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語 (三十)

明‧呂坤
font print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

閉戶於鄉鄰之鬥,雖有解紛之智,息爭之力,不為也,雖忍而不得謂之楊朱。忘家於懷襄之時,雖有室家之憂,骨肉之難,不顧也,雖勞而不得謂之墨翟。 流俗污世中真難做人,又跳脫不出,只是清而不激就好。恩莫到無以加處:情薄易厚,愛重成隙。欲為便為,空言何益?不為便不為,空言何益?以至公之耳聽至私之口,舜、跖易名矣;以至公之心行至私之聞,黜陟易法矣。故兼聽則不蔽,精察則不眩,事可從容,不必急遽也。

某居官,厭無情者之多言,每裁抑之。蓋無厭之欲,非分之求,若以溫顏接之,彼懇乞無已,煩瑣不休,非嚴拒則一日之應酬幾何?及部署日看得人有不盡之情,抑不使通,亦未盡善。嘗題二語於私署云:「要說的盡著都說,我不嗔你;不該從未敢輕從,你休怪我。」或曰:「畢竟往日是。」

同途而遇,男避女,騎避步,輕避重,易避難,卑幼避尊長。勢之所極,理之所截,聖人不得而毫髮也。故保辜以時刻分死生,名次以相鄰分得失。引繩之絕,墮瓦之碎,非必當斷當敝之處,君子不必如此區區也。制禮法以垂萬世、繩天下者,須是時中之聖人斟酌天理人情之至而為之。一以立極,無一毫矯拂心,無一毫懲創心,無一毫一切心,嚴也而於人情不苦,寬也而
於天則不亂,俾天下肯從而萬世相安。故曰:「禮之用,和為貴。」和之一字,制禮法時合下便有,豈不為美?《儀禮》不知是何人製作,有近於迂闊者,有近於迫隘者,有近於矯拂者,大率是個嚴苛繁細之聖人所為,胸中又帶個懲創矯拂心,而一切之。後世以為周公也,遂相沿而守之,畢竟不便於人情者,成了個萬世虛車。

是以繁密者激人躁心,而天下皆逃於闊大簡直之中;嚴峻者激人畔心,而天下皆逃於逍遙放恣之地。甚之者,乃所驅之也。此不可一二指。余讀《禮》,蓋心不安而口不敢道者,不啻百餘事也。而宋儒不察《禮》之情,又於節文上增一重鎖鑰,予小子何敢言?禮無不報,不必開多事之端怨;無不酬,不可種難言之恨。

舟中失火,須思救法。象箸夾冰丸,須要夾得起。相嫌之敬慎,不若相忘之怒詈。士君子之相與也,必求協諸禮義,將世俗計較一切脫盡。今世號為知禮者全不理會聖賢本意,只是節文習熟,事體諳練,燦然可觀,人便稱之,自家欣然自得,泰然責人。嗟夫!自繁文彌尚而先王之道湮沒,天下之苦相責,群相逐者,皆末世之靡文也。求之於道,十九不合,此之謂習尚。習尚壞人,如飲狂泉。

學者處事處人,先要識個禮義之中。正這個中正處,要析之無毫釐之差,處之無過不及之謬,便是聖人。 當急遽冗雜時,只不動火,則神有餘而不勞事,從容而就理。一動火,種種都不濟。

予平生處人處事,淚切之病卄居其九,一向在這裡克,只憑消磨不去。始知不美之質變化甚難,而況以無之志、不深之養,如何能變化得?若志定而養深,便是下愚也移得一半。

予平生做事發言,有一大病痛,只是個盡字,是以無涵蓄,不渾厚,為終身之大戒。凡當事,無論是非邪正,都要從容蘊藉,若一不當意便忿恚而決裂之,此人終非遠器。

以淚而發者,必以無而癈,此不自涵養中來,算不得有根本底學者。涵養中人,遇當為之事,來得不徙,若懶若遲,持得甚堅,不移不歇。彼攘臂抵掌而任天下之事,難說不是義氣,畢竟到盡頭處不全美。天地萬物之理皆始於從容,而卒於急促。急促者盡氣也,從容者初氣也。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凡人應酬多不經思,一向任情做去,所以動多有悔。若心頭有一分檢點,便有一分得處,智者之忽固不若愚者之詳也。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事見到無不可時便斬截做,不要留戀,兒女子之情不足以語辦大事者也。

斷之一事,原謂義所當行,郤念有牽纏,事有掣礙,不得脫然爽潔,才痛煞煞下一個斷字,如刀斬斧齊一般。總然只在大頭腦處成一個是字,第二義又都放下,況兒女情、利害念,那顧得他?若待你百可意、千趁心,一些好事做不成。先眾人而為,後眾人而言。在邪人前發正論,不問有心無心,此是不磨之恨。見貪者談廉道,已不堪聞;又說某官如何廉,益難堪;又說某官貪,愈益難堪;況又勸汝當廉,況又責汝如何貪,彼何以當之?或曰:「當如何?」曰:「位在,則進退在我,行法可也。位不在,而情意相關,密諷可也。若與我無干涉,則鉗口而已。」禮入門而問諱,此亦當諱者。

天下事最不可先必而豫道之,已定矣,臨時還有變更,況未定者乎?故寧有不知之名,無貽失言之悔。舉世囂囂兢兢不得相安,只是抵死沒自家不是耳。若只把自家不是都認,再替別人認一分,便是清寧世界,兩忘言矣。人人自責自盡,不直四海無爭,彌宇宙間皆太和之氣矣。當處都要個自強不息之心,天下何事不得了?天下何人不能處?規模先要個闊大,意思先要個安閑,古之人約己而豐人,故群下樂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審處,故己不勞而事極精詳。褊急二字,處世之大礙也。

凡人初動一念是如此,及做出來郤不是如此,事去回顧又覺不是如此,只是識見不定。聖賢才發一念,始終如一,即有思索,不過周詳此一念耳。蓋聖賢有得於豫養,故安閑;眾人取辦於臨時,故昡惑。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天下無難處之事,只消得兩個「如之何」;天下無難處之人,只消得三個「必自成」。人情要耐心體他,體到悉處,則人可寡過,我可寡怨。事不關係都歇過到關係時悔之何及?事幸不敗都饒過,到敗事時懲之何益?是以君子不忽小防,其敗也不恕敗,防其再展。此心與旁觀者一般,何事不濟?

世道、人心、民生、國計,此是士君子四大責任。這裡都有經略,都能張主,此是士君子四大功業。情有可通,莫於舊有者過裁抑,以生寡恩之怨;事在得已,莫於舊無者妄增設,以開多事之門。若理當革、時當興,合於事勢人情,則非所拘矣。毅然奮有為之志,到手來只做得五分。渠非不自信,未臨事之志向雖篤,既臨事之力量不足也。故平居觀人以自省,只可信得一半。

辦天下大事,要精詳,要通變,要果斷,要執持。才鬆軟怠弛,何異鼠頭蛇尾?除天下大奸,要顧慮,要深沉,要突卒,要潔絕,才張皇疏慢,是攖虎欿龍鱗。利害死生間有毅然不奪之介,此謂大執持。驚急喜怒事無卒然遽變之容,此謂真涵養。力負邱山未足雄,地負萬山,此身還負地。量包滄海不為大,天包四海,吾量欲包天。天不可欺,人不可欺,何處瞞藏些子?性分當盡職分當盡,莫教久缺分毫。何是何非,何長何短,但看百忍之圖。不喑不瞽,不痴不聾,自取一朝之忿。植萬古綱常,先立定自家地步;做兩間事業,先推開物我藩籬。

捱不過底事,莫如早行;悔無及之言,何似休說。苟時不苟真不苟,忙處無忙再無忙。《謙》六爻,畫畫皆吉;恕一字,處處可行。才逢樂處須知苦,既沒閑時那有忙。生來不敢拂吾髮,義到何妨斷此頭。量嫌六合隘,身負五岳輕。休買貴後賤,休逐眾人見。難乎能忍,妙在不言。休忙休懶,不懶不忙。

(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①僊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②
  • 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爲石,①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禦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①趙高爲郎中令,②任用事。二世下詔,增始皇寢廟犧牲及山川百祀之禮。令髃臣議尊始皇廟。髃臣皆頓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雖萬世世不軼毀。③今始皇爲極廟,四海之內皆獻貢職,增犧牲,禮咸備,毋以加。先王廟或在西雍,④或在咸陽。天子儀當獨奉酌祠始皇廟。自襄公已下軼毀。所置凡七廟。髃臣以禮進祠,以尊始皇廟爲帝者祖廟。皇帝複自稱‘朕’。”
  • 六國陵替,二周淪亡。幷一天下,號爲始皇。阿房雲構,金狄成行。南游勒石,東瞰浮梁。滈池見遺,沙丘告喪。二世矯制,趙高是與。詐因指鹿,灾生噬虎。子嬰見推,恩報君父。下乏中佐,上乃庸主。欲振頽綱,云誰克補。
  • 武王問:“兩軍相遇,敵人無法進攻我軍,我軍也無法進攻敵人。雙方都有堅固的防守,誰都不願先發起攻擊,我軍想要襲擊他,但又沒有有利的條件,該怎麼辦好呢?”
  • 鷙鳥將要起飛攻擊時,必定先收起翅膀低空飛行;猛獸將要搏鬥時,必定先貼著耳朵伏在地上;聖賢將要行動時,必定先向人表示自己愚蠢和遲鈍。現在的商朝,謠言四起,社會動亂不已,而商紂王卻依然荒淫度日,這是商朝覆亡的徵兆。
  • 百姓民心的向背就像流水一樣,堵塞它就停止,放開它就流動,清靜它就變清澈。唉!真是神奇啊!只有聖人才能看到它的發端,並進而推斷出它的結果。
  • 鹿毛壽謂燕王:“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
  • 周文王問姜太公說:“文伐的方法有哪些?”姜太公說:“文伐的方法有十二種:一是,按照敵人的喜好,順從他的志願。這樣,他就會滋長傲慢情緒,而去做邪惡的事情。如果我再因勢利導,就一定能把他除掉。
  •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時呻吟,輒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無復病。」已而弗慎,又復病,輒又志之。蓋世病備經,不可勝志。一病數經,竟不能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