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的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跟著神韻遊世界——倫敦篇

古都倫敦迎神韻 東西文明交相輝映

2011年04月04日 | 23:02 PM

【大紀元2011年04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天宇倫敦報導)倫敦——以其悠久的歷史、發達的經濟和璀璨的文化而聞名世界。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彙集了人類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科技的最高成就,日不落帝國之輝煌令世界矚目;今日,倫敦世界之都的鼎盛依然巍然不動。

倫敦作為世界戲劇之都,每年吸引著眾多的藝術團體和世界各地的觀眾。這裡的表演秀和觀眾數量甚至超越了紐約的百老匯。風靡全球的神韻藝術團即將在2011年4月5日至10日第四次惠臨英國,在英國國家歌劇院所在地敦倫大劇院(London Coliseum)上演七場神韻演出,為英倫觀眾帶來一場全善、全美的藝術享受和人生感悟。

神韻藝術團以大唐文明的輝煌為典範,為觀眾帶來包括眾多華夏民族獨有藝術的史詩級的舞蹈及音樂。中國的歷史被稱為「上下五千年」,而英國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兩國都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東方的文化再一次在西方國土上展現,演繹出又一次絢麗的色彩。

源遠流長的起源

當中國正在經歷戰國的七雄爭霸之時,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凱爾特人則開始了征服歐洲的旅途,而其中的一支遠征軍,渡過北部海峽,征服了歐洲西北島嶼的第一批島民伊比利亞人——也就是現在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並在東部被其命名為「泰晤士」(Thames )的河流入海口修建起一個聚居地,久而久之,島上的凱爾特人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文化,而歐洲大陸人則稱他們為「島民」和「海邊之民」,羅馬語就是「不列顛」(Britain) 。直到公元43年,不可一世的羅馬人經過十幾年的戰火,降服了凱爾特人的不列顛,並在泰晤士河口岸的聚集地開始建立要塞,並命名為朗蒂尼亞姆(Londinium) ,意思是河流經過的地方,這也是「倫敦」一詞的由來。羅馬人一待就是4個世紀,這漫長的時間裏,不列顛人從原始的氏族部落轉變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直到公元407年,日漸衰落的羅馬帝國將他最後一支部隊撤出了不列顛,宣告了羅馬人在此地統治的結束。

也正因為這段歷史,在英國可以發現大量古羅馬時期的文物及古蹟,倫敦市內很多著名古建築也都源自於羅馬時代,倫敦七座傳統的城門中有六座都是建於羅馬統治時期:Ludgate、 Newgate、Aldersgate、Cripplegate、Bishopsgate和Aldgate。

而英國最為有名的古羅馬建築當屬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當時羅馬帝國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停止擴張並採取守勢,而在不列顛的羅馬軍團屢遭北部皮克特人的進犯,因此羅馬皇帝哈德良在親自視察英格蘭北部後,決定修築一條大約118公里的長城以衛戍羅馬帝國的佔領地,這個長城就以皇帝的名字命名,建造的原因與秦始皇為了防範北方匈奴人騷擾而建築長城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英格蘭長城的建造者不是苦工,而是三個羅馬軍團歷時6年完成。長城高約4,5米,3米寬,共用了75萬立方米的巨石。但如今的哈德良長城早已是破敗不堪,僅能從些許斷壁殘桓中解讀著那段歷史。

歷盡滄桑的歷史

自文明的羅馬統治結束後,大不列顛島經過了一段黑暗時期,先是經歷了日爾曼人的野蠻侵略,內部也是分分離離,即便是國土面積不如中國一個大省,但也有七個國家,相互間戰亂不止。在這期間,凱爾特人、日爾曼人、盎格魯人、久特人以及不列顛人等多個民族逐漸融合成了一個新的民族:英格蘭人,其國家從不列顛改成了英格蘭(England)——意為「盎格魯人的土地」。「在黑暗中睡去的是不列顛,在黎明時醒來的已是英格蘭」——邱吉爾曾這樣形容這個時代。

亞瑟王的傳說

也正是發生在這個時期,雖然這個故事是經吟遊詩人傳頌的英雄傳說,但這並不妨礙亞瑟王成為英國圖騰式人物,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傳說,不僅僅在英國,幾乎在整個世界都是家喻戶曉,而最早出現的歐洲騎士精神也是出自於此。

其後英格蘭曾經一度被丹麥人所征服而成為第一個統一的王朝,而後流亡在諾曼第的英王子愛德華被迎接回英格蘭,並建立了英吉利朝。愛德華是個十分虔誠的基督徒,又被稱為「懺悔者愛德華 」,而如今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又稱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就是愛德華下令修建的,並將王宮遷移此地。此王宮於1065年竣工,之後屢經擴建和改造,1875年被建成如今的哥特式風格。作為英國皇家教院以及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教堂,從那斑駁的高牆和灰白而精美的門窗中,透露著歷史的滄桑。英國國王的加冕儀式以及眾多王室成員的婚禮儀式都在此舉行。而由於其初衷是作為國王的陵墓,從亨利三世起,共有20餘位英王安息於此地,而且不僅僅是英王,很多英國傑出人士身後也都安葬在西敏寺。

到了公元10世紀,諾曼人的領袖威廉宣稱自己有權繼承英格蘭王權,並從法國出兵,渡海作戰,用武力征服了英格蘭,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而這也是英格蘭歷史上最後一次被大陸人征服。從此英吉利朝被諾曼朝替代,而國王所用的法語成為當時英格蘭的官方語言。

著名的倫敦塔(Tower of London )就是由威廉修造的。這個本用來作為軍事要塞的白塔,逐漸演變成王室宮殿的一部份,但最後一位居住在此地的國王是將近400年前的詹姆斯一世,之後這裡曾被作為堡壘、軍火庫、國庫、鑄幣廠、天文臺、避難所等等用途,但最讓它聞名遐邇的是高級監獄,英語中「Sent to the Tower」即是入獄的意思。伊莉莎白一世的母親安妮王后和伊莉莎白本人都曾是這裡的「住戶」,而安妮更是喪命於此地;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兒子、堂兄、弟弟,亨利八世的兩個王后,也都是在這裡被囚禁並處死。因此即便是今日,這裡依舊滲透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息,而這裡最後一次作為牢房,關押的最後一個犯人,就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創始人之一、希特勒指定接班人——魯道夫‧赫斯。如今倫敦塔不光是旅遊景點,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之一,陳列有大量王室珍器、古代兵器等,其中以英王君主的王冠、權杖和珠寶最為有名,維多利亞女王加冕時戴的鑲有三千顆寶石的王冠和伊莉莎白二世加冕時戴的鑲有重達109克拉大鑽石「非洲之星」的王冠也在其中。倫敦塔內還有幾個特別的住戶,就是從13世紀開始就常駐這裡的渡鴉,而據英國民間傳言,一旦渡鴉離開這裡,倫敦塔就會倒塌,英國就會滅亡,因此即便是到了現在,英國政府依舊每年特別撥款讓人照料這些渡鴉。

從公元10世紀到12世紀,由於英王和法國諾曼底的這層關係,造成因為繼承權而引發的戰爭,使得英格蘭幾乎一直處於戰亂之中,直到由亨利二世建立安茹朝為止。而安茹朝又被稱為「金雀花朝」,名字來歷是因為亨利二世的父親、安茹伯爵傑佛瑞京朝在帽子上別上金雀花。由於亨利二世的父親、母親及其子的血統網絡,加之自己所征服的英格蘭,使得金雀花朝疆域極大,從蘇格蘭一直延伸到西班牙。在亨利二世統治期間,由於其曾和法蘭西國王有過不愉快的爭執,一氣之下命令就讀於巴黎大學的英國學者們都回國,並將他們安置到自己在牛津市附近的宮殿,這就是牛津大學的前身,而這裡培養的學者們又在半個世紀後創建了劍橋大學。

1189年,亨利二世的二兒子查理一世繼承國統,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獅心王查理」。關於查理的事跡多見於十字軍東征。1187年,庫爾德人薩拉丁率領穆斯林軍攻佔了聖地耶路撒冷,1095年,在與穆斯林國家接壤的拜占庭帝國的請求下,羅馬教皇號召天主教國家派遣十字軍收回聖地,拉開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戰役。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查理所率領的英軍成為了十字軍的絕對主力,並在阿卡城和薩拉丁的決戰中,查理一身黑甲,跨下黑色戰駒,身先士卒,率領士卒橫掃穆斯林軍隊,終結了薩拉丁軍的不敗神話。就在兩軍交戰正酣之時,法蘭西王菲利二世開始進攻英格蘭在法國的領土,而查理的弟弟約翰也伺機篡位謀權,查理不得不回師,也宣告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告終。由於查理心性狂傲,在歐洲得罪了很多權貴,因此在回國的路上,被奧地利公爵扣留,之後引渡到德皇之手,而傳說德國皇帝把他和獅子關在一個籠子裡,誰想查理竟在獅子張口要吃他的一瞬間從獅子口中將其心臟掏出,並當場吃掉,從此人稱「獅心王」。查理的生死不明給了約翰機會,他在菲利二世的支持下立即篡位並以暴政馭國,眾多英國人奮起反抗,大盜羅賓漢就是當時的綠林好漢之一。直到1194年,查理被王室贖買回國,並在不久後發動對法戰爭,一打就是五年之久,自己也被冷箭射殺而亡,死前查理宣佈將王位傳給了曾經背叛他的約翰。

約翰即位後,又陷入了皇權之爭,並幾乎喪失了在歐洲大陸的所有領土,而內戰結束後又發動收復失地的戰爭,但以失敗告終。接連的失利激起國內貴族的反對,迫於種種壓力,約翰被迫接受了貴族們提出的《大憲章》,該憲章將國王的權利大大削弱,並確立了依法治國、法律至上的根本,不單單是對當代,對之後的歐洲民主改革乃至美國獨立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議會」一詞也第一次出現在人類史冊上,並且約翰之子、英王亨利三世在位時期簽訂《牛津條例》時,在英國建立了議會制度。但不久後,王室和議會開始對立。1266年,亨利三世之子、愛德華王子掌控了國家實權,在其即位英王后,廢除了《牛津條例》,但保留了《大憲章》,使國家制度法律化,「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觀念深入人心。而這個英王愛德華,人稱「長腿愛德華」,就是知名電影《勇敢的心》中的那個陰險毒辣的英王。其實歷史上愛德華並非殘暴無度,愛德華一世在英國歷史上佔有重要一筆,正是他征服了威爾士併發動對蘇格蘭的進攻,人稱「威爾士征服者」和「蘇格蘭大錘」 ,知名電影《勇敢的心》就是描寫當時的那段歷史。1307年,愛德華一世在征討蘇格蘭的途中病逝。

在此之後,英國一直陷入到對法作戰的泥潭之中,這就是英法百年戰爭,而兩國人民的仇恨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盟前。

璀璨耀眼的文化

雖然戰爭不斷,但這並不影響文化的發展,自13世紀文藝復興始於意大利,到了16世紀時已是鼎盛時期,大學裡恢復了古希臘語的教學,接著出現了規模宏大的翻譯活動,眾多的學者、作家將古代希臘、羅馬和近代意、法等國的學術和文學名著譯成了早期近代英語。哲學家、教育家、 歷史家、政治家、宗教人士紛紛從事著述,用不同方式表達了人文主義思想,如湯瑪斯‧莫爾用拉丁文寫的《烏托邦》。詩歌創作也是空前活躍,大批詩集出版,無韻體詩開始在劇本裡成功運用。詩同劇的結合產生了這一時期文學最驕傲的成果﹕詩劇。從16世紀80年代起,詩劇作者們擺脫了中古神秘劇、奇蹟劇、道德劇的宗教色彩和粗糙技巧,建立了一種生氣勃勃的新戲劇,敏銳、強烈地表達了時代精神,在藝術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膽創新。第一個成功地使無韻體詩變成戲劇媒介的是馬婁。他用「壯麗的詩句」寫壯麗的人物,如《帖木兒》中的中亞大帝國的創立者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劇》中的追求無限知識的德國博士,同時又在《愛德華二世》裡將一個國王的遭遇寫成了英國第一個歷史劇。馬婁早死,但是詩劇繼續成長,經過吉德、格林、查普曼、德克、米德爾頓、馬斯頓、海伍德等人的創作實踐,題材擴大,技巧更趨成熟,至莎士比亞而集大成。 莎士比亞——這個天才戲劇家的作品,共有37部劇本。他博採眾長而又自有創造,在歷史劇、喜劇、悲劇、傳奇劇各方面都寫出了傑作。他的9個歷史劇包括了從約翰王到亨利五世(亦即從13世紀初到15世紀末)之間連續300年的英國歷史,場面之大實屬空前,而作者也寫得波瀾壯闊, 直至今日仍是所有世人都無法逾越的高牆,其劇碼至今經久不衰,仍是眾多名劇院的首選,而能否演好莎翁筆下的角色,更是衡量戲劇演員良莠的基準。

正是因為莎士比亞的存在,那個時期可謂英國戲劇的黃金時期,由於皇室也鼎力支持戲劇的發展,包括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內的眾多貴胄都經常光顧戲院,因此眾多劇院也都集中在溫徹斯特和古倫敦之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聞名遐邇的「倫敦西區」(West End)。倫敦共有的100餘劇院中,有40多個都集中在此地,因此倫敦西區也成為了英國戲劇界的代名詞,和美國紐約的百老匯並成為世界兩大戲劇中心,而其悠久古老的歷史又令百老匯無法望其項背。如今在倫敦西區上映的眾多知名歌劇戲劇,吸引著無數的觀眾,比如根據知名動畫改編的《獅子王》(Lyceum 劇院)以及即將上映的《怪物史萊克》(Theatre Royal Drury Lane )、票房幾近千萬的《媽媽咪呀》(PRINCE OF WALES THEATRE)、著名法國作家雨果的名著改編成的《悲慘世界》(QUEENS THEATRE)、曾在100多個城市上演的經典戲劇《歌聲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光是目錄就讓人眼花繚亂。在這些眾多劇院中,最有名望的當屬「倫敦大劇院」(The London Coliseum),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倫敦最大劇院坐落於聖馬丁教堂的旁邊,1904年該劇院開始營業,它具有當時最好的設備和最多的觀眾席位,劇院的設計者、英格蘭著名劇院設計師弗蘭克‧麥青的初衷是建立一個最大、最豪華、最優秀的「公眾娛樂宮殿」。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這個劇院已經成為了象徵倫敦文明的重要組成部份,在1960年是被賦予英國二級文物遺產,近幾年多次承辦英格蘭皇家綜藝表演,包括威爾士親王查理斯王子在內的多名皇室成員都曾親臨此地。

在莎士比亞後,英國的文學已經在世界範圍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很多名著相繼問世。彌爾頓的《失樂園》(1667) 、笛福的《魯濱孫飄流記》(1719) 、斯威夫特的《格利佛遊記》(1726) 等等。到了19世紀初,浪漫主義思潮湧入英國,拜倫的《唐璜》(1818~1823) 、雪萊的《西風頌》(1819) 以及濟慈的《心靈》、《夜鶯》、《希臘古甕》 等詩篇成為了當時的代表作品,女性作家也開始脫穎而出,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1813)與《愛瑪》(1815) 尤為突出。在工業革命後,英國國內的矛盾開始逐漸激化,這一時期的文學開始轉向社會問題,狄更斯是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奧列佛‧特維斯特》(1838) 、《雙城記》(1859) 、《遠大前程》(1861) 等作品都在文學史上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還有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艾蜜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等,而柯南道爾杜撰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更是開偵探小說之先河。坐落在倫敦貝克街221B號福爾摩斯的「寓所」是遊客必到的探險獵奇的神秘之地。

幾經磨難的首都

倫敦作為英國的首都,幾經磨難,除了在中古時代屢遭侵略外,1666年,一場慘絕人寰的大火幾乎完全吞噬了整個倫敦市。1萬3千多個建築物被毀,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大部份宮殿建築也被完全燒成灰燼,80餘萬人流離失所。這場火災幾乎摧毀了整個倫敦,但也正因此給了都市建設新的開始。火災後,國王下令今後所有倫敦建築都採用石瓦而禁用木材,倫敦市在英格蘭人近兩個世紀的努力下,免遭又一次被遺棄。

從18世紀開始,由於工業革命的開始以及殖民地策略所帶來的國際貿易的繁榮,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中心的倫敦急速發展,人口成倍增長。到了19世紀,也就是維多利亞時代,倫敦開始了一次大規模的翻新,大量的公車和鐵路線的運營雙管齊下 ,整個城市煥然一新,世界第一條地鐵也是在此時誕生的。最早的地鐵運營始自1863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每年約有十億次乘客搭乘倫敦地鐵。如今倫敦全市地鐵幹線有12條,全長超過400公里,其中160餘公里在隧道內,倫敦地鐵的技術和管理設備先進,所有調度和信號系統均為自動控制。 每年客流量高達近10億次。除了這些資料外,倫敦還有一個著名的因素:在很多地跌站裡都能找到該區域的特色文化資訊,比如在貝克街站,由於柯南‧道爾爵士筆下的福爾摩斯是全世界偵探迷心中的神,因此牆壁上都是有關福爾摩斯的圖案,而在大英博物館附近的羅素廣場站裡,牆壁上則是木乃伊和許多著名文物的圖案。而因為《哈利波特》在世界範圍的流行,書中描寫的國王十字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臺是通往霍格沃茲的入口,因此車站里特別掛上了本是虛構的九又四分之三月臺的牌子,其下面有一個看似正在穿進牆壁的推車。

1834年,議會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 裡的一名員工在大廈爐子裡銷毀一些檔案時,沒有控制住火勢,很快就形成了毀滅性的火災,將整個宮殿燒燬。而重建工作很快就展開,並於1847年完工。新的威斯敏斯特宮採用的是哥特式建築,其特點就是那些林立著的尖塔以及尖形拱門,以及大窗戶。倫敦標誌性建築「大本鐘」(Big Ben)也是建在此時,這個屬於宮殿一部份的大鐘,之所以被以「大本鐘」來命名,其來歷也頗有趣味:1859年英國議會要考慮給這個大鐘起一個特別的名字,而負責修建大鐘的英王工務大臣本杰明‧霍爾爵士(Sir Benjamin Hall) 在會議開始前做了一篇內容極為冗長而煩躁的報告,坐在議席上已經忍無可忍的人群中突然冒出一個聲音:「為甚麼不叫『大本』(本杰明的暱稱)呢?」,於是這個標誌性建築的名字就這樣被定了下來。這個時期由於英國對外殖民擴張,也使得考古學得到飛速發展,歷史文物開始大量流往倫敦,也就造成了博物館的需求。自1759年建築的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開始對外開放後,先後又有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1852年)、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1857年)和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年)陸續建成。

到了20世紀,在一戰結束後,被納粹控制的德國迅速膨脹,在陸續吞併了奧地利、波蘭、法國等歐洲國家後,於1940年9月7日開始實行「海獅計劃」,德國空軍集中了2,400餘架飛機開始對倫敦在內的幾個重要城市進行密集轟炸,而該計劃一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才終止。在這期間,倫敦遭受了71次轟炸,3萬平民死亡,逾5萬人受傷,數以萬計的建築物被摧毀。可堅毅的英國人沒有被轟炸打垮,反而更加凝聚在一起。婦女和兒童被輸送到鄉下,而男人依舊堅守崗位,雖然政府希望王室暫時移居加拿大,但王太后表示要守護國王的陵墓而堅決不走。現在的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當時還是個十幾歲的長公主,在德軍轟炸最頻繁的時期,去幹最危險的工作——開探照燈。喬治六世國王更是經常出入於轟炸後的災難現場來指揮援救工作。王室的堅毅影響到民眾的情緒,同仇敵愾,並最終獲得了戰爭的勝利,而倫敦也在經歷戰火的洗禮後,再一次恢復生機,雖然重建工作在短短十幾年就宣告完成,但戰爭所帶來的印記卻深深的烙印在這裡,今日仍有許多地方可以看到當時的殘桓和遺蹟。很多新興的建築與古老的房屋混雜在一起,漫步於倫敦小巷,經常可以在林立的摩登大廈之間發現一些古堡或者中古時代的磚石建築,這也成為了當今倫敦的一個顯著特點,令人彷彿置身於錯亂的時空當中,除了驚喜外更加讚歎倫敦的生命力。

二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同時也使得此時英雄輩出,溫斯頓‧邱吉爾可謂那個時代最為傑出的偉人之一,關於他的事跡數不勝數,但唯獨象徵勝利的「V」手勢以及雪茄煙才是他的象徵,而其一生共抽雪茄達3,000公斤更是成為世界之最。邱吉爾不單單僅僅是作為一個戰爭時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而已,難得的是他在文字方面的天賦,他自傳性的回憶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並且當時瑞典文學院是破例授此獎項,因為之前諾貝爾獎文學獎是不頒獎給任何在角逐諾貝爾獎期間在其本國政府裡擔任職務的作家的,同時他也是被公認的掌握英文單詞最多的人(五萬多),而他的演講更是極具魅力,眾多英軍將士正是被他的演講所鼓舞,從而奮鬥到最後,即使到今天,背誦邱吉爾的演講詞仍是幾乎所有政治家和演說家的必修課之一。

英國國家歌劇院所在地——倫敦大劇院

時至今日,英國昔日的輝煌雖漸褪去,可榮耀仍在,如今英國人以他們獨有的方式來影響著世人,給歷史翻開著新的篇章。如今,這座有著輝煌與顯赫歷史的古都,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迎來了美國神韻巡迴藝術團的到來,他們將在英國國家歌劇院所在地倫敦大劇院(London Coliseum)為英國觀眾呈現7場精彩絕倫的演出。


英國國家歌劇院所在地倫敦大劇院為倫敦最大的劇院之一,擁有2,359個座位,4月5日~10日,美國神韻巡回藝術團將在這裡上演七場神韻晚會


英國國家歌劇院所在地倫敦大劇院是由著名的英國劇院建築家弗蘭克-馬徹姆設計而成,其雄心是建成當時最大、最好的「人們的娛樂宮殿」。弗蘭克-馬徹姆是著名的英國劇院建築家,他的作品還包括倫敦帕拉斯劇院(世界最著名的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作品曾在那裏演出)和倫敦維多利亞宮殿劇院。遍佈英倫三島的文化名城如:貝爾法斯特、格拉斯哥、布里斯托、利物浦等均有其設計的劇院。英國國家歌劇院所在地倫敦大劇院為倫敦最大的劇院之一,擁有2,359個座位,而且是最早有電照明的劇院。劇院內部裝潢古樸而華貴,擁有倫敦最廣的鏡框式舞臺和一個旋轉舞臺。其中現代化的功能包括客用電梯、一個屋頂花園和一個資訊中心,觀眾可以在資訊中心留下自己的座位號碼,如需要醫生或等待緊急電話等,會得到及時的通知和幫助。

4月5日~10日,美國神韻藝術巡迴團將在這裡上演七場演出,將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以純真、純善、純美的藝術形勢展現給英國的觀眾。能夠在西方立足的藝術經典,一般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歲月沉澱,才能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而神韻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就風靡全球,創下不朽的藝術神話。據多個城市的主辦方和劇院透露,今年神韻演出的特點是高價位票走俏,觀眾希望從最佳視角、全方位地欣賞好的演出。

美國洛杉磯地產商漢米爾頓(John Hamilton Jr.)說:「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利用這個機會來觀賞這臺演出,花多少錢都值得。」

贏得「2009年度澳洲長者」的成功企業家拉馬納(Pat LaManna)說:「我認為我不會再看到這麼好的演出了,絕無僅有!」
  
到日本探親的馬先生夫婦在東京觀看神韻演出後表示:「太寶貴了,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好萊塢真人秀「Hellbent for Hollywood」製片人米切爾(John Mitchell)讚歎:「這是一部價值非凡的偉大作品。」
  
百老匯資深劇評家考納曼(Richard Connema)說:「我從1942年起評論過3,000到4,000場演出。神韻演出是五星級演出。我看過太多百老匯演出,可是沒有能比得上神韻的。」
  
歐洲議會議員巴登(Gerard Batten)先生在去年神韻藝術團造訪英國的時候攜家人一起觀看了演出,他說:「我認為這臺晚會很獨特。因為我想不起來有甚麼東西可以像這臺晚會這樣,讓你通過這個視窗來見識中國文化。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演出,很獨特。我感到神韻向海內外華人傳播了一個偉大的資訊,那就是希望。對於未來的希望、未來所能取得的成就,就這樣一個偉大的資訊。」
  
有觀眾傾情表示:如果你一年只看一場秀,我建議你一定要選擇「神韻晚會」。神韻將再次傾倒英倫觀眾。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