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普京示威 俄當局不知如何回應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2月12日訊】俄羅斯總理普京的新聞秘書承認,當局不知道如何回應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評論人士認為,反普京示威顯示俄羅斯公民社會的覺醒,把各種不同政治觀點的人團結在一起的恰恰是他們對民主的訴求。

追求民主化把所有人聯合在一起

據美國之音報導,俄羅斯星期六爆發了蘇聯解體後規模最大的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俄羅斯各界對這次反普京運動做出反應。

俄羅斯人文政治研究所的學者斯拉金諾夫說,俄羅斯的公民社會與各種不同的反對派勢力達成了一致,大家都共同要求俄羅斯應真正民主化。

斯拉金諾夫說:「我認為,這次對俄羅斯真正民主化的訴求把各種不同觀點的人聯合在一起。無論是城市中產階級,還是各種反對派勢力,他們都支持這一訴求。這是能唯一把他們團結在一起共同示威的因素。」


莫斯科集會中的示威者(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俄公民社會覺醒

莫斯科抗議集會的組織者、前副總理尼緬佐夫說,不同政治觀點的人第一次走到一起。12月10日的示威將寫入俄羅斯史冊。他說,示威顯示俄羅斯的公民社會重新恢復尊嚴,正在覺醒。

尼緬佐夫說,當局肯定想分裂反對派,所以大家應繼續保持團結。他說,普京、梅德韋傑夫的謊言、欺騙和無恥不僅讓反對派厭惡,就連那些遠離政治的人都已忍無可忍。尼緬佐夫警告說,如果當局對示威集會的要求置之不理,抗議示威活動將持續下去。

示威者有了安全感

親克里姆林宮的政治學者布寧說,數萬人第一次成功示威,使示威民衆有了安全感。當局將被迫考慮示威民衆的訴求。

布寧說:「現在當局面臨的問題是,它是否準備好同這個新的公民社會對話,而不是做一些空洞的承諾,比如組建自由派政黨,或是在政治體制上放鬆一些。當局必須要同這個不滿的公民社會對話,才能保證社會穩定。」

執政當局反應

執政黨統一俄羅斯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伊薩耶夫說,俄國社會中僅有少數人支持這些示威者。但統一俄羅斯黨準備傾聽示威者的不滿,同這股力量對話。

俄羅斯總理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承認,當局目前不知道怎樣對示威事件做出反應。他表示,當局對所發生的事件目前不做任何評論。

一名親克里姆林宮的俄羅斯青年組織領袖說,星期一將在莫斯科市中心舉行有十多萬人參加的支持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的集會。集會的主要口號將是捍衛選舉成果。

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說,沒有任何根據和理由改變選舉結果。

官方電視台首次報導

三家俄羅斯官方電視台在經過了一個多星期的沉默後首次報導了星期六的民衆示威。俄羅斯第一套電視節目和俄羅斯電視台都未提示威者要求普京下台和重新選舉。報導僅說示威民衆對選舉中的一些違規行為不滿。

獨立電視台多年來首次播放了反對派領袖演講的畫面。報導說,民衆抗議選舉中的不公正。這是自發示威,而非政治人物鼓動。

獨立電視台著名主播兼晚間新聞負責人皮瓦瓦羅夫一天前警告說,如果電視台方面繼續對示威抗議事件保持沉默,他會拒絕在星期六的晚間新聞中出鏡。

普京或被拋棄

莫斯科卡內基基金會的學者馬拉申科說,普京將儘可能堅持到年底,避免局勢失控。持續半個月的俄羅斯新年長假可給普京帶來喘氣的機會。

但馬拉申科警告說,當年共產黨的執政精英毫不留情推動蘇聯解體經驗表明,普京有被其手下拋棄的風險。因為普京的神話已被撕破,人們不再把他當成所謂的民族領袖,普京更無法保護其手下人的財富和個人安全。在社會穩定和安全這兩者之間,普京執政集團的成員將選擇後者。

普京反應決定政局走向

關注反腐敗問題的透明國際俄羅斯代表處負責人潘菲洛娃說,普京如何反應,將決定以後的政局走向。

潘菲洛娃說:「這就如同打網球一樣,現在球在當局那一邊。我們應該看當局如何接這個球。當局如果真的想聽取示威民衆的呼聲,那就應處理選舉舞弊,重新舉行選舉並釋放所有政治犯。當局現在完全能做這些事情。我們必須向當局發出明確信號,抗議活動僅是剛開始,倒退回過去那種狀況是不可能的。」

重返蘇聯解體前的變革時代?

一些博克文章評論說,莫斯科抗議會場的氣氛如同節日。示威者的心情要比喊出的口號更加平靜。許多示威者都是成功的商人或是知識界人士,他們有教養,現場秩序非常好。

星期六的莫斯科抗議集會以今年流行的一首嘲諷普京、批評俄羅斯人麻木不仁、稀里糊塗投普京票的歌曲開場,以80年代末的著名歌曲「變革」結束。

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蘇聯解體之際,由已故的蘇聯朝鮮族歌手維克多·崔演唱《變革》一曲當時家喻戶曉,被廣為傳唱。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俄國選舉 普京受重挫或衝擊明年總統大選
俄羅斯大選傳舞弊 民眾示威抗議
俄羅斯杜馬選舉被指舞弊 美國擔憂
臉書成功串連 俄網民抗議選舉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