。詩人要為民族的理性和良知的底線,寫下最後的遺囑——《野獸》:

我是一隻被追捕的野獸
我是一隻剛捕獲的野獸
我是被野獸踐踏的野獸
我是踐踏野獸的野獸

我的年代撲倒了我
斜乜著眼睛
把腳踏在我的鼻樑上
撕著
咬著
啃著
直啃到僅僅乘下我的骨頭

即使我只僅僅剩下一根骨頭
我也要哽住我可憎年代的喉嚨

1968年

詩人在十四行的詩中,沒有強烈的語言暴力和痛不欲生的情緒宣洩。詩人只是用了「野獸」和「骨頭」這兩個具體的意象,用了野獸一系列了動詞,揭示了一個瘋狂、恐怖的年代,指證了一個詩人對「自身與整體」;「可為和能為」的本質。詩人從六十年代初就開始探索、思考和揭示這一民族悲劇和災難的根源了。詩人是那個罪惡年代的「欽犯」,「是一隻被追捕的野獸」和「剛剛捕獲的野獸」,詩人是時代和社會追殺的獵物,這只是詩人詩歌的開始。詩人在遭受苦難和非人境遇的1968年,並沒有把詩停留在揭露他人及其社會的卑鄙、無恥和罪惡上,而是首先把自己放在了大眾之中,詩人真切地認識著自己:「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聖人和英雄」,而是「我是被野獸踐踏的野獸」;我也是「踐踏野獸的野獸」——即我也是野獸。

在這樣一個黑白顛倒,善惡相悖的世界,難道當時的受害者才是基督或天使嗎?在「十年文革」中,詩人是第一個覺醒的戰士和哲人。在自己被野獸踐踏的同時,詩人認為自己也是踐踏野獸的野獸!巴金老人在「十年文革」結束後寫下的《隨想錄》,也開始反省和懺悔自己作為一個知識份子在「文革」中的所為。詩人黃翔在1968年用二十七歲的心智和詩人的良心,就已敘述和懺悔了這一切。

詩人在長期的痛苦思考中,理智、堅強了起來。詩人說:「我的年代撲倒了我/斜乜著眼睛/把腳踏在我的鼻樑上」。堅定、冷靜和正確的視角,使詩人站在了時代和智者的前頭。詩人的筆鋒接著寫下「瘋狂野獸」的三個動詞:撕著,咬著,啃著。這樣長久的動亂,這樣失去人性的社會,野獸的「撕,咬,啃」是從容的,合乎年代秩序的,詩人冷靜、堅強地目睹著野獸的本質和嘴臉:詩人被啃的僅僅剩下了自己的骨頭,詩人死了嗎?罪惡就這樣瘋狂地肆虐嗎?詩人筆鋒一轉:

即使我只僅僅剩下一根骨頭
我也要哽住我可憎年代的喉嚨

這樣的詩句不是靠詩人的天才和氣魄就能寫出的,而是靠詩人的良知和知識份子的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才可為之的!

在一個個領袖落馬,英雄赴死、知識份子坐牢的年代,詩人沒有恐懼、麻木和逃逸。詩人要用自己僅僅剩下的那根骨頭,哽住罪惡年代的喉嚨。這是在中國最黑暗年代裡寫下的最短、最強大的詩篇。我們為這樣的時代痛苦,也為這樣的詩歌而自豪。摩羅說:「黃翔是詩歌界的准。」作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顧准,已經自覺地用知識份子的良知和智慧來審視、批判那個時代了,但還沒有氣魄用知識份子的良知和精神「哽住那個罪惡年代的喉嚨」,黃翔做了。

我曾說過:真正的詩歌,必須是跳動的火焰,我們從它那美麗的火焰中,一下就可看到那種穿透一切的力量。@

相關新聞
黃翔:玫瑰花中聽潮音(8)
黃翔:討伐邪惡共產專制
黃翔:再次堅挺和聲援藝術家艾未未
黃翔 :毛澤東有「思想」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