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越農 咖啡達人願傳授秘訣

font print 人氣: 13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沛清河內6日專電)每天上班前,先來杯咖啡已成為許多越南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當地文化的重要步調之一。

事實上,自法國殖民時期,越南就開始種植咖啡,每年為越南賺進大筆外匯,也成為世界第2大咖啡出口國。

在河內和胡志明市,街頭巷尾咖啡店林立,有的裝潢氣派,有些則是街頭熱情的小販,兼賣點心和熱茶。三五好友相約喝杯咖啡在越南是極普遍的社交方式。

而在越南大勒(Dak Lak)則以生產咖啡聞名全球和國內,在當地種植30公頃的台商黃啟峰表示,大勒自法國殖民時期就開始種植咖啡,有一定的種植技術和水準,但當地農人不太重視品質,不論好壞、成熟與否的咖啡果實一起採收,因此中高品質的咖啡豆會一起賣給收購商,品管難掌控。

一談到咖啡,民國44年出生的黃啟峰很快的打開話匣子,如何種植、如何提高品質,如何烘焙,處處都是學問,絲毫馬虎不得。

黃啟峰4年前由種植茶葉轉型種植咖啡,他說,這是很困難的過程,大勒地區種植茶葉和咖啡都是好地方,但大勒的茶葉被汙名化,台灣媒體普遍報導越南大勒茶葉有殘餘農藥,或是越戰時期遺留的「落葉劑」,使得台商在當地種植茶葉很難生存。

身兼林同省台灣商會副會長的黃啟峰強調,從越南出口到台灣進口要經過多少關卡,安全性絕對值得信賴;至於落葉劑問題,他說,考證越戰時期落葉劑是散布在中西部的一些交戰省份,林同省是完全沾不上邊的。

黃啟峰在大勒的咖啡園採用有機肥料施肥,與越南農人採用化肥的方式不同;在強烈要求品質的原則下,黃啟峰生產的咖啡在越南和台灣已具相當知名度。但他表示,這裡的咖啡農荷包永遠不夠用,賺不到什麼錢,利潤大多由外國公司收購商賺走。他的咖啡則是自製自銷,大多銷往台灣,部分銷往日本、歐洲。

黃啟峰說,茶葉工人愈來愈少,是他轉型種植咖啡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已經營了4年,每年可以生產30噸咖啡生豆。

他說,咖啡是一個很不錯的產業,在大勒頗具發展潛力。他希望將自己種咖啡的知識和經營管理方式傳授給越南農民,讓他們也能提昇咖啡品質和產量,造福越南農民。(本文附有照片及影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別於都會區的生活習性,南投縣的鹿谷鄉一進入夜晚就十分地寧靜。深夜十點多,有位來自遠方的都市遊客找到了許佑存,在品嚐和他的「凍頂咖啡」咖啡之後,心滿意足的說:「啊!終於讓我找到這麼好喝的咖啡了!」
  • 〔自由時報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雲林咖啡農黃進仲,20年前因颱風天修屋頂不慎摔下,造成脊椎碎裂,一度無法行走,他靠意志力復健並種植咖啡,如今成為咖啡達人,並與南華大學合作建立行銷管道,將咖啡外銷日美。
  • 勞委會台南職訓中心在古坑新庄村舉辦「咖啡生產與調製技能訓練班」,首度邀請咖啡達人指導種植咖啡樹,從根本提升咖啡品質,職訓局表示,希望藉此建立台灣「華山咖啡」名號,3年後驗收成果,將台灣咖啡帶進世界舞台。
  • 嘉義縣梅山鄉民陳皇仁連續3 年勇奪台灣精品咖啡豆評鑑特等獎,榮耀得來不易,縣長張花冠今天親自拜訪,並致贈「香冠全臺」獎牌,陳皇仁則分享種咖啡豆的成功經驗。
  • 【大紀元2011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邱金蟬嘉義報導〉嘉縣梅山鄉民陳皇仁連續3年勇奪台灣精品咖啡豆評鑑特等獎,縣民與有榮焉,縣長張花冠24日下午由縣議員郭芳宜和農會總幹事黃世裕等人陪同,親往陳宅表示祝賀之意,並致贈「香冠全臺」獎牌,而後一起分享他種植咖啡豆的成功經驗。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人類戰爭史上,法西斯集團發動戰爭大多以搶掠為目的,但中(共)國政府發動對人民的戰爭其階段是有些異勢。戰爭大多是在野蠻搶劫完成後,受害公民企圖依法維權時打響。「太石村血腥暴力事件」「汕尾殺人事件」及山東省(當局)發動針對盲人陳光誠的戰爭其規律無不如是。
  • 儘管莫札特的生命短暫(1756年─1791年),但他創作了六百多部不同流派和風格的作品; 他創作了交響樂、室內樂、管弦樂作品、歌劇、合唱音樂和歌曲。 他創作的歌曲鮮為人知,經常被大眾忽視,其實他的歌曲有其獨特的美感和音樂趣味。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二○○三年以來,不斷發生類似太石村及陝北油田事件般官員虐民的冷血事件,受到殘暴傷害的公民規律性地狀告無門,和平的抗爭必遭野蠻報復,中國的出路何在?中國人的出路何在?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對中國公民而言,尤其對具有法輪功修煉者身分的中國公民而言,他們的人身自由甚至是生命,實際上是處在一種完全不能確定的、恐怖的風險狀態中,當當局感到有任何的「不安全」——有時根本就是一些官吏偶然的臆症發作——災難即會降臨。
  • 香港擁有一百年的殖民史,東西文化交匯,曾和很多文人有過千絲萬縷的聯繫。1974年,台灣詩人余光中赴港任教,寫下「姑且叫它做家吧」,其後他有11年時間在港度過,這段時間是他的黃金創作期,沙田山居成為他生命中最愉快的日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