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室婚禮的傳統與變遷

人氣 1019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訊】(據中廣新聞夏明珠報導) 英國的威廉王子與大學時期就開始交往的凱特密道頓今晚共結連理,英國王室婚禮,吸引全世界的關注,每一個細節都引人入勝,它有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或是傳統,英國王室的新郎,經常是穿軍裝,步入禮堂,新娘婚紗多半是採用英國設計師的作品,捧花裡必定會有一支香桃,是採自於皇宮的花園裡,一百多年前,維多莉亞女王結婚的時候,捧花裡面也有一枝花來自於同一株樹。

這是英國王室婚禮中,固定的元素,威廉的曾祖父母、祖父母、她的雙親、叔叔嬸嬸,沒有一個例外。

近年的幾場婚禮,包括英國女王的第三個兒子愛德華王子迎娶蘇菲,他的父親續弦的婚禮,以皇室的標準而言,都比較簡約,這究竟是突破還是回歸傳統。

依據《奇特的皇室婚禮》一書作者費歐娜麥唐納的說法,近代皇室婚禮與過去已經有很大的不同。幾乎整個十九世紀、一直到二十世紀初,皇室成員婚配,都遵循一個差不多的模式,就是它一定有政治考量,它們追求的是如何透過聯姻來壯大王朝的勢力,也因此,皇室成員找對象,一定也是皇室,皇室成員迎娶平民,在二十世紀以前,極為罕見。

最顯著的一次例子就是15世紀的時候,愛德華四世,到了上個世紀,1923年的時候,又有一位平民女子嫁入皇室,亞伯特王子娶了蘇格蘭一個階級比較低的貴族家女兒,亞伯特因為是國王的二兒子,所以在婚姻上比他的哥哥愛德華,享有更大自主權,沒想到愛德華為了愛情,甘願放棄王位,亞伯特被打鴨子上架,成了英國國王,他就是現在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

喬治六世沒有兒子,伊莉莎白因為要接王位,所以在未來伴侶的選擇上,必須受更大的限制,從十一歲開始,王室就替他物色未來結婚的對象,五個考慮的人選,最後由希臘王子菲利浦贏得芳心,菲利浦放棄希臘王子的身分,進入英國王室,1947年,伊莉莎白在西敏寺與菲利普完婚。

威廉和凱特也將在西敏寺共結連理,西敏寺在它一千年的歷史上,一直到接近末段,才開始成為皇室婚禮的選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國王與女王,公主和王子,多數都在皇家御用教堂或是皇宮裡結婚,第一次世界大戰逼得英國皇室要極力淡化它血緣中德國的背景,英王喬治五世把原本日耳曼家族的的姓氏改為有英國特色的溫莎,同時鼓勵皇室成員在西敏寺舉行婚禮。

二十世紀的英國皇室婚禮,大多少不了遊街的元素,道路上張燈結綵,有的時候還有露天派對,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平民百姓有參與感。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是在西敏寺完婚,她穿著一襲用中國蠶絲製作的婚紗,因為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兩年,不可能採用日本或義大利蠶絲,新郎菲利浦穿著海軍軍裝,上面別著他在戰役中贏得的獎章,婚禮過後,新娘在一個無名的陣亡將士墓前,獻上她的捧花。回到白金漢宮之後,新人在陽台上向群眾揮手致意,那是英國皇室婚禮第一次透過國際電台實況播送。那場婚禮的另一個第一次,就是准許媒體攝影機進入西敏寺拍攝,雖然鏡頭只捕捉到新人的背影。

英國皇家婚禮首次吸引公眾關注,可以追溯到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大眾媒體出現,婚禮不只在英國,也成為大西洋彼岸的新聞。

其實,早在1923年,電台就想實況轉播亞伯特王子的婚禮,不過被坎特伯里大主教否決,因為他擔心大夥兒聚在酒吧、戴著帽子、甚至穿著隨便的聽轉播,對皇室不夠尊重。婚禮沒有實況轉播,而以發布靜音的新聞畫面,在電影院播送取而代之。

英國皇室婚禮第一次透過電視實況播送,是在1960年,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妹妹瑪格莉特公主結婚,不過電視觀眾沒有見證到雙方交換誓言,一直到21年之後,查爾斯王儲迎娶黛安娜,新人交換誓詞的畫面,也如實的傳送到電視觀眾的面前。

相關新聞
英王室婚禮引發澳洲共和新話題
希爾頓的皇室婚禮計劃泡湯 求英王儲也沒用
克林頓嫁女 王室婚禮受矚目 
新人認可 王室婚禮紀念品上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