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旱農田絕收失149.4億 中國通脹加劇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6月02日訊】截至5月底,中國南方長江五省共有3,483.3萬人遭受旱災,農作物受災面積3,705.1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166.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49.4億元。有分析認為,短期內中國通脹或因食品價格因素而走高。但《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湯姆‧歐立克(Tom Orlik)5月31日撰文說,供給面衝擊再度推高中國食品價格,但禍首不是生豬短缺,而在於貨幣過量。

長江大旱166千公頃田絕收

據新華網報導,到5月底時,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1億畝。而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蘇5省更是遭遇數十年未遇的持續旱情,致使5省耕地受旱面積達到4,535萬畝。

據悉,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共有3,483.3萬人遭受旱災,423.6萬人發生飲水困難,506.5萬人需救助;飲水困難大小牲畜107萬頭(隻);農作物受災面積3,705.1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166.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49.4億元。

三峽水庫持續加大下洩,5月28日18時,長江上游每秒來水流量約為0.8萬立方米,三峽水庫每秒約下洩1.2萬立方米。因「入不敷出」,水庫水位降至150.9米,較年初最高水位下降了約24米。

大旱致糧食減產 令通脹加劇

大陸官媒援引中共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中國50個大中城市5月中旬食品價格比上旬上升幅度超過一成一。這令有關當前通脹已經見頂的意見站不住腳。

據美國之音報導,許多專家分析,5月中國CPI或再創新高。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沈建光在為財經網撰寫的一篇文章中說,預計5月通脹可能會達到5.7%。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歷的這一輪通脹主要是由食品價格推動的。但也有人對將中國食品價格升高總是歸咎於老天感到「厭倦」。《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湯姆‧歐立克(Tom Orlik)5月31日撰文說:「供給面衝擊再度推高中國食品價格,但禍首不是生豬短缺,而在於貨幣過量。」

歐立克說:「中國為刺激經濟而增加貨幣供應,其代價便是如今的通脹。但為甚麼通脹首先顯現在食品價格方面?」歐立克認為是因為農業部門供給吃緊造成的:「如果貨幣供應增加導致消費品需求增長,中國的製造業部門有足夠的能力做出反應;而要是刺激了食品需求量,供給方面反應就會差很多,隨之便會通過價格上漲的形式表現出來。」

旱情推高食品價格

據東方網報導,目前滬上青菜、雞毛菜等綠葉菜受乾旱影響較大,價格普漲三成,達4元一斤。相比之下,價格較早前漲了將近一倍。一上海市民向該網站記者抱怨,現在5元只能買這麼幾顆青菜,價錢吃不消。攤販也表示,最近買綠葉菜的人少了,進的菜賣不動,主要是價格太高。

鱸魚、鱖魚等淡水魚類價格普遍上漲,鱸魚每斤漲到18元,鱖魚漲到了35元。據瞭解,這些淡水魚主要依靠江西、湖北等地供應,由於這些地區連日乾旱,供應量劇減所以價格上升。

據悉,產自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的大閘蟹今年遭遇「天災」後,大閘蟹生長環境受到影響,出現營養不良,導致個頭縮水。目前市場方面大閘蟹的價格尚不明朗,但漲價恐難避免。

有業內人士認為,除天氣因素外,農產品價格變數多。他們認為,除了天氣和物價上漲等因素,一些農民和養殖戶存在「跟風」的現象,價錢好時就拚命種、放開養;價錢暴跌後,就不敢栽,不願養。如此,市場上某種農產品的量和價就存在不平衡的現象,常令農民和養殖戶難以把握,甚至虧本賺吆喝。

責任編輯:李平

相關新聞
通脹難控   中國央行宣佈上調存准金   專家:難奏效
通脹難控 中國央行宣佈上調存准金 專家分析
中共豪賭惡性通脹和惡性增長
大陸惡性通脹爆民怨 民眾嘆吃不起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