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辛亥革命中的演員

傅國湧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12日訊】梅蘭芳回憶,辛亥革命時,同行中傳來消息,在上海攻打江南製造局的隊伍中,出現了梨園行的身影,上海「新舞台」的名演員夏月珊、夏月潤、潘月樵等人都在其中。年輕的梅蘭芳第一次聽到同行參加革命的消息,心中非常激動。由於南北音訊的阻隔,京、津一帶報紙對於南方的情況報導得並不詳細,有關上海伶界參加革命的事,當時在報紙上幾乎看不到,他輾轉得知,夏氏兄弟和潘月樵本來就是伶界商團的負責人,夏月珊還是伶界救火聯合會的會長,救火員大半是劇團裡的武行,他們大部分都參加了商團。在攻打製造局的行動中,由他們充當先鋒。

親歷上海獨立的「和泰豆米行」學徒、商團隊員胡根生記得,上海宣佈獨立的那天清晨,他目睹潘月樵來報告製造局的戰況。潘的裝束很特別,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白綢包頭,耳邊垂著兩個采球,身穿黑緞衣褲,外罩玄色斗篷,腰佩馬刀,就像戲台上太平軍裝束一樣。……他指手劃腳地報告攻打製造局情況,口齒清楚,頗為動人,報告完了就立正敬禮,走出大門,跳上一匹白馬,又回到製造局去了。臨行前他還揚鞭對大家說:「大家等著聽好消息吧!」

他還聽說,伶界商團參加攻打製造局,那天都是全武行,奉命出發時來不及卸妝,除了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潤這幾位伶界商團的領頭人,前輩武生張來順,武丑馬飛珠,銅錘丘治雲、薛壽齡、夏月華,潘月樵的兒子小黎青、小六子和他的兄弟潘少棠等都參與了戰鬥,他們都表現得很勇敢。

11月5日,蘇州中學生葉聖陶的日記中說,有人從上海來,說起攻打製造局的事很詳細,「首先奮勇者為新舞台藝員小連生,而敢死團之不顧生命尤為不可及。」小連生就是潘月樵的藝名,那天就是他繞到製造局的後門,率先攻入,他還受了傷。滬軍都督陳英士寫信給他,稱為「月樵大志士」:

素知足下現身說法,以改良社會為己任,深佩。不意製造局一役又親見閣下,躬冒矢石,奮勇前進,為驚訝者久之。而來書耿耿,猶以足受敵彈未獲南征為憾,具見愛國熱誠有加無已。比又慨助千金,當仁不讓,實為難能可貴……

事後,他擔任了滬軍調查部長,少將軍銜,到南京見過孫中山,但他依然活躍在舞台上,經常與夏氏兄弟等同行一起演戲為革命軍募款。上海的報紙上不時可以看到他們聯袂具名演出的廣告,比如1911年12月16日,《民立報》刊登這樣一則北伐聯軍總部為四舞台匯串演出助餉啟事,四舞台全部演員輪流合演各種新戲,包括七盞燈、月月紅、明月亮、小連生、蓋叫天、夏月珊、夏月潤、三麻子等名演員都將出場。參加革命的女學生沈亦云說,「九畝地的新舞台,向以演新戲開風氣稱,這時任何團體借用劇場開會,或請演義務戲助捐,有求必應。」

當時,北方伶界也有人參加了革命,最有名的是留日學生劉藝舟(又叫木鐸),他組織的劇團在遼東和膠東半島一帶演出,《波蘭亡國慘狀》、《明末之遺恨》、《武漢之風雲》、《黃花岡》等劇目,不僅有宣傳的作用,同時為革命募集經費。一天拂曉,他們劇團的船到登州,放了一排槍,守軍以為革命黨的兵艦到了,逃的逃,降的降,他就這樣當上「登黃都督」,後來他說起打登州的事:「我以前愛聽棒子《打登州》,還能學幾句秦瓊唱的唱腔,想不到那次無意中唱了出真的『打登州』。」當他解職南下,加入「新舞台」,人都稱 「都督唱戲」,被視為梨園的盛事。

他與留日學生王鐘聲在京津合演新劇《孽海花》曾風靡一時,王鐘聲南下參與過上海光復,又北上天津在奧租界召集戲劇界的同行,醞釀起事,不幸遭到逮捕,不少同行也被捕去。他直言自己是革命黨,被判死刑,臨刑時面不改色,高呼「驅除韃虜,光復大漢」的口號,被一連打了十三槍,才倒下去。

辛亥革命著實讓梨園行揚眉吐氣了一把。沈亦云發現,社會上輕視伶人的心理,自革命時起開始改變,她初次聽見年輕的世家子稱呼演員為某先生、某伯伯,與革命有關的演員開始棄掉藝名而用本名。戲劇演員的地位從此提高。潘月樵、夏月珊等上海發起創立「伶界聯合會」,陳英士批了這樣一段話:「潘、夏諸君於伶界夙負聲譽,數年以來專事排演新劇,感化社會,其影響所及,能使國民心理趨向共和。」 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後,來上海,應潘月樵、夏氏兄弟等的邀請,到新舞台觀看新劇,當天,孫中山親書「急公好義」四字匾額送給潘月樵,「熱心勸導」匾額送給夏月珊,另書「警世鐘」三個大字送給新舞台。

相關新聞
傅國湧:站在強權對面的郁達夫
傅國湧:葉公超與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
傅國湧:潘光旦:自由先於主義
傅國湧:這個時代的合法與非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