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野玫瑰》

希望之聲
font print 人氣: 5301
【字號】    
   標籤: tags:

歌曲《野玫瑰》,雖然沒有其他名曲那麼著名,可是它的誕生卻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那是在19世紀初,維也納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夜晚,十八歲的舒伯特從小學校裡練完琴,正走在寂靜的回家路上。夜色籠罩的街上顯得有些冷清。當舒伯特路過一家舊貨店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相識的小男孩。這小男孩跟他學過音樂,和舒伯特一樣,是個窮孩子,甚至比他還要一貧如洗。夜深了,小男孩還沒有回家,仍站在寒冷的街頭。舒伯特看見小男孩手裡拿著一本書和一件舊衣服。他立刻明白,小男孩要賣這兩樣東西。童年的舒伯特也有這樣的經歷和心境。

舒伯特望著這個小男孩,心裡充滿同情和憐惜。他看見孩子那雙充滿憂鬱、無奈的眼晴裡噙滿淚水。枯寂的街頭、濃重的夜色和淒涼的寒風,似乎要把他們倆人吞沒了。

舒伯特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掏了出來,可惜並沒有多少。他自己的生活已經夠清寒的了,靠教授音樂謀生,作的曲子賣不了多少錢,甚至有時連買紙的錢都沒有。舒伯特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將那些錢全給了小男孩,他對孩子說:「那本書賣給老師吧!」說罷,拍拍孩子的肩膀。

孩子看了看手中的錢,又望了望舒伯特,一時說不出話來。他知道那本書值不了那麼多。舒伯特安慰孩子說:「快回家吧,夜已經很深了。」孩子點點頭轉身就跑了,寒風撩起他的衣襟,像小鳥撲扇著快樂的翅膀。可是剛跑出幾步,很快又回過頭向舒伯特喊道:「謝謝你,老師!」邊跑邊不住地回頭與「老師」揮手。

舒伯特一直望著,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在夜霧漸起的小街深處。他也要回家了,一邊走一邊隨手翻看著那本舊書。忽然,他被書中的一首詩吸住了,站在路燈下讀了起來──

少年看見紅玫瑰,
原野上的紅玫瑰,
多麼嬌嫩多麼美;
急急忙忙跑去看,
心中暗自讚美,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紅玫瑰。

這是歌德的詩《野玫瑰》。讀著讀著……這寒風、黑夜、周圍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展現在舒伯特眼前是那盛開的野玫瑰。他似乎聞到了那濃郁芬芳的花香,看到了頑皮孩子的身影……一段清新而動人的旋律,從那寒冷的夜空中飄來,繚繞著舒伯特的心扉,他飛快地跑回家,把這段美妙的旋律寫了下來。

也許正是舒伯特那善良的愛心,激發了心靈深處的靈感,使他捕捉到美麗的七彩音符,為後人創作了這首一直傳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李秀萍編譯報導)為紀念一月份誕辰的兩位奧地利偉大古典音樂家---莫札特與舒伯特,駐美奧地利大使館將於1月27日星期六晚間八點舉辦一場紀念音樂會,地點是位於美國華府的奧地利大使館。
  • 舒伯特十一歲時便在教堂唱歌並演奏小提琴。十三歲開始作曲而且常常在一天之內,完成七、八首歌曲。只要他靈感一來,樂思就源源不斷,甚至連上課的時候也不停的寫曲,因而課業落後其他學生很多。
  • 由北美台灣婦女會紐約分會會長、著名鋼琴家許鴻玉老師籌劃的偉大作曲家名曲演奏系列三—「舒伯特音樂會」將於2月16日晚在台灣會館上演,免費入場。
  • 「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有一天在教完鋼琴課回家的路途中,在一舊貨店的門口,看見了一位衣著破舊的小孩,手裡拿著一本書及一件舊衣服要出售,舒伯特見狀起了同情心,雖自己生活上並不富裕,仍然將身上所有的錢給了小孩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