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絕之「牌坊」

路聖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98
【字號】    
   標籤: tags:

徽州民居的白牆灰瓦,徽州祠堂的底蘊厚重,徽州牌坊的宏大精美,被稱為「徽州三絕」,已經成了今天徽州人的三大寶貴遺產。看了徽州牌坊的人都說:「徽州三絕,牌坊為最。」

古徽州的牌坊很多,一座座牌坊,用徽州山裏特有的花崗岩和青崗岩,精雕細琢堆砌而成。有的孤孤零零,突兀地架在村口街旁路邊,有的相擁成群,在山野裏聳立,一路比肩而去。樹牌坊,在古代是「旌表德行,承沐後恩,流芳百世」之舉,也是古人一生的追求。

徽州的牌坊就其建造意圖來說,大致可分為三類:標誌坊、功德坊、科舉成就坊,多為標記功德、表彰貞潔、記錄科舉成就以光宗耀祖,曉諭後人而建立。據資料記載,從唐朝一直到清末,徽州這塊土地上一直都是在建牌坊。據統計,前前後後達到四百多座。

即使經歷了太平天國、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至今保存尚為完整的牌坊有一百零四座。堪稱「中國牌坊大觀園」。經過歲月的侵蝕,牌坊大都已是斑駁陸離,而每一座牌坊下埋藏著的故事,歷經了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卻依然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和情思。

歙縣的許國牌坊和棠樾牌坊群可謂是徽州牌坊的代表作。

「牌坊三絕」--許國牌坊

許國牌坊擁有「牌坊三絕」之美譽,其建於明萬曆十二年。坊主許國為徽州府歙縣人士,嘉靖乙丑年進士。歷任嘉靖、隆慶和萬曆三朝。隆慶年間,他以一品服出使朝鮮,因其「饋遺一無所受,朝鮮勒碑以頌」。

後因其「廉慎自守」,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成為聲名顯赫的內閣重臣。明朝萬曆皇帝為嘉獎許國決策雲南平叛功勳,而特別恩賜在其家鄉建造的。許國牌坊作為坊主生前就獲皇帝恩賜建立的牌坊,在中國牌坊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許國牌坊南北長11.54米,東西寬6.77米,高11.4米,仿木構造建築,呈八腳結構,規模宏大,由前後兩座三間四柱三樓式普通牌坊,和左右兩座單間雙柱三樓式普通牌坊組合而成,如此形制的組合牌坊在中國絕無僅有。

整個牌坊全部採用質地堅硬的青崗巨石仿木構造而成,有的一塊巨石就重達四、五噸。而支撐整個牌坊的是八根粗達半米的石柱。所以,許國牌坊也被稱為「八腳牌坊」。

許國牌坊錦紋浮雕,錯落有致,石禽石獸,栩栩如生。所有的石柱、梁坊、斗拱、雀替、匾額都飾以精美的雕刻,雕飾藝術巧奪天工。十二隻石獅倚柱而立,前後各四,左右各二,雄踞於石基之上,形態各異,或正伏,或倒置,或盤球,或戲耍。

牌坊的「坊眼」匾額,所題文字出自著名書法大家董其昌之手書,此為第三絕。

慈孝天下無雙里

棠樾牌坊群,距離歙縣縣城六公里。棠樾牌坊不是孤單的一座或相鄰的兩三座,而是有意識的被策劃在宗祠大門及一側的,縱向一連十座牌坊,其中現存七座。

棠樾牌坊群是棠樾村鮑氏家族經明清兩代而建成,該村的鮑氏是一個以「孝悌」為核心、倡導儒家倫理道德的大家族。

自宋代以來,這個家族中曾出現了許多忠臣孝子和節婦,同時,鮑氏家族又是地域文化之望族,並以富商大賈眾多而聞名。

棠樾鮑氏牌坊群的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樸典雅,依所建時代來分,為明代三座:鮑燦孝子坊,慈孝里坊,鮑象賢尚書坊;清代四座:鮑文齡妻節孝坊,鮑漱芳樂善好施坊,鮑文淵妻節孝坊,鮑逢昌孝子坊。

無論從前還是從後看,都以「忠、孝、節、義」為順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里,袞繡江南第一鄉」。

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一連七座,建築風格混然一體,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形同一氣呵成。

徽州的牌坊無疑是一部不朽的史書,不僅給後人留下精神財富,也留下了文化藝術和建築技術等許多方面的財富,是徽州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聞過則喜,顧名思義,就是別人批評自己錯誤時依舊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欣然、虛心的接受意見。這不僅體現著個人的修為與素養,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 嚴冬過後,美好的春天來臨了,春是一年之始,天地間萬物復甦,生機無限,人們所見所聞皆是春意盎然...
  • 傳統儒、釋、道文化皆從因緣、因果關係,來探討人生意義和歸宿問題。
  • 昔日孔子在齊國聽舜帝時代創作的大樂舞《韶》樂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嘆道︰「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 杜甫崇高的藝術成就,源於他仁愛、無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在國家、民族面臨危難之時,他關愛百姓,關注未來,呼喚正義,揭露黑暗勢力,用詩歌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 中華傳統文化是神傳之半神文化,半神文化當然有它的神跡在。據古人留下的文藝專著和其它記錄中,半神文化的神跡表現遍佈歷代的詩、畫、樂等文藝形式中。
  • 范純仁,字堯夫,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他一生為人謙遜溫和,正直寬恕。
  • 從前有個人叫葉桐山,他任河間通判,負責發送糧餉(指軍隊所需的糧食和款項)。後來,替換他的人來時,剩餘的錢已積攢了三千金,葉桐山置之不理....
  • 英明的君主都有三怕:一怕身居尊位而不知道自己的過失,二怕得意時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三怕聽到了至理金言而不能踐行。
  • 中國古代的教育分為民辦和官辦,或稱公學、私學。民辦主要是指私塾,一些落第秀才,開科講學、授課教徒。興辦教育成為讀書人的一條重要出路,既解決生計,又培養人才,更促進教育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