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專題報導

法雲「大樹計畫」:樹人的「希望工程」

容乃加
font print 人氣: 92
【字號】    
   標籤: tags:

引言:

霸凌問題動盪了校園,更嚴重的是對未來的社會又投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霸凌不只是兒童、學生之間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暴力問題向下擴展的冰山一角。面對這個中外皆有的校園暴力問題,尋思解決之道已經迫在眉睫。

當社會上的成人每天孜孜矻矻的打拼,結果是給下一代打造校園戰場,讓善良的孩童赤裸裸地暴露在危險中,我們不禁要問:努力工作的意義何在?社會共同的未來又在何方?

在今天兒童節,思考校園下一代的霸凌困境,我們特別介紹「台南市法雲文教協會」推動的「大樹計畫」,提供一個以家庭的愛防範暴力社會於未然,以品格教育啟迪善性的作法,提供一個深入問題的省思觀點──對暴力,需要道德歸正,對社會,我們需要更長遠的觀照、更早防範未然的行動,對他人,我們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共同的關懷。

「大樹計畫」簡介

「大樹計畫」為「台南市法雲基金會」的一個社會關懷計畫,他們從根(家庭)做起落實兒童關懷,營造家庭溫馨,補救弱勢單親孩童的人格教育。為了防止社會亂象,改善社會治安,大樹計畫著手社會的「希望工程」。民國89年,法雲基金會有鑑於兒童、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品格偏差造成的社會問題,著手推動「大樹計畫」

走過10年,「大樹計畫」照顧的學童有的已經可以自力更生了,更令人慶幸的是,到目前為止參與這個計畫的學生都還沒發生過「中輟」的問題。升上高、國中的學生們與大樹老師、媽媽阿姨們經常有聯繫。

「大樹計畫」催生的「火車頭」郭麒麟名譽理事長(隆美窗簾董事長)和工作夥伴們都樂在孩子的純真、向善之中!他們一直懷抱的心願就是這個「預防中輟的希望工程」能更有效率的推進。也希望透過本報導促成更多人了解、重視「大樹計畫」的理念,一起來參與、推動、耕耘台灣「大樹計畫」的希望工程。

默默十年樹 蔭我單親童


法雲文教基金會簡單的辦公室內蘊的力量很大。(攝影:容乃加/大紀元)

走上陡陡的樓梯上了二樓,眼前豁然展開一方樸實無華的空間,這是「台南市法雲文教協會」的辦公室(位在台南「中國城」),從這個簡單素樸的地方長出了「大樹計畫」──為單親家庭、外籍新娘家庭之低收入戶和行為偏差的學童加強課業輔導、生活教育。這也是矯正社會苗木的希望工程,這裡的園丁深深體會人的教育需要從「根」(家)造起。

台南市法雲文教基金會目前推動的「大樹計畫」有兩個「學校據點」──進學國小和興南國小,他們「以校為家」為單親家庭之低收入戶和產生偏差行為的學童營造溫馨的家庭情境,給予愛的關懷支持和課後學習輔導,以及良善的生活教育。

救孩子「從根救起」 讓家到位

「大樹」的工作夥伴們有一個共識:「人都需要一個『家』,對長歪了的小樹要『從根救起』,從小學開始跟他們培養感情,給他們有一個家」。所以「大樹計畫」是從小學學童開始輔導的。「大樹計畫」最早課業與生活輔導的對象是從小三到小六。「大樹」草創成員之一的張老師回憶說,早期郭董常問:「做得下去嗎?」。現在「大樹」已經向下紮根到小一,而且隨著學童的長大,也向上延伸到國中階段。在這過程中,實施分齡分組老師不足、經費不足,大樹老師和親人一起共襄義舉。

在「大樹計畫」的二個「校點」各有一位大樹媽媽(阿姨)負責照顧孩童的身、心,照顧他們的課業,還有一位全方位輔導老師給予支持,作兩位大樹媽媽的後盾,他們猶如一個健全家庭的慈母和嚴父般的角色。在課業輔導方面,請了臺南大學的教育相關學系學生為他們作課後輔導。大樹老師說:「有別於一般的輔導協助,大樹老師、媽媽還延伸照顧學童的原生家庭,這一切都是為了要給『大樹計畫』的學生,一個堅實的成長環境。」「大樹」透過內心和外在環境的全面照育,以期讓這些根幹基礎不穩固的孩子能夠得到再造的機會。

大樹人「不怕死」 愛屋及烏的關懷

當某學童在「大樹計畫」的教室中的表現變好了,但是教室關門回到原生家庭,如果家庭有問題,那孩子會變成怎麼樣?「大樹」的輔導張老師和大樹媽媽都有共同的感慨:「學童家中大人的問題大於孩子的問題」,因此「大樹」一直秉持著要救孩子就要「從根救起」的理念,並且付諸具體的家庭關懷行動。

當他們要拜訪計畫中的孩童家庭時,常有人對他們說:「你們不怕死!」,因為有的家長不單純交友也複雜,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反而遭到敲詐、勒索等等不好的事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大樹計畫」的精神11年來一以貫之,認為要救長歪了的小樹就要「從根救起」,在他們的勇氣與智慧之下化解了不少難題。張老師說:「奇妙的是,十一年來沒有遇到難題,而且和家庭都成為好朋友,有問題來商量,有點好東西來分享」。

面對教育難題 「慈悲」是後盾

「大樹」人真是「不怕死」,他們以智慧加勇氣、並以慈悲為後盾化解難題。以下是幾個發生在「大樹計畫」行動中的真實故事。

實例一:幫孩子家長付房租
有個「大樹計畫」的小女孩曾經變成了慣竊,一個善良的小女孩竟然在外偷錢,讓人難以置信。因為對大樹老師、媽媽的信任,小女孩撤開心防,告訴她家裡的窘境,原來媽媽付不出房租,女孩偷了商家的錢就是為了給媽媽用,「女孩把錢塞在媽媽房門後面」,張老師說。為了幫助孩子,有一段時間「大樹」的老師幫這個家付房租,然而卻發現媽媽的朋友很複雜,身上大片刺青的朋友也大剌剌地進住,大樹老師理直氣壯地「斥退」不速之客,還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環境。

實例二:幫孩子新媽媽「補身體」
有一個男孩,媽媽在他2歲多時就拋夫棄子離家出走,男孩也成了受氣包、出氣筒,以致行為暴躁乖戾異常,而且也會攻擊他人。這家的爸爸再娶了一個外籍新娘,大樹老師、媽媽愛屋及烏把學童的家人當作自己的家人,熱絡地和男孩的新媽媽做朋友,新媽媽「坐月子」就買補藥給她補身體。大樹老師說,因為「我相信對她好,她也會對孩子好。」真的,男孩行為導正了,課業也見到起色,可是英文還不好。大樹老師、媽媽幫他找英文家教,一對一輔導。男孩現在上高中了,英文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呢!

實例三:提供就業機會
曾有一位學童家長工作狀況越來越糟,最後變成失業,「大樹」的一位成員雇請她到家裡幫忙照顧長輩長達二年時間,並提供住宿空間,讓她能同時照顧、教育她的孩子。

可惜的是,這位家長沉迷於賭博,最終還是讓她的孩子陷溺於社會的濁流中。這個唯一的失敗的個案,一直是大樹老師、媽媽心中永遠的痛,更增強了他們要救孩子確實要「從家救起」的理念。

讓愛傳下去

從「大樹計畫」長大,目前就讀高三的陳姓學生感憶和大樹的緣份說,「我這十餘年來,若沒有『大樹』的輔助與關懷,就沒有現在的我。有人說:『家是人生的避風港』,我認為:『大樹是我人生第二避風港』。我希望將來我有能力時,也能把這種力量傳達出去,像一棵大樹為許多弱勢的人遮風避雨,讓他們的生充滿希望,繼續將這力量傳達給後代,直到永遠。」沒錯,當弱勢孩童的「避風港」就是「大樹」的初衷,同時,大樹也是社會的好守衛,讓人們得到寧靜的慰藉,安全就垂手可得。

大樹側記

走過10年來,已經有不少人參與「大樹計畫」,除了「大樹」的根幹,還有進入計畫的學生和兩個班週一到週五的課業輔導老師。民國99年11月,法雲文教協會做了10年的回饋集成,將課業輔導老師和學生的心情故事匯聚成「愛的園地」篇,收錄在第11屆的會員大會手冊中,與會員分享「大樹計畫」的心路與成果。從課輔老師和學生自我的心情寫真,如實側寫「大樹計畫」的不同層貌(以下是部份的原文摘錄)。

「大樹計畫」課輔教師記在大樹的日子
黃祈寧說:
現在每次都抱著一點小小的希望踏進教室,希望大樹的孩子今天很開心很順利。有時候孩子們吵架激動到都氣哭了,還來不及去搞清楚狀況或給他們「惜惜」一下,他們就好奇妙地和好了,把一切不愉快都拋在腦後,又開心地玩成一片。我覺得大樹的小朋友們好像兄弟姊妹一樣,偶爾鬥鬥嘴,可是總是互相關心,誰今天沒出現其他人就擔心他是不是生病了,看他們這樣就覺得很窩心。

大樹的每個孩子都好有禮貌也好活潑,做事也都很認真盡力,我想鳳阿姨對小朋友的影響真的很大,每天很有耐心的從生活常規的叮嚀到情感層面的關心,每個小朋友都很信任而且尊敬鳳阿姨。鳳阿姨每天準備的點心也很有媽媽的味道,不僅抓住他們的胃,甚至還抓住了他們的心呢!

每次結束安親後,有時陪著孩子一起摸黑走到大門口,牽牽他們小小的、溫暖的手,跟他們聊天,聽聽他們最近的心情,就覺得他們其實很有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在大樹長大的孩子不會變壞,他們也許不是課業上表現最好的,但是他們的心卻是最美的。

葉珊汝說:
不管是小朋友的調皮搗蛋,還是貼心的小小舉動,都讓我覺得我學習到了很多和獲得了很多,在這將近一年的日子裡,我看著小朋友慢慢長大,慢慢被改變,我的心裡也跟著變踏實了。……這些小朋友卻是常常缺乏愛與關懷的,我很高興我能為他們付出,在大樹裡,他們除了有老師教導之外,更擁有吳媽這一位「慈母」每天都為他們準備點心和關心著他們,我相信小朋友是能感受到我們為他們付出的關懷,他們的改變也許慢,但他們正在努力!

洪慧珊說:
在「大樹計畫」擔任課輔老師算一算也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在這當中我發現,其實好多小朋友很聰明、很有天份。也有好多小朋友,雖然在相對弱勢的環境中成長,但他們不會因此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努力。所以我希望自己不僅僅在課業上幫助他們,更能夠盡我所能的引導他們走向正的道路。吳媽媽謝謝您,除了教我那些帶小朋友的經驗;準備香噴噴的點心之外,還有對我的關心與照顧……張老師謝謝您,總是不辭辛勞地來關心小朋友、教導我們教小朋友的方法,也鼓勵我們這些課輔老師繼續加油。

石婉儀說:
……有機會成為大樹的一份子,了解大樹的理念與大樹的溫暖。別於其他課輔,大樹不只是教導孩子們的課業,同時也建立孩子良好習慣、了解孩子的心裡想法,來大樹能有歸屬的感受,畢竟這些孩子們都是來自家庭功能不利的環境。有時候聽到孩子們家裡的狀況,不免感到難過與辛酸,偶爾甚至生氣,大人們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給孩子這樣的成長環境?責任感呢?我還是不明白。也許有些出自不得已吧,實在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在「大樹計畫」的這段時間,也很謝謝淑鳳阿姨,關心了解每個大樹的孩子,準備點心,與家長溝通,與學校聯繫,打理大樹的一切,忙裡忙外也夠辛苦了!淑鳳阿姨也很關心課輔老師,讓我們這些離鄉背井的人,心裡也充斥著暖流,在台南也有歸屬感,更何況是大樹的孩子。

林純羽說:
加入大樹課輔老師的團隊,……我們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姊姊,陪他們一起寫功課、談心事和玩遊戲,淑鳳阿姨就像事我們的媽媽,給予我們關心及照顧,替我們著想。……小朋友感受到還有一個避風港「大樹計畫」讓他們可以靠岸,遇到大風大浪時,就來大樹教室可以感受到所有人的溫暖。

我的教學經驗比較不足,在管理秩序方面較缺乏,阿姨都會幫我很多忙,下課時也會給我一些建議……。曾經有幾次因為外務繁忙晚到教室,她(阿姨)也都沒有責罵,反而是拿點心給我吃。每次看到她總是親切的笑容掛在臉上,對我們噓寒問暖,關心小朋友之外,也關心我們課輔老師,把小朋友們和課輔老師擺在第一位,……當知道大樹計畫的經費緊縮,阿姨不捨課輔老師因此離開,時時惦記著課輔老師的編制及薪水的發放,小朋友更不能因為這樣,學習受到影響。這棵大樹如果可以一直屹立不搖,也是所有人的辛苦灌溉才能如此,阿姨也一直守護著,我則是感恩在心,目前能做到的就是堅守「大樹計畫」的理念,讓孩子到「大樹計畫」來有家的感覺。

來到「大樹計畫」已一年多了,……這份緣可以寫成一本書了,書名就叫《菜鳥老師遇到愛……學生》。當一個菜鳥課輔老師遇到愛哭、愛吃紙、愛拗脾氣、愛講話、愛耍賴、愛發呆、愛吵架…數不盡的「愛」讓我承受不起啊。但也是這份愛讓彼此成長……現在小朋友慢慢變懂事了,有的小朋友也離開「大樹計畫」,但師生情是不會變的,每次遇到會熱情地打招呼……

孩子眼中的「大樹計畫」──點點滴滴在大樹

謝宜O說:
我好喜歡「大樹計畫」裡面的老師,他們都對我好好喔!就連阿姨也對我特別好,評量也讓我考試越來越進步,下午還點心吃……我來大樹二年半了,我很感謝照顧我的老師、阿姨還有同學們,也更感謝捐款給我們的人。我最感謝的人是阿姨……

蔡靜O說:
我來大樹快要四年了……我很感謝大家讓我有時快樂、有時傷心、難過、煩惱、苦惱。我不開心時老師或阿姨都會安慰我,我非常感謝鳳阿姨每週二~五都為我們準備點心、飲料,還為我們請英文老師來教我們英文,也為我們買材料讓我們做才藝,為我們準備評量讓我們複習。

陳崇O說:
十年又過了,如今我即將高中畢業升大學了。……許多回憶之中最令我感到難忘的也只有在「大樹安親班」的生活……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或許那裡的老師和阿姨真的很凶,但這是關心我們的一種方式,希望我們能改掉過失,缺點和不好的習慣,讓往後的我們不會因為先天條件不足,而不能和普通人一樣在社會中生活。

回想起以前的我是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因此那時候每個人見到我不是用言語辱罵,就是刻意迴避,沒有任何人敢和我說話,甚至是全校有名的發飆人物,直到我來到了大樹,才慢慢改善。……到了高中,我已經能像普通人一樣和同學聊天,也漸漸開始注意成績,為往後的將來鋪路,朝著夢想的舞台前進。

我這十餘年來,若沒有「大樹」的輔助與關懷,就沒有現在的我。有人說:「家是人生的避風港」,我認為:「大樹是我人生第二避風港」。我希望將來我有能力時,也能把這種力量傳達出去,像一棵大樹為許多弱勢的人遮風避雨,讓他們的生充滿希望,繼續將這力量傳達給後代,直到永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阿古在讀後心得中寫到,「以前我想,別人有的東西,我也要有,所以我偷合作社的錢,偷家裡的錢去訂羊奶、買飲料、買自動鉛筆、請同學吃東西。我一直以為大家都不會知道東西是我偷的,結果還是被發現了。現在我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我不會再偷錢了。」
  • 學生行為問題輔導繁瑣卻有意義,真心與故事,讓人看到了孩子正向的轉變與他們美好的未來。
  • 近幾年來離婚率的攀升讓孩子們常得被迫提早適應大人世界的分離甚至願懟,小小年紀也可能要面對「選邊站」的無奈,信任與安全隨之被抽離,取而代之的是日益增多的焦慮與緊張。而他們也成為制式管教方法下黑名單的常見客了。這也成為許多行為偏差的青少年的兒童寫照。
  • 小強在類似單親的家庭中成長,母子離鄉背井到外地討生活,生活壓力不小,年紀小小的他懂得孝敬母親,勤做家事,功課也維持得很好,是個優點很多的孩子,不能以他在校的偏差行為來論斷全部。基於一顆柔軟的慈悲心,我願意花時間來導正他,慢慢找出他情緒缺口的來源,也希望自己不忘教育的熱情與初衷。
  • 拿起這張特別的考卷,看著孩子筆下美麗燦爛的蝴蝶,猶疑著是否要在考卷上打大紅叉,在分數欄內圈零,去否定一個天分在繪畫,不在國、英、數的孩子。
  • 彼得、小班、安迪是輔導室的常客,也是全校師長都熟識的問題學生。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來自破碎家庭,或是單親、隔代教養,或是住在寄養家庭。身為國小輔導主任的我,總覺得可以為孩子們的成長多做點事!
  • 悄然間,孩子們也變了,我不再為孩子們解惑答疑而勞累。瞧那一組組一對對,講得是那麼細緻耐心;作業的正確率越來越高;你看他苦口婆心的勸說那兩個楞小子,很快彼此擊掌合好;一片祥和安寧,學習、紀律、衛生、勞動無一不在變。到底緣何:還是愛心,是孩子們的愛心築就了我們這個安祥的大家庭。
  • 小芸一臉無辜到輔導室找我,說她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怎麼處理,覺得很煩。我請她坐下來說明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 忍字頭上一把刀,一時的衝動往往會帶來不可想像的後果。關鍵時刻,試著別讓那把刀掉下來......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