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艦隊走向何方(三)

文昭:再議中共航空母艦的用途

文昭

人氣 100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13日訊】在筆者的《中國航母艦隊向何處去》第二部份中,分析了中共由於建造航母的目標含混模糊,有可能使這個工程再度成為一項富有「中國特色」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鑒於讀者的反饋,將在本文中對航母用途的問題進一步延伸探討。

觀當今各國海軍,航空母艦的軍事用途總結起來不外有兩種:一是作為快速反應的力量;二是作為戰略進攻的力量。航母充當「快速反應」的工具,即是當突發事件出現時,它能迅速出現以顯示國家軍事力量的存在。要達成這一使命,通常輕型航空母艦就能實現,航母的數量也所需甚少,一國有1-2艘足矣。

當今世界應該說除美國外,基本都是將航母作為快速反應力量來使用。有代表性的是英、法、印度等國。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水域,前蘇聯的軍事威脅大部份已解除;大西洋兩岸已無強大的敵對政權,而且有北約的軍事聯防,所以英國已沒有必要維持規模龐大的海軍。僅存的一艘現役的「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航母排水量不過22000噸,艦載機不過20餘架,難以形成持續的空中火力;而且「鷂」式戰鬥機的作戰效能也無法與「蘇-33」或F-18E/F艦載機相比,顯然只能應付小規模的地區衝突、面對軍力較弱的敵手,要在較大規模的戰爭中負擔主力進攻的任務則力有不逮。在大西洋當前的安全環境中,這種戰力基本也夠用。英國在建的「伊麗莎白女王級」(Queen Elizabeth Class)航母在噸位上有所增加,艦載機可增至40架,可能在今後的西方盟軍行動中,英國希望通過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例如空襲利比亞一類的任務)。法國的航母大體也是類似的情況。即使英、法的新一代航母服役,主要用途仍是作為快速反應力量和聯軍中的支援性力量——應對大規模軍事衝突的主角仍是美國。

再看印度航母,這是一些軍迷時常掛在嘴上的:印度都有航母了,為甚麼中國沒有?!印度唯一的現役航母「維拉特」( INS Viraat)號也是排水量2萬多噸的輕型航母,而且船體是英國從二戰後期開始建造的過時貨。由於印度洋周邊並無其他軍事大國存在,用這艘「老爺級」的輕型航母應付地區摩擦、突發事件(海盜、恐怖襲擊、人道任務等)、以及顯示印度的軍事存在,過去也基本夠用。由於這艘航母過於老舊,未來幾年可能會被另一艘取代。但是對於中共海軍的擴充,印度已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美國的情況不必贅述。與以上國家不同的是 ,航空母艦是美國全球軍事戰略中重要的進攻性和壓制性的工具,在戰爭中是顯示美國優勢的主戰兵器。與此同時,也兼任「快速反應」的角色,在突發事件中實現兵力和火力的快速投送。

那麼,中共發展航母的用途是甚麼呢?從它的輿論導向看,是用作快速反應力量(保護能源交通線);從實際建造規模看是用作戰略進攻力量(至少3艘中、大型航母)。然而從結果看筆者則認為既不能成為快速反應力量、也不成為戰略進攻力量。

首先談「快速反應」,要多快才算「快」?美國追求的是「全球即時打擊」:1-2小時內能把炸彈扔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一天以內可以把一個師的兵力移送到任何一個衝突地點。這個能力顯然是其他國家達不到的。所謂快慢的時間問題還和距離遠近的空間問題有關,如果兵力投送的距離越遠,要做到快就越難。北京要發展的是能維護「遠洋利益」的「藍水海軍」。如果以保護從中東到東亞的能源交通線為目標, 這個「遠洋」就是從印度洋延伸到太平洋的廣闊海域。不過筆者預計,中共海軍作為一種常態化的力量,其實際影響的範圍,向西以馬六甲海峽為界,不會進入印度洋;向東不會超過「第二島鏈」;向北不會越過日本列島;向南不會進入南太平洋。即使在這個地理範圍內,要實現比美軍低兩三個等級的「快速反應」也做不到,有了航母也不行。

為甚麼?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中國大陸以外,沒有可供其海、空軍使用的基地和港口。美軍為甚麼能實現全球兵力和火力的快速投送?這和它遍佈全球的軍事基地有莫大的關係。在互聯網上軍迷們時常探討美軍航母的作戰半徑有多大,這個問題其實沒太大的意義,美軍行動可以完全不受武器的 「作戰半徑」限制。航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一般在1000公里以內,加上副油箱可以到1300—1400公里,這個作用距離對中國的航母適用。可是全球的美軍基地平均間隔2-3千公里,當危機發生時,即使距離最近的美軍航母在好幾千公里之外,它的艦載飛機升空後,空中加油機可從沿途的軍事基地起飛,進行接力性的空中加油,艦載機也能迅速趕到事發地點。這種戰爭動員和反應能力絕不是中共建了幾艘航母就能達到的。

舉例說,如果像北京所說的,要用航母來保衛「遠洋利益」,假設在遙遠的非洲某國發生戰亂,停泊在該國的中國油輪被扣留了。試問中國的航母從海南島出發,萬里赴戎機,一路開過去,要花多長時間?由於在國際上孤家寡人的地位,中共的那些「老朋友」有幾個能在戰爭時期開放自己的港口和基地給中共使用?更不要談長期提供基地了。這個像征「大國崛起」的「遠洋海軍」能遠到哪去?

如果說北京的目地是以航母為戰略性的力量,挺進大洋、擴大其軍事威懾的範圍,從而在國際上爭得更有力的發言權。那麼要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俄羅斯的蒸汽鐵甲艦從波羅的海出發,繞過半個地球,也能「挺進」太平洋,威脅一下日本。不過呆不了幾天,它就得往回開。只有取得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這個遠東的不凍港之後,俄羅斯才擁有了一支在遠東具備常態化和持續性作戰能力的海軍——太平洋艦隊。

如果中共真想發展一支威懾世界的遠洋海軍,顯然核潛艇是個更合適的工具,而不是在水面上招搖過市的航空母艦。一旦在遠離本土的地區發生了衝突,中途又沒有港口和基地可用,航母在要一路經過充滿敵意和不信任的海域開過去,不僅遷延時日、貽誤戰機;而且作戰過程中的損耗、艦載飛機的戰損都沒辦法得到補充,事實也不可能有持續的作戰能力。

接下來,不可迴避地又要談到南中國海問題。也許中共的航母並不需要開到那麼「遠洋」的地方去,只要能控制南海就行了?事實上筆者也認為,如果中共建成三艘航母、也形成了戰鬥力,用一艘處於臨戰值班狀態,其最有可能部署的地點就是西沙到南沙群島之間的海域。不過當這套昂貴的工具完工後,中南海的共產黨領導人可能會發現,原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使用這套工具。

僅僅一艘航母不足以在衝突中形成軍事優勢;然而出動兩艘以上的航母,國際社會又絕不可能坐視南海的衝突升級到這種程度。南海事關世界航運和經濟的安全,國際介入不可避免。而南海周邊的小國既無能力造航空母艦,又無能力造核潛艇,「伐交」是他們唯一的選擇。隨著北京的整軍建武,未來幾年,其他大國介入南海事務的步伐也將加快;南海周邊國家在不久的將來達成某種針對北京的軍事機制的可能性也很高。在南海這個特定地區,以軍事手段為基礎設計解決方案本身就不夠明智。南海局勢的癥結在於國際規則的構建,這在上文中已有論述,此處不再重複。

屆時不僅幾艘航空母艦帶來的軍事優勢被外交形勢的變化所抵消,還可能會給中國大陸的外部安全環境造成深遠和負面的影響。幾多得失,中國人要作出衡量。

相關新聞
文昭﹕大災之後要做三件實事
古式炒茶達人--蘇文昭
文昭:生活在希望中,做快樂的中國人
美方證實核航空母艦「尼米茲」號將訪香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