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影評家陳彬睿的多彩世界

楊婕
font print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 ,

兩張不同顏色的紙,隨手一剪、一拼,就是一個有趣的臉譜;包東西用過的錫紙,信手拈來,幾摺、幾疊,便成一隻活生生的小恐龍……

這是十歲的名人陳彬睿的隨意創作。這位被稱為「美國最年輕的影評家」的五年級小學生說,喜歡平和的環境,不喜歡吵鬧和不友好的環境。也許是平和的環境更能讓他的創意源源而出,無論是寫作、手工、還是作畫。

影評家旅程的開始

眼前的陳彬睿,和爸爸從公園散步回來剛洗過澡,略濕未乾還直立著的短髮,如自然得來的酷哥髮型,更顯露他的稚氣。穿著一件繡著中國龍的對襟紡綢外套——這是他在很多公共場合的形象著裝。

陳彬睿大方地介紹自己,「我是一名十歲的電影評論家、動畫製作家,我為《聖地亞哥娛樂雜誌》(San Diego Entertainer Magazine),《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San Diego Union Tribune)和其他媒體寫影評。」如此老道,不知在多少場合下做過自我介紹了!

兩年前,在一次家長會上,陳彬睿三年級的老師告訴媽媽沈竹,陳彬睿的閱讀能力達到高中水平,他的詞彙量和對文字的運用能力也超強。生物學博士、企管碩士、有自己的生物科技顧問諮詢公司、思維敏銳的媽媽,立刻想到一個好辦法:讓陳彬睿寫書評,不僅鍛鍊他的寫作,也是對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做個「測試」。

「我媽媽開始折磨(torture)我,啊,不,我的意思是,挑戰(challenge)我,」調皮幽默的陳彬睿用英文說:「媽媽開始讓我寫書評,後來我們一起看電影時,她又突發奇想,讓我寫影評!然後她又聯繫了很多媒體……不過那都是歷史了。」

海星評分制

陳彬睿創立了自己的海星評分制,這已成註冊商標,頂好的電影給五隻海星。什麼算頂好呢?陳彬睿說有四個標準:人物性格多樣化,視覺效果佳,故事情節有趣,和寓意深刻。陳彬睿先前提到很多大人說他是一個「小孩的身體,大人的心智」,看來並非空穴來風。

不過,陳彬睿童言無欺,他說,「寓意深刻」是媽媽覺得重要加上的。媽媽反問他:「難道你不覺得重要嗎?」他說:「當然了,我也覺得重要,但我更喜歡就只是欣賞影片。」

我順便問他給《飛屋探險記》(又譯:天外奇蹟,UP)多少隻海星,他說四隻半。為什麼少了半隻呢?陳彬睿說,因為他覺得影片裡的老人跑起來竟然跟一個孩子一樣快,不合常理。

《飛屋探險記》是2009年獲得普遍好評的一部動畫片,獲2010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金球獎最佳動畫片獎,和安妮獎最佳動畫片獎等獎項。講述的是互不相識的一老(78歲)一少(8歲)陰錯陽差搭乘飛屋到南美探險,歷經各種驚心動魄,終於實現老頭年輕時的夢想的故事。陳彬睿採訪過該片的導演和製作人。


陳彬睿和「UP」製片人Jonas Rivera(左)和導演Pete Docter。(沈竹提供)

「最年輕的影評家」

出道僅兩年,陳彬睿寫了50多篇影評,得到「最年輕的影評家」稱號。他不僅為《聖地亞哥娛樂雜誌》、《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和一些大小報刊寫影評,還為專業人士瀏覽的《動畫世界》網站寫影評。陳彬睿不僅寫影評,媽媽還幫助他與影片導演保持互動。沈竹說,陳彬睿看了法國導演米休.歐斯洛(Michel Ocelot)的《一千零二夜》(Azur et Asmar)後,很喜歡其中如畫的場景,他寫了一篇影評,並寄給歐斯洛導演。曾經擔任國際動畫影片協會主席的歐斯洛對陳彬睿的才華很讚賞,回信鼓勵陳彬睿繼續關注電影。兩人以後一直保持聯繫,2010年聖誕節,歐斯洛還不忘給陳彬睿寄來自己畫的賀卡。

「最年輕的影評家」還得到不少獎項,更是多家大媒體追蹤的採訪人物,目前包括《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CBS晚間新聞、全國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當地NBC、KUSI、FOX5、CW6電台、《Variety》雜誌等十數家都已捷足先登對他進行了採訪。沈竹說,在推特上,陳彬睿有1,600多名追隨者。當然,這些社交網站,媽媽是不讓他登錄的,他的所有文章都要經由媽媽才能上。

順便一提,雖然陳彬睿是聲名大噪的影評家,他也只能看G和PG級的電影,在採訪時陳彬睿對不能得到想要的玩具也略有微詞。

受邀為動畫大獎頒獎

陳彬睿兩年來的長長一串經歷,很多成年人都尚未體驗過。童言無忌,陳彬睿說,他參加了很多活動,媽媽說都是很好的經歷,但有的活動他並不喜歡,當然也有他認為很棒的。

其中一個是2010年3月他應邀在好萊塢參加的動畫片《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新片宴會。宴會在貝弗利山莊著名的豪華五星級「四季酒店」舉行。陳彬睿在群星燦爛的宴會上游刃有餘,不僅完成了工作,在眾星矚目中採訪了動畫片的導演和主要演員,更盡情享受了免費的精美食物和玩具。他說,最開心的是進門時得到兩個玩具,出來後還有玩具!

還有一個也他很喜歡的,是2010年2月,他受邀參加在洛杉磯舉行的動畫界最高獎第37屆「安妮獎」(Annie Award)頒獎儀式。回看當時的錄像,在影星威廉.夏特納(William Shatner)的介紹下,陳彬睿和另一位配音童星走上講台,宣佈動畫形象設計獎得主。雖然台下星光閃耀,台上的陳彬睿童真無懼,從容自若。

推開動畫世界之門

也許因為很多兒童電影都是動畫片,和他的文采並行的,陳彬睿的另一精采世界是動畫製作,他天然流露的創意奇才在這裡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陳彬睿說他三歲開始學畫畫,先是自己畫,想到什麼畫什麼,後來媽媽送他去學畫,一直到現在。他平時沒事就喜歡靜靜地畫畫。

陳彬睿的第一個動畫作品是2010年參加的,和其他70名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動畫家,一起為美國動畫大師比爾.普林普頓(Bill Plympton)的「護衛犬全球聯手」(Guard Dog Global Jam)短片做動畫繪畫。陳彬睿負責其中第41場景的動畫製作。

2010年4月,陳彬睿被獲奧斯卡提名兩次的普林普頓和電影製片人凱文.邁克爾斯(Kevin Sean Michaels)選中,為他們的動畫短片《森林之外》(Ingrid Pitt: Beyond the Forest)畫動畫。這是普林普頓第一次和小藝術家合作動畫片。


陳彬睿用軟件製作《森林之外》動畫。(攝影:沈竹)

陳彬睿贏得如此的信任,有一段奇緣。2009年7月,在聖地亞哥舉辦的全美動漫展上,陳彬睿來到普林普頓和邁克爾斯的展位前,普林普頓像對待所有人一樣,遞給陳彬睿一張卡,並在上面畫了一隻狗的漫畫。沒想到陳彬睿在邊上也畫了一隻狗,幾乎一模一樣,讓普林普頓和邁克爾斯大大吃驚,意識到這是一個奇才。對自己高要求的陳彬睿回憶起來,真誠地說:「我覺得我畫得真是不好,可他們都說非常好。」

《森林之外》是一個有關大屠殺倖存者的教育性動畫短片。陳彬睿認真地介紹道,這是關於女演員英格麗.皮特(Ingrid Pitt)的真實故事。她小的時候,被關在納粹集中營裡。有一次,毒氣室失控,她和其他被關的人被趕到森林裡,在那裡她和媽媽逃掉了。後來從一輛掉下來的飛機裡找到一個電台,從那裡,她聽到丘吉爾宣佈二次大戰結束了。

根據普林普頓的設計草案,陳彬睿需要用計算機完成近千張單畫,來表現這5分鐘動畫短片的情節和主題。在一篇文章中,陳彬睿寫道:「當我問邁克爾斯為什麼普林普頓會讓我這樣一個沒有經驗的小孩為他的動畫片畫畫時,他說:『英格麗死裡逃生時才八歲。你,一個十歲的孩子,知道生命有多珍貴。通過你的才華,你會表現出一條主線,所有孩子,不管他們在那裡,都應該是安全的。』」

媽媽對陳彬睿在動畫世界的進展感到很滿意,認為這是很好的開端。

「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每個孩子可能都會這麼說,不用說陳彬睿了。沈竹生日那天,他送給媽媽一幅畫。沈竹拿出畫來,自豪地說,看他小小年紀,構圖卻很氣派。圖上畫了一隻昂首立在山巔的鳳凰,陳彬睿對媽媽的尊敬和愛盡顯其中。

才華屬於陳彬睿,兩年來孩子豐富的經歷和獨特的環境要歸功於媽媽的操勞。為了讓陳彬睿的天才得以充分發展,沈竹把幾乎全部精力放在兒子身上。她說:「這兩年,我有很多時間和彬睿在一起,和他一起討論,參加活動,對他的內心世界有更多的瞭解。他對我很信賴,我希望這種聯繫能一直保持下去。」

談到孩子教育,沈竹深有感觸,她認為,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才華,家長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觀察他們的興趣所在,給他們提供相應的環境,創造各種機會,讓他們能有發展的空間。

對陳彬睿來說,沈竹的策略就是讓他一開始就能和專業人士,和這個行業中最優秀的人士有接觸,有互動。她說,這些機會要從小做起,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沈竹說自己兩年來也是在不斷地學習,做公關,找贊助,學習如何和媒體打交道,如何找合作夥伴,學做攝影、剪輯,學做動畫。和兒子一起成長,她覺得很有收穫,樂趣無窮。

沈竹說,不少華裔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大了能成為醫生、律師、工程師。但現在是網絡時代,有很多不同的機會。比如動畫片,作為一個職業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只要孩子有興趣和才華,以後在這方面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沈竹希望她和陳彬睿的故事能給華裔家長和孩子們一些啟發,尋找興趣,開發才智,開闊眼界,自由發展。

新的一年,新的旅程。陳彬睿和媽媽要出一本教兒童寫影評的書;還要和AmazingKids網站合作,在年初辦全國兒童影評大賽,讓孩子們有機會選出他們最喜歡的兒童電影,看看和大人們評的奧斯卡獎有何不同,陳彬睿到時會和其他成人影評家一起作評委;還要……

藝術和人生的大門正向陳彬睿敞開。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211期 http://www.epochweekly.com/b5/213/9056.ht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的「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亞太初賽。有18位好手脫穎而出。這些入圍選手將有機會可以前往紐約登上音樂家夢寐以求的卡內基音樂廳,爭取最高榮耀與一萬美元獎金,以及受邀在決賽後舉行的「華人之星獨唱獨奏音樂會」演出。
  • 82歲的台灣台中市立北新國中退休教師饒漢濱,退休後才開始創作,在古典詩詞項獲100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他是年紀最大的得獎者。
  • (shown)小人物奮鬥故事系列:英雄不怕出身低,更不怕先天條件的阻礙,只要肯堅持,就會有收穫。「看」看人間「不怕命來磨」的小人物奮鬥故事,他們都有一個讓人聞之鼻酸的慘澹童年。雖然出身低,成長環境充滿對自己不利的因素,但這些小人物卻能化逆境為順境,在看似不可為的環境中,用自己的力量拚出一條路,譜出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 (shown)小人物奮鬥故事系列:英雄不怕出身低,更不怕先天條件的阻礙,只要肯堅持,就會有收穫。「看」看人間「逆境煉真金 不怕命來磨」的小人物奮鬥故事,他們都有一個讓人聞之鼻酸的慘澹童年。雖然出身低,成長環境充滿對自己不利的因素,但這些小人物卻能化逆境為順境,在看似不可為的環境中,用自己的力量拚出一條路,譜出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 一個出身貧寒的女孩,小學一畢業便到工廠賺錢貼補家用。但她從不灰心喪志,一路從童工、領班、採購、財務等職位向上爬升。如今,這個小女孩已是小有成就的電子公司女老闆!小女孩究竟有何過人之處,竟能寫下這一頁傳奇?
  • 帶著赤子情懷般的熱愛,林克孝望著窗外居高臨下的景致,似乎視台北的「都市叢林」如無物,眼光直接飄向遠山,出口便說:「很多人以為那是中央山脈,其實那是雪山山脈……」這樣自然的舉動,一下便透露出林克孝最真實的自我:他是一個山者、詩人,而不是一個金融家。…
  • 林克孝追尋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深入宜蘭南澳山區探索失落的古道,與泰雅族文化緊密結合。今年8月的登山之旅,就是發現有條古道路線尚未有人前往,於是號召山友入山探勘。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此次行動竟成絕響……
  • 發現家鄉的長輩一個個戴起了老花眼鏡,從小就愛敲敲打打的施紀墉看見了商機。從創立眼鏡公司、轉型製作創意手工眼鏡,繼而為顧客量製眼鏡,施紀墉貼心的設計造福不少顧客。施紀墉同時擁有設計、製造與驗光師資格,在台灣眼鏡界可說是「絕無僅有」。
  • 古時為故里造橋鋪路被視為善行義舉,時空遞嬗的今天,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祕書長林秋芳憑藉著20年來在文化部門工作、策劃多起大型展覽經驗,在兩年半前,舉家返回宜蘭礁溪故里定居,也在當地灑下一把文化藝術的種子。
  • 三十二歲正值人生的黃金歲月,黃賽聰卻毅然放棄科技新貴的優渥生活,帶著妻兒來到南投縣國姓鄉,以生態復育為終生職志,種植有機的台灣咖啡,並以獨特的「冷沖」咖啡讓遊客驚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