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古塔傳奇 訴說大唐氣象

font print 人氣: 13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1年05月21日訊】法門寺塔在二十世紀末坍塌,封藏了一千多年的佛舍利骨在佛誕日再現。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恰似一部歷史圖誌,大度而浪漫的大唐風采躍於眼前。那些璀璨天真的金銀器,大方嚴整的碑刻楷書,純淨優雅的秘色瓷,異國情調的玻璃器,在示現著神州大地上曾有過的不朽傳奇。

一千年過去了。在唐代,佛舍利骨掀起了虔信的狂潮。在這歷史的斷層,佛舍利骨的再現似乎是對人類文明,對人類命運沉默的昭示。被連夜雷雨沖刷坍塌,半壁擎天的法門寺塔是一條通向隱匿真相的線索。在這一切悄然變化的新世紀,在這古人信奉的靈魂翩然重返的時代,我們要如何對待其示現的無限玄機?

奧義之塔 法門寺地宮傳奇
文 ◎ 夏禱 圖 ◎ 向陽公益基金會提供


1981年法門寺真身寶塔轟然塌陷了西南半壁,剩下半邊危塔擎在空中。


大唐,一個我們引以為傲的朝代。它的皇家寺院藏一枚佛真身舍利,喚作護國真身舍利。或許,對於唐朝,對於佛法,我們得從另一角度思索。世上唯一一枚佛舍利指骨在一個神奇的時刻出土,使人深深憶念2,500年前行走在人世的佛陀,以及他向世人開啟的密旨。

1. 半壁擎天的古塔

1981年,接連十多個風雨夜後,在狂風、閃電和雷鳴中,豎立在關中平原上的法門寺真身寶塔轟然塌陷了,剩下半邊危塔擎在空中。塔內千年來藏的古老佛經、佛像紛紛從天上墜落,塔的土壁坦露出來。對於世代生活在塔下的百姓,這座古塔統領著八百里秦川,如今塔的半壁殘垣高舉向天,似乎預示著什麼,叫人寢食難安。

歷史上,法門寺塔有著濃烈的傳奇色彩。佛舍利骨如何來到中土,又如何散落四方,史實中交錯著傳奇,真假難辨。一說秦始皇四年,西域沙門僧釋利房等18人捧 19份真身舍利來到中土。由於時勢險惡,釋利房等人匆匆埋舍利於地下後分道而行,埋舍利的地方成為聖塚。日後在聖塚上建起的,便是著名的法門寺塔。

1981年,中國才從文革十年噩夢中醒來,正待從廢墟中重整出發,顧不上這古塔。半壁古塔擎天,塔腳下,土堆裡埋著碎磚石、殘破的經卷倒在風裡雨裡無人過問。寶塔村村民再也不能忍受了。他們四方奔走陳情,要求修塔:「在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輩見寶塔倒了,也曾上書朝廷,並拿出家財修建寶塔。」寫信的,正是四百多年前在明代化緣修塔的黨萬良之後代。

1987年,法門寺塔開始重建。扶風縣老百姓挽起袖子,一磚一瓦拆下了半壁古塔,露出地基。在清理唐代、明代塔基時民工發現一塊漢白玉石板。透過石板裂開來的縫隙望下去,巨大的深穴中濃霧縹緲,在手電筒的照射下,只見看不分明的器物上一片金碧輝煌,有若燦爛的霞光。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地宮?」人們沉醉於眼前的景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當地宮透過裂開的石板縫顯像,這埋藏了千年的寶藏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祕密。如何找到通向地宮的門只是時間問題。

2. 大唐佛教圖景

法門寺地宮最後一次開啟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懿宗駕崩不久,送佛骨出長安的儀式從簡,遠比不上當初迎佛骨的盛況。然而佛骨一路出城,長安城仕女老者夾道送別,人們握手對彼此說:「六十年一度迎真身,不知再見又是什麼時候?」說著伏首嗚咽,如送親人。

這是藩鎮割據,日薄西山的晚唐,盛極一時的大唐早已失控。人們流露的哀悽預示了一個朝代風雨欲來的覆亡。接踵而來的連年戰亂中,地宮被遺忘了,它的石門再也沒有開啟。隨著時間的流逝,地宮越來越遙不可及,像是一個久遠的神話,人們甚至不能確信它是否存在。

法門寺在唐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以道教立國的李氏唐朝同時給予佛教最高的尊崇。玄奘取經回長安時,太宗曾命丞相率百官出城恭迎,並為他舉辦大道場。永徽二年,高宗建大雁塔以藏玄奘遠道取來的佛經、舍利。淡雅的大雁塔蹲踞在長安城,七到九世紀亞洲的文化商貿中心。大街上,馬車、麗人奔踏疾行,百姓騎驢挑擔奔走,塔俯視著這一切,而賦予塔重量的,是萬里外取來的梵文經藏和聖物舍利。

佛教在大唐弘傳,佛寺高僧一時權重傾國。同時,佛教藝術也達到了頂峰。工匠揮起彩筆、鑿子,在敦煌、龍門石窟中刻畫下動人心弦的瑰寶,為一整個時代虔信的心靈作證。佛像造像和唐朝雍容大度的美學結合,呈現了宗教藝術的至高境界。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唐朝無疑是許多人最心儀的朝代。然而在提到使人自豪的唐朝時,人們往往忽略了佛教在大唐展現的叫人驚豔的華彩及其刻下的歷歷銘記。促使雕版印刷術在唐代蓬勃發展的一個首要原因是佛經、佛像的大量需求。而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書冊不是華美的詩詞或儒家經典,而是當時百姓虔心誦讀的《陀羅尼經》。

唐代典麗的宮廷樂舞融合了中亞文化、佛教樂舞與中原文化,如〈蘇合香〉是天竺傳來的禮佛舞,而〈霓裳羽衣曲〉則是玄宗改編自天竺傳入的法曲〈婆羅門曲〉,結合了道家的仙境變化而成。唐代的僧人參與了樂舞的創造和演出,佛教音樂滲透入世俗音樂中,兩者密不可分。在宗教的功能外,唐代寺廟也是民間娛樂的場所。唐宮廷和寺院舉辦公開競賽,由不同畫派的畫師繪製同一題材作品,是當時的一大盛事。

唐詩中,歌詠寺廟香煙,參悟佛法修行的多不勝數。「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王維《過香積寺》)林間水畔的寺廟點綴著唐人的風景、詩歌,契入唐人的生活和心境。


盛裝仕女圖,節憨太子墓出土。


在舉國為華詞麗藻癲狂,奔放不羈的唐朝進入衰頹的中晚期之後,不立文字,強調頓悟和直覺的禪宗獨樹一幟,形成了意境獨具的美學。在唐代豐富的佛教圖景中,棄一切言說,於生活中悟道的禪宗添了一襲野趣的色彩。

和如今多被視為偶像崇拜,形象或過於僵化,或偏向於救世濟人的現代佛教相比,佛教在大唐展現的磅薄氣度,所成就的深邃美感不可同日而語。當佛法無邊的滲透力全幅展現,不但一掃佛教的刻板印象,並把佛門之奧義展現得殊美而動人。

3. 迎佛骨:神聖與癲狂

與大雁塔遙相呼應,長安城外三百里豎立著古老的法門寺塔。由於塔下供奉的一環釋迦牟尼佛舍利指骨,法門寺成為唐代佛教重鎮,和唐代皇室淵源深遠。


佛指真身舍利靈骨。


公元618年,隋朝大丞相李淵改成實寺為法門寺。同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國號唐。其子秦王李世民平定叛軍時曾到法門寺還願,並在寺中揮墨寫下「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適」的詩句(《經破薛舉戰地》)。即位後,太宗在昔日戰場上建七座寺廟以安慰亡靈,意在「變焰火於青蓮,易苦海於甘露」(〈為戰陣處立寺詔〉)。

貞觀五年,太宗命刺史張德亮開塔啟奉佛舍利骨,是唐代第一位迎奉佛骨的帝王,開唐代八位帝王七度迎佛骨的先河。之後,法門寺建24院,佛舍利指骨被命名為護國真身舍利,全盛時期有上萬僧人護守。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中宗及皇后韋氏、長寧公主曾下髮入塔以身供佛,表示了唐宗室對佛陀至高的虔敬。

唐代迎佛骨在史上赫赫有名。憲宗時,韓愈因寫〈迎佛骨諫〉而遭致的厄運更使得迎佛骨備受爭議。蘇鶚《杜陽雜編》上記述懿宗迎佛骨時舉國若狂的景象。一路上百姓跪地頂禮膜拜,或彈奏琵琶鼓樂,或獻香獻果,城裡紮起了一座座奢華的棚子、數不盡的玉樹金池,豪族把馬車、綵樓裝點得富麗堂皇。一路上宮樂、兩旁的民樂飄飄,長安城仕女老少傾城而出,街上水洩不通。


跪拜俑,唐李憲墓出土。


大隊人馬在禁衛軍兵仗的引領下浩蕩前進,旌旂飄揚,上百斛珊瑚、瑪瑙、珍珠綴的上萬幡幢、幡傘款款移動,一匹匹駿馬踏蹄,穿袈裟的高僧莊重地舉步。病重的懿宗危顫顫來到安福寺頂禮,自語:「生見佛骨,死而無憾」,說著老淚盈眶,泣下霑臆。

莊嚴的人馬穿過城池,百姓沿街跪了一地。一個兵卒把左臂砍下獻給佛,一步一跪拜,血流滿地。百姓伏地以手肘前行,有人齧指截髮,有僧人把艾草蓋在頭頂上焚燒。極度的虔敬和紛亂而奢華至極的俗世氣氛混雜,使得迎佛骨的過程沸沸揚揚,惹人物議。

懿宗在迎佛骨後不久駕崩,數月後,僖宗將佛骨送回法門寺。這便是唐朝最後一次迎佛骨,也是人們最後一次見到佛真身舍利和地宮。

太宗啟奉佛骨迎來了貞觀盛世,然而天象的運行不是人所能逆轉。僖宗送回佛骨33年後,大唐和盛極一時的法門寺地宮一起隱入時間的收藏室。然而地宮的使命尚未完成。它將再一次呈現懷藏的稀世瑰寶,把奧祕顯像。

4. 五色彩雲的異象

那一天,窺見了石縫下的地宮後,民工點上燈左挖右掘一口氣挖到子夜,終於一鋤下去,觸到了地宮的入口。事後人們才發現在入口處,兩株合抱的梧桐有如天然的衛士,人們多次走過樹下,卻想不到這兩株梧桐暗藏天機。地宮的入口在人們腳下躺了一千多年,不曾被人侵犯絲毫。

刨開泥土,露出一級級向下的階梯。石階通向什麼?這塵封了千年的地穴莫不是一個陷阱?人們心跳著步下階梯,階上灑滿了厚厚的兩萬多枚開元通寶、五銖、乾元重寶等各式銅錢,那是最後一次送佛骨時依照密宗儀式撒下的「金錢鋪地」。地宮披著最後的儀式臥在地心,如一個等待被發現的奇蹟。

地宮內,唐帝王供奉的一落落絲綢織錦高疊,一件件金銀器重重無盡,在暗中發出霞彩般的輝光。石門一扇扇打開,一間間密室出現,泱泱大度的大唐器物、法器按照密宗曼荼羅的儀軌安放:雙鴦大銀盆、銀香爐、綵繪四鋪首阿育王舍利石塔、四輪錫杖、純金缽一一現身,人們嚮往的大唐果然不負盛名,其金銀器美輪美奐,迎面撲來一股龐大的能量,和我們所熟悉的現代金工有天壤之別。

在考古界,法門寺地宮的出土是一件盛事。無論在形制或品級上,地宮出土的大唐金銀器都居於冠。唐朝皇室供奉的御用器皿氣度非凡,其中的祕色瓷更是難得一見的神品。而絢麗的捧真身菩薩、大錫杖、純金缽展示了唐帝王對佛陀的高度尊崇。地宮出土文物恰似一部歷史圖誌,一個時代躍於眼前,精美的銀茶具、銀香爐、食器、飲器、藥器讓人一窺唐代皇族的生活。

考古學家徹夜工作,把一件件珍寶記錄、悉心包裹後移出地宮。正要撤出時,有人踢到了地宮後室的後壁,發現壁裡暗藏一祕龕。打開祕龕,出現一個鏽跡斑斑的鐵函。五層寶函一層層打開,直到打開最後的白玉棺,一環金黃色指骨赫然浮在水中,溫潤如玉石。這就是在會昌年間奇蹟一般被護下來的佛真身舍利指骨,佛教的最高聖物。

法門寺地宮中共發現四枚舍利骨,其中三枚是影骨(真骨、靈骨的影射、仿品),一枚是佛真身舍利。第一枚影骨裝在八層寶函內,它的發現伴隨著時空的異象,值得我們紀念。


白石舍利石函(正面)。


當考古學家們慎重地坐下來,準備打開這八重寶函時,天外飛來幾朵五色彩雲,把西天映得輝煌斑斕,奪人心魄。扶風縣博物館外,四面八方趕來的父老望著天空中的異象,激動地呼叫聲如一波波海潮拍擊著博物館。考古人員徹夜整理寶函,在最後一層金塔中驚喜萬分地發現了第一枚影骨。這時,不知不覺中已跨越了子夜,進入黃曆四月八日佛祖誕辰日凌晨一時。

或許,並沒有所謂的巧合,一切都有定數,是遠古畫下的藍圖中必然的環節。

5. 靈魂的金剛石

歷經劫難的佛舍利骨再現世人面前。盛裝它的白玉棺透明,微小,發出寧靜的幽光,是一個神話的證言。曾經,釋迦牟尼佛的肉身行走在人世間,以密語宣示彼岸的奧義,引導人穿透幻象以得到知見。在菩提樹下開悟後,悉達多穿透蠱惑人心的表象,參透了萬有的真實。

這道出人類存有最大神話的印度王子的一生也有如一個神話。除了他傳奇式的證悟之路外,釋迦牟尼佛眾多弟子的事跡形成了一個神話體系,而世尊在涅槃後遺下的四斛八斗舍利、舍利骨是這一神話可觸的證物。從遙遠光年外來到人世的釋迦牟尼佛遺下了法舍利(佛經)和骨舍利。兩者同樣堅不可摧,永存於世:「以勝金剛定,自碎金鋼身,不捨於大悲,舍利猶分佈。」(《大般涅槃經》)

佛舍利有靈性的信念深入民間,如其能生出許多小舍利,小舍利又輾轉長大,生生不息。在印度、中國、日本都有悠久的舍利崇拜,奇事不可勝書。如《高僧傳》上載康僧會獻佛舍利給孫權,孫權令人把舍利放在鐵砧上以鐵錐擊之,結果「砧鎚俱陷,舍利無損。」《日本書紀》上也記載了大臣馬子宿彌以鐵椎試舍利而不毀,又投舍利於水中而浮沉自如的故事。

無神論者從未放棄詆毀舍利的企圖,然而舍利不可詆毀。舍利是修煉人採集了大量高層空間能量而在體內形成的物質,為「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金光明經》)。佛經上稱舍利為金剛體,堅如金剛石,而地質學研究發現金剛石來自宇宙深空,不產生於地球。舍利奇幻的色彩、硬度都說明這不可能是人體產生的,卻有著奧祕的泉源。

在測試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佛牙舍利生出來的串串舍利子時,比利時鑽石學會的高斌博士透過精密的儀器多方檢驗,確定這些佛舍利是六方晶系隕石鑽石,即為六方等軸排列的晶系,和地球上的排列結構不同,價值連城,珍貴無比。高博士慨歎:「自然界中,有許多謎我們還未認識和瞭解,釋迦牟尼佛以自身的願力和智慧認識了宇宙並吸取了宇宙的精華,因此給後人一份非常珍貴的『靈魂寶石』。」

在佛經中,舍利的意涵深遠。為了安穩眾生,佛示現滅度,然而佛陀永生不滅。舍利乃是為了讓眾生見到佛在滅度之外其實不滅之證,以不為有情界的表象所惑,而生出堅固的願力。

「若見如來舍利,即是見佛。」(《大般涅槃經》)釋迦牟尼佛的一環指骨變為玉石,已非人間物。一如世尊所宣示的奧義,佛舍利指向遙遠不可見的時空及更高的真理。世上唯一一枚佛舍利指骨在神奇的時刻出土,使人深深憶念2,500年前翩然來到人世的佛陀,以及他向世人開啟的密旨。

6. 時間的奧義

佛舍利在時間之流的這一點再現,邀請我們深思。

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從佛教到基督教,一場盛大的宗教復甦正在亞、非、南美洲發生。同時,從新科學對物質與精神一性的認知,到新世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對靈魂的重新認識,人類的世界觀正在與數百年來的科技文明逆向而行。在我們做著李伯大夢的時候,為物質放逐了太久的精神已悄然反撲,從內到外洗刷著人類的意識。文明已悄然轉向,以為即將到臨的新世紀準備。而在過去十年中,我們看見的這一新世紀驚心動魄,充滿了叫人難安的預示。

法門寺塔在二十世紀末坍塌,封藏了一千多年的佛舍利骨在佛誕日再現。時間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前進。不知不覺中,我們已抵達了危險的那一頁。從日本大海嘯移動的惡水上兩朵燃燒的巨燄中,我們看見一隻巨手在頃刻間把事物抹除。我們似乎聽到了雷鳴般的巨響:屬於你我,屬於人類的時間是有盡頭的。

一千年過去了。在唐代,佛舍利骨掀起了虔信的狂潮。在這歷史的斷層,佛舍利骨的再現似乎是對人類文明,對人類命運沉默的昭示。被連夜雷雨沖刷坍塌,半壁擎天的法門寺塔是一條通向隱匿真相的線索。時間以一種神祕、必然的方式推進,我們要如何對待它沖刷上岸的預示?

從地宮中的金銀器,我們窺見了大唐的風采。那是一個大度而浪漫的朝代,一個我們引以為傲的朝代。在它的皇家寺院藏一枚佛真身舍利,喚作護國真身舍利。或許,對於唐朝,對於佛法,我們得以另一角度去思索。在這一切悄然變化的新世紀,在這古人信奉的靈魂翩然重返的時代,一切不是如表面那樣日昇日落,了無新意,卻蘊藏著無限的玄機。在這末法兼末劫之時,在遍地的災難中,預表法輪聖王來到人世的優曇婆羅花已悄然綻放。


金樹。


在這非比尋常的時刻,事物全部的可能性被還原。在一個奇特的日子裡,釋迦牟尼佛遺留在塵世的印記從地心現身,一切的奧義,一切的聖蹟重現,像是神對人許下的誓言。◇

================================================================

向陽基金會廖翊均訪談 唐代貴族生活誌
文 ◎ 楊加 圖 ◎ 向陽公益基金會提供


唐彩繪四鋪首阿育王石塔。


《皇朝祕寶: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展出的120組文物中66件是國家一級文物,以及在當地也不得而見的唐代壁畫、器物等珍品。精美絕倫的唐代貴族金銀器、法器,見證中世紀大唐盛世。

去年10月起至今年4月,向陽基金會分別於台北歷史博物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皇朝祕寶: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展中除了法門寺的珍品外,特選陜西、西安等博物館之文物共襄盛舉。展出的120組文物中66件是國家一級文物,以及在當地也不得而見的唐代壁畫、器物等珍品。這些文物返回西安後將庫存在博物館和研究單位中,不再出借展出,更不可能出境。

2002年,向陽基金會遠從法門寺迎來釋迦牟尼真身舍利供台灣信眾崇禮。八年後,在前法務部長廖正豪的不懈奔走下,終於迎來了法門寺文物展。精美絕倫的唐代金銀器、法器打造了一場時間之旅,帶領人進入中世紀的大唐盛世。

地宮文物在台展出緣起

2001年夏天,向陽公益基因會董事長廖正豪卸下公職到絲路旅行,到西安拜訪法門寺的住持,當時住持告知他佛指舍利與供奉佛指舍利的地宮文物到台灣展出的因緣具足了。

2002年佛指舍利來台三十七天,巡迴西部七個城市,受到四百萬民眾夾道膜拜的盛大歡迎,轟動一時。向陽基金會負責人廖翊均說:「那時候法門寺的寺方希望一起把文物到台灣展出,因為當時廖正豪認為文物與佛指舍利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分開展出比較妥當。想不到一隔就隔了八年,一直到2010,也就是去年年底才終於時機成熟,我們把這個特展接洽成功。」

打破限制 借展55%一級文物

廖翊均說明,這次的展品可分成兩大類,一是法門寺地宮文物。

在唐朝,每三十年就有一次恭迎、恭送佛指舍利的法會,唐朝皇室把宮中的精品,還有一些生活用品,譬如絲綢或是很高級的金銀器供奉佛指舍利,以及一些佛教的法器,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個部分是唐朝貴族在宮中或家裡使用的一些東西,以及唐朝皇室陵寢出土的文物。「簡單來說,我們特展的特點可以說是唐朝貴族的生活誌。」廖翊均說。

此外,她特別強調,中國大陸借展到國外,出借的一級文物有一個20%的上限,至多只能佔展品的20%。「幾經廖正豪的奔走,這次打破限制,有55%是大陸認定的一級文物,所以這次展品的水準規格非常高。」

地宮格局 同唐皇室陵寢

法門寺地宮的格局是依照唐朝皇室的陵寢打造的,共有三個房間,前室、後室、中室,在第一道門的前面發現了兩個石碑,也就是〈真身志文碑〉,另外一個是〈衣物帳碑〉;進去之後,三間都放滿了奉獻給佛指舍利的寶物跟法器。

廖翊均說,法門寺塔有兩個塔基,比較小的是唐代地基,那時建塔是用木頭蓋的;外面方形的塔基是因為唐朝這個木塔,木頭的建材不大穩固,所以會倒塌或者是傾斜,所以到了明代又重新修塔。

兩塊明代的塔磚上有刻字,希望各方大德可以捐獻,譬如說麵粉啦或者是各種物資,因為修塔是非常昂貴浩大的工程,所以古代是這樣集資來修塔的。

險遭破壞 地宮驚險留存

在朝代更迭、戰亂兵戎中,法門寺地宮能在地下安穩埋藏了1,113年,該是冥冥之中的護佑,免遭有心人的破壞,僅在近代史上即有兩次驚險的保護事件。廖翊均說:「民國初年朱子橋將軍發現了法門寺地宮,那時因為民國初年軍閥割據,到處都戰亂,發現了地宮之後,他駐紮軍隊保護法門寺。除此之外,他還告訴大家法門寺地宮發現了非常多毒蛇,很危險,防止大家接近,因此他成功保護法門寺地宮。因為那時很混亂,燒殺擄掠都有可能發生,在法門寺這一帶駐紮的期間,他抄寫了〈心經〉。

文化大革命期間法門寺也差點遭到破壞。那時紅衛兵進了大雄寶殿做出很多毀壞文物的事情來,當時的住持是良卿法師,他出來阻止他們,因為小紅衛兵四處亂挖,已經慢慢推近了地宮的入口處了,可是紅衛兵當然不可能聽他的阻止,良卿法師被毒打一頓之後回到禪房,全身淋上汽油,準備自焚以抗。紅衛兵看到都嚇壞了,一哄而散。」

兩石碑刻文 佐證佛指舍利

地宮入口處有一個〈衣物帳碑〉,羅列著地宮裡2,499件文物清單。

另一石碑〈真身志文碑〉(大唐鹹通啟送歧陽真身志文碑)上面清楚記載佛指舍利的尺寸大小、色澤以及質地。廖翊均說:「在找到五重寶函之後,打開最後一重時,發現裡頭有一個真身指骨舍利,把它對照真身志文碑上面的描述,他們非常確定,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

五重寶函在這次展出中只有四個寶函,為什麼呢?廖翊均指出,第三重寶函質地是檀香木,在出土的時候已經腐朽了。第一重寶函的材質是鐵函,生了鐵銹。唐朝最後一次封地宮時,寶函表面包覆了珍貴的唐朝絲綢,經過了一千多年有機質腐化,絲綢附著在鐵函的表面,鐵函表面可看到絲綢紋路的鏽跡。


唐盝頂鐵寶函。


第二重寶函的質地是銀鎏金,上面有四十五尊菩薩、佛的造像,頂上是盝頂的造型。第四重寶函是嵌寶石水晶槨,槨就是放在棺木外面的盒子,上面有一顆黃寶石、一顆藍寶石。五重寶函是壺門座白玉棺,廖翊均說:「展示櫃裡頭有一張照片,就是讓大家看看佛指舍利在1987年出土時的狀態,舍利指骨就是收納在這個白玉棺中。」


唐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頂銀寶函。


唐嵌寶石水晶槨子。


唐壼門座白玉棺。


捧真身舍利菩薩 罕見展出

「這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一級物精品,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的時候,有一位高僧特地打造進獻的。全身有四百七十四顆唐朝的珍珠環繞在身上,造型非常特別!」


唐捧真身菩薩。


廖翊均說,這件精品在大陸法門寺博物館平常不展出,因為其底座非常脆弱,有斷裂的危險,所以平常只珍藏在庫房。這次也是因為廖前部長的接洽,借展單位特地答應讓它來台灣展出,這應該是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國。

唐朝每隔三十年就會有一次盛大的迎佛指舍利祈福儀式,通常佛指舍利被請出法門寺的時候都是由一位高僧捧著,而高僧不能接受貴為天子皇帝的膜拜。所以高僧打造這個捧真身菩薩,在法會進行的時候,把佛指舍利放在這個荷葉匾上,唐朝皇帝就跪在這尊捧真身菩薩的面前膜拜。

傳說中的秘色瓷

「秘色瓷是瓷器中的極品,至今共發現了十三件,都是法門寺出土的。」廖翊均說。在法門寺地宮打開之前,秘色瓷只存在於書中,沒有實物佐證它的存在。直到打開地宮之後,〈衣物帳碑〉上刻了有幾件秘色瓷,果然發現了十三件青瓷器,對照碑文證實就是傳說中的秘色瓷。「我們這次展出了兩件,一件是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一件是八稜淨水秘色瓷瓶。」


八稜淨水祕色瓷。


為什麼叫秘色瓷?廖翊均解釋,有人說,秘色瓷專門供奉給唐代皇室,臣民不得用,因而神祕。也有人說其配方或製作方法不對外公開,具神祕色彩。另一說法認為「秘」是一種香草名,秘色瓷色碧與秘草相似而得名。另有一說則認為「秘色」之名,緣於祕瓷在特殊的密閉空間內燒製。

唐代燒製秘色瓷的窯叫越窯,秘色瓷的發現把中國瓷器史從宋代往前推了一百多年。◇

================================================================

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 大唐氣象 正大光明
文 ◎ 邱馨賢 圖 ◎ 向陽公益基金會提供


馬球圖。


璀璨天真的金銀器,大方嚴整的碑刻楷書,純淨優雅的秘色瓷,異國情調的玻璃器,在在示現著神州大地上曾有過的不朽傳奇——大唐。

曾有那樣一個中國,如暖日,寧靜的向四面發散著和煦之光;如汪洋,無私的接納了來自八方的百川。她自由開放,使知名與不知名的人物,在她的懷抱中,都如草原上奔馳的駿馬,盡情揮灑;她以德服人,使近悅遠來,凡知其名者,無不思慕與仰望;她雄健富麗,無時不以其豐沛的生命力影響著世界。如同人間神話,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傳頌著那不滅的輝煌!她的名字叫——大唐。

唐代(618至907年)這個偉大的年代,所有文獻都記載了她的不凡,而藉由此次的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彷彿直白的昭告世人——大唐不是傳說。

壁畫書法 人間天上

展覽中,一件唐李邕墓出土的「馬球圖」讓人印象深刻:畫中描繪兩名騎在馬匹上手執鞠杖的壯漢激烈爭奪小球的瞬間。據說馬球來自中亞,在唐代十分盛行,並深得皇室與大臣們的喜愛。這件大型壁畫作品,線條靈動流暢,人物與馬匹的眼神與表情尤為生動,畫家藉由飄動的帽帶、飛揚的馬鬃、馬匹前腳高抬來表現激戰的剎那間強烈的動態,給人一種酣暢痛快的臨場感,彷彿千年後的我們也置身其間,為這場球賽緊張、歡呼。

一般說來,要在牆上畫出那樣自然飛動的線條,且物象的身體比例正確,面部表情活潑逼真,其技術難度是相當高的,因為國畫的修改性極低,畫家首先要對物象比例、特徵有十分準確的掌握,且手部的穩定度必須很高,這除了熟練與經驗外,還得有強健的體力、穩定的心思及胸有成竹的眼界。而唐墓壁畫中,人物經常與真人等比、近等身高,在雄強的線條中展現高大健碩的體魄、磅礡的精神氣象,唐人健康自信、開朗向陽的力與美被自然而真實的描繪出來。

展品中的碑刻書法,同樣令人眼睛一亮。過去學習書法時參考的皆是印刷品,臨摹的是知名書家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印象中大概就幾位書家的字寫的好,可當法門寺〈衣物帳碑〉拓本呈現眼前時,那份精神力度與光彩卻絕不遜於大書家。雖然只是一份寶物清單,卻刻得如此嚴整娟秀,可謂筆筆法度、字字經典,而這樣足以為法帖的書法,是出自書史上未曾留名的和尚——興善寺僧覺支手筆,這真讓人有種「唐人皆書家」的錯覺。


唐法門寺〈衣物帳碑〉局部。(新紀元資料室)


泱泱大唐 金碧輝煌

然而展出文物中最令人驚嘆的,仍屬量大質精的金銀器。中國美術史上在畫絹上塗金的「金碧山水」即出現在唐代,而光耀大氣的金銀器皿,更將強大的大唐國力展露無遺。

研究美術史會發現,時代的興盛與衰微一般都會反映在藝術品的表現上,然而法門寺地宮珍寶多是晚唐懿宗(860至873年)與僖宗(874至888年)時期宮廷作坊與地方所製作的獻器,卻依然保持唐代工藝一貫的製作水準,這確實是個有趣的現象,除了說明唐代皇室禮佛的虔敬,也反映唐代國力之強盛。

金銀器皿 技術精湛

金銀器,顧名思義即是以黃金和白銀為基底加工製成的器皿或飾品。黃金自古至今都被視為十分貴重的金屬,等同財富,具有保值作用。據研究,它在地殼中含量極為稀少,僅十億分之五,且分佈很分散,開採不易;而銀相對而言則較多。

金、銀皆屬貴金屬,故在製作上不可有無謂的浪費,因此在《新唐書.百官志》中提到各類工藝技術學習的時間,其中「鈿鏤之工,教以四年」,是各類技藝中訓練時間最長的,而唐代金銀器即是在這些經過紮實磨練的工匠手下,造就出製作精巧、裝飾手法細膩且氣勢弘大的特質。

唐代金銀器皿中常見的製作技術有:

炸珠:取金熔化成液態,滴入溫水中,使之結成大小不一的顆顆金珠,即是炸珠技法。將這些金珠焊黏在金銀器表上,便是非常精美的裝飾,成線者即是連珠紋,成面者為魚子紋地。

捶揲:因金銀板一般都不會太厚,故質地較軟,方便形塑器形與裝飾。捶揲技法是以捶打的方式,將金銀板製作出「內凹外凸」的效果。簡單的器形可用此法直接打出來,而用在裝飾上則可千變萬化,所有物象寫實的立體感,均可以捶揲技術先作出物象的立體浮雕效果,再加以細部刻劃。

鏨刻:是金銀器細部刻劃時最常使用的技術,鑿刻工具有百餘種,端視紋飾需要,方法是以各式鑿頭工具鑿刻短線連成一線,或以圓鏨刀鑿出一個個小圓圈,布排整齊即成珍珠紋地,據說這項技術是唐代首創,後來也影響了其他地區。

鎏金:鎏金即是鍍金法,先秦時即已成熟,普遍使用在銅器上,而應用在銀器上則屬唐代最盛。在唐代稱為「金塗」、「鍍金」等,其方法是將水銀與金液融合,再將此溶液塗在銀器表面後入火,此時水銀遇熱會蒸發,於是黃金便牢牢附著在銀器器表,鎏銀技法亦然。

法門寺出土金銀器

法門寺地宮文物中一件「唐鎏金雙鴦團花紋大銀盆」,學者們推測為洗滌佛像聖物的大銀盆,重達6.265公斤,據說是目前發現最大的金銀器皿。此盆分為四瓣,壁內外勻整分佈了兩兩相對、站立振翅之鴛鴦的對稱團花,盆內底部上石榴團花紋間一對鴛鴦嬉戲其中,花葉、禽鳥皆以捶揲技術先作出立體高浮雕效果,復以鏨刻技法將花葉細紋及片片鳥羽細膩的刻劃出來,寫實生動且優美大氣。器底外部鏨刻「浙西」二字,可見當時江南地區工藝技術之精美。


唐鎏金雙鴦團花紋大銀盆。


唐鎏金雙鴦團花紋大銀盆。


唐代自始至終都十分流行如「唐鎏金雙蛾團花紋銀香囊」這種製作極為精美的薰香球,依照法門寺〈衣物帳碑〉所載,名之為「香囊」。這種金屬製球形焚香器,頂部設有鏈條、掛鈎,以利懸掛並可隨身佩帶,且為了使香料點燃後不受移動時所產生的晃動而外灑,因此球內設計了精巧的機關,形態類似現今所見的陀螺儀——囊內有兩層雙軸相連的同心圓環,大環與外壁相連,小環與大環相連,小環內並連有半圓球形香盂,兩環與香盂均可隨機轉動,這能保證香盂恆常水平,不必擔心香料或香灰灑落,可見古人的靈機與巧智。


香囊內的水平機關:不管香囊怎麼晃動,裡面的半圓球形香盂永遠保持水平。圖為陜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唐代銀香囊。(新紀元資料室)


全器裝飾了對稱的雙蛾團花,並在團花與兩半圓球子母扣合的口沿處鎏金,其餘舖以密佈對稱的花草圖樣,以鏨刻技法細膩刻出花葉紋理,再利用花葉均勻分佈的空隙施以鏤空,使香氣由孔洞自然飄散。全作的裝飾充滿了次序與層次感,由鎏金團花襯以生動的花草銀地,而至鏤空的穿透空間,處處體現出唐人的單純天真,真可謂華麗可愛,直叫人寶愛不釋。


唐鎏金雙蛾團花紋銀香囊。

另一件「唐鎏金摩羯魚三足架銀鹽台」,即使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依然覺得它新穎、充滿創意。唐人有很特別的飲茶習慣,就是喫茶時要加鹽調味,所加的是近似粗鹽的結晶鹽,然而現代人應該很難想像將鹽放在這樣精緻的金銀器皿上吧!這件極富設計感的鹽台,主體造型全出自蓮花:三足架似蓮莖,置鹽盤是蓮花開放的型態,除盤緣捶揲出蓮瓣凹凸層次,盤中心並設計了蓮蓬孔洞,可謂慧心獨具。上方配以荷葉形蓋,蓋頂連接了荷花花苞造型的球體,兩半圓體亦是子母扣合,內可置放如胡椒之類的其他調味料。其中荷葉蓋葉緣的捲起,銀條圈繞如彈簧的裝飾,都增加了這件器物靈動的因素,是獨特而難得的金銀作器之一。


唐鎏金摩羯魚三足架銀鹽台。


法門寺還出土大小兩件金缽盂,小件缽內鏨刻了以人首鳥身的伽陵頻伽鳥為主體的細密紋飾;大件者雖樸素無紋,卻令人驚嘆。這件「唐迎真身素面金缽盂」重達 573公克,口徑有21.2公分,如果這樣規格的缽是以陶瓷、木製或銀鎏金製造都可算正常,然此缽竟是純金打造。口沿鏨刻了「文思院准鹹通十四年(873 年)三月廿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金缽盂一枚」等字樣。法門寺貴為皇家寺院,文思院便是唐代皇家作坊,這件素面金缽展現了唐皇室的宏大氣魄,及其極盡財力製作精美供器以供奉佛的敬謹與重視。


唐迎真身素面金缽盂。


金銀器發展至唐代方稱極盛,據目前考古出土統計,唐以前的金銀器皿約數十件,但唐代卻激增至數千件,正因其國力雄厚,方能製作出大量的金銀器皿。唐代金銀器的紋飾華美多姿,且明顯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其中包括中、西亞的粟特、薩珊王朝,以及印度、大食等,甚至還包括歐洲的羅馬拜占廷文化。

永恆的大唐

雖然在政治上,唐代也有沉痛的一面,複雜的權力角力、誤國的亂臣奸相,以及殘酷的戰事,但就文學、藝術、服飾、工藝等文化層面而言,唐代皆以其極強的國力與寬大的包容力,造就了廣博陽剛、天真爽朗的特質。之所以成其大,乃憑藉著寬大的襟懷,其背後飽含的正是純真、善良與忍耐的高貴情操。泱泱大唐,正以其不朽的文物,向世人示現那永恆的輝煌。◇

================================================================

唐代宮廷茶文化
文 ◎ 白宜芳 圖 ◎ 向陽公益基金會提供


唐繫鏈銀火箸。

飲茶習慣在唐代宮廷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甚至是皇室和後宮嬪妃時髦重要的休閒活動。法門寺地宮珍藏的唐代宮廷金銀器中,有一套十六件幾近完整無損的金銀茶具,反映了多彩的中國宮廷茶文化。

玉泉瑞草銀金花

1987年陝西法門寺地宮中,發掘了大量唐代宮廷金銀器,這些專供皇帝御用供佛器物中,有一套幾近完整、無損的金銀茶具十分引人矚目,還有首次發現史上最負盛名的瓷器「祕色瓷」。這套金銀茶具有茶碗、碟、盤、淨水瓶共十六件;據專家考證,這套晚唐宮廷系列茶具,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最完善而珍貴的「銀金花」茶器(鎏金銀器),多數為唐僖宗及地方官進奉法門寺的供養文物,為研究中國宮廷茶文化,及世界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邁向新的里程。

飲茶習慣在唐代宮廷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甚至是皇室和後宮嬪妃時髦重要的休閒活動,唐代開元以後,朝廷設立了專門生產皇室用茶的貢焙場所,每年春天特別派遣官吏監督製造,為趕上每年清明節的「清明宴」,日夜快馬加鞭的送上春茶,〈湖州貢焙新茶〉詩中,就有描述皇后剛出遊踏青回來,準備梳洗一番時,聽到「急程」的新茶已送到京城,皇后立即露出笑容,命宮女立刻取來烹茶。

皇帝和臣子們文會時,令宮女隨時以茶湯伺候,君臣在吟詩作對、切磋學問之餘,茶用來解渴潤喉、明目益思,君臣一同品茶,使得文會更加盡興。

另外,皇帝親自主持殿試時,會賜茶湯給及第的文人飲用,同時貢茶有時也會賞賜給臣下,也唯有在這種特別的時候,非皇室貴族身份的人才有機緣品賞到高檔的貢茶。

沬餑湯華 如棗花雲鱗

唐代飲茶的方式多樣化,但正式的茶禮、高規格的茶湯表現則是飲用餅茶,依據陸羽茶經《五之煮》,在飲茶前餅茶要先烤炙,一方面容易碾碎成末,二方面使茶去水分而髮香;餅茶成末之後,要用細網羅篩成更細的茶粉,經歷汲泉擇水、風爐看火的兩道水火工夫,在一沸、二沸之間投茶烹煮,過程中加適量粗鹽以提味。

茶湯煮至三沸,騰波鼓浪時立即止沸,在茶鍑中以培育湯華,陸羽:「沬餑湯之華。華之薄者曰沬,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茶鍑遠離炭火,放在交床上開始分酌茶湯,煮水一升能分五碗茶,在碗上欣賞棗花、青萍、雲鱗的美景,趁熱連沫帶渣一起嚥下,與近代工夫茶過濾茶湯的「清飲」差異很大!

五哥茶具

這批地宮出土的華麗茶具,多數是以鎏金工藝裝飾在銀器上,其做工精細、風格華貴,唐代貫以「銀金花」來形容之。

地宮除了大量的銀金花茶具面世之外,地宮中還有供奉皇室使用的祕色瓷茶碗,以及當時被視為珍稀的琉璃(即玻璃)茶碗、茶托一副,透過這些由金、銀、瓷、琉等材質所烘托出來的高雅茶具,在唐代茶文化與宮廷精緻物質的交融下,取得雅、俗、奢、儉的平衡點,大唐皇家飲茶之風采盡收眼底。

這套茶具屬於唐僖宗皇帝專用,在銀金花茶碾子的碢軸上刻有「五哥」字樣,五哥係僖宗即位前的暱稱,因排名第五故稱「五哥」。

一、烘焙器

鎏金飛鴻球路紋籠子(圖1),此籠通體鏤空,點綴的飛鴻在壁上十二隻、蓋上十五隻,沖天鴻雁栩栩如生,表達了「榮華富貴」與「飛黃騰達」的祝福,此茶籠是用來烘烤餅茶。


圖1 鎏金飛鴻球路紋籠子

二、碾羅器

鎏金鴻雁紋銀茶槽子、銀碢軸(圖2),這副茶碾是宮廷飲茶時所用碾茶器具,上面鏨刻了飛馬、蓮花、團花、祥雲等美妙紋飾,特別是在碾軸和槽座兩個地方,都刻有僖宗的小名「五哥」,透露出這套茶具與僖宗親密的關係。


圖2 鎏金鴻雁紋銀茶槽子、銀碢軸


鎏金飛天仙鶴紋銀茶羅子(圖3),此羅子為篩末茶之用,與碾茶器是配套的,此羅盒外壁刻有仙鶴流雲裝飾,表達了飲茶登仙的思想。


圖3 鎏金飛天仙鶴紋銀茶羅子


三、貯茶器 貯鹽、椒器

鎏金銀龜盒(圖4),中國自古以龜象徵吉祥長壽,此盒貯放碾碎的餅茶,茶入後可揭開甲蓋取茶,亦可從龜口中倒出。


圖4 唐 鎏金銀龜盒


鎏金摩羯魚三足架銀鹽台(見第39頁),唐代飲茶佐放椒、鹽以提味,這件精雕細琢的鹽台,所鏨刻的「摩羯魚」為龍首魚身,在佛教中表示能吞噬一切的「神魚」。

四、烹煮器

素面壼門座高圈足銀風爐(圖5),此爐在法門寺文物各類的出版書中,大部分是標香爐,有一部分是標風爐,筆者認為唐代茶席上的靈魂就是煮水的風爐,為何地宮一套完整的茶具,獨獨不見煮水的風爐呢?而且此件文物的底部似有常年累積的炭漬,高圈足加上壼門的通風口,觀察證實這是風爐,而不是香爐。


圖5 唐 素面壼門座高圈足銀風爐


鎏金飛鴻紋銀則(圖6),「則」是度量衡的意思,此則乃投茶時匕狀的量具。


圖6 唐 鎏金飛鴻紋銀則


鎏金卷草紋長柄銀勺(圖7),此勺為烹茶時拍擊湯麵,使茶末融於湯中,杓中刻有「五哥」銘文。


圖7 唐 鎏金卷草紋長柄銀勺


五、飲茶具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圖8),「秘色瓷」即由浙江越窯所生產,專供皇室宮廷御用的「貢瓷」,可以說是中國歷代青瓷中最頂級的精品,這只瓷碗色澤青瑩柔和,有「捩翠融青」夢幻的優美,盛入茶湯彷彿有「輕旋薄冰盛綠雲」的視覺享受。


圖8 唐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素面淡黃色琉璃茶碗、茶托(圖9),古稱玻璃為「琉璃」,在唐代以前,中國已自西方傳入了玻璃器皿。琉璃對唐人來說是既稀奇又珍貴,詩人元稹曾讚譽:「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唐人以此茶具飲茶,欣賞碧水光影的新奇感受。◇


圖9 唐 素面淡黃色琉璃茶碗、茶托

本文轉自224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26/index.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照顧辛苦的茶農,經商有成的黃老闆近日在台南市公園路成立阿里山茶產地直銷門市部,經營起「羽唐文化茗茶館」,讓阿里山太和村的茶農們安心種出健康好茶,同時嘉惠愛喝茶的消費群。
  • 盛唐時期指的是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這段時間,這個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開明,在社會生活、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所呈現出來的繁盛景象,被後世稱為「盛唐氣象」。
  • 唐代是儒、釋、道發展和弘揚的鼎盛時期,三家思想交相輝映,規範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滲透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使社會維持較高的道德水準,使盛唐時期達到舉世矚目的輝煌。
  • (shown)在唐太宗貞觀四年(西元630年),即日本舒明天王二年,日本「遣唐使」首發,藉著留學生、學問僧、遣唐使的往復,(書法)名蹟陸陸續續地渡來(日本),成為學習、鑑賞的對象」 。奈良朝的書道資料包含有金石文和紙本的毛筆墨書兩大類,紙本毛筆墨書又可分為寫經和文書兩類 。這些紙本墨書反映中國書法名蹟在奈良時代傳到日本的盛況,其中又以東大寺正倉院珍藏之大量紙本文書遺跡為重要的歷史文獻。
  • (大紀元記者張本真東京報導)3月6日晚東京第三場神韻全善全美的演出,折服前來觀賞的各族裔觀眾。63歲的陳一鳴先生看完上半場,掩飾不住喜悅地表示,這才是真正的中國。
  •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不論是粗茶淡飯、還是山珍海味,人都離不開吃。有人說,在海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找到中餐館,可見中國飲食的普遍。
  •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遼闊疆土遠遠超過前朝各代,貞觀、開元年間萬國來朝,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被稱為盛世天朝。大唐文化也是中華文化藝術的巔峰,名家輩出。
  • 誰建造了北美魔鬼塔,它真是外星人的基地?《山海經》中的通天神樹真的存在,三星堆裡挖到寶?
  • 古人的智慧你想不到。福建甘露寺一根柱子支撐一個建築群?恆山懸空寺有夠「玄」,「三教合一」有何內涵?
  • 《山海經》暗藏玄機。世界屋脊不在青藏高原?須彌山在中國?!為何崑崙山被稱為天下龍脈的發源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