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師沈武銘 傾聽茶、水、壺的旋律

吳涔溪 圖/白亞仕
font print 人氣: 425
【字號】    
   標籤: tags: ,

歷經三代「養土」的宜興紫砂泥,在陶師巧手打造下成了一把會呼吸的壺。且看資深茶道師沈武銘如何掌握壺、茶、水的頻率,譜出和諧的旋律,泡出一泡令人內心悸動的好茶。

在探索茶與茶器的過程中,《新紀元》再度訪問到對功夫小壺泡資歷甚深的茶師沈武銘。在這次訪談中,沈師認為,隨著中、日經濟發展的推波助瀾,近幾年,從茶席的鋪設、金銀壺的競相攀比,已經顯現出「爭奇鬥勝」的危險跡象,上窮碧落下黃泉地追逐茶與茶器的稀有、昂貴,反而誤入一條崎嶇的道路。


對功夫小壺泡資歷甚深,沈武銘認為,用一把好的宜興壺來泡水,連水都在說話。(沈武銘提供)

沈師,如果把「心」和「境」區分開來,把茶葉、茶器、插花、古琴、燈光等都納入「境」的一部分,那麼茶道的精髓、真正該用功的是「心」這部分。

然而,30年專注在功夫茶小壺泡領域中,對於茶器自有一番領會。「當你茶湯到某種程度時,一把好的、手工打造的宜興壺,就有差別了。」沈師又說:「我手上有的不是最名貴的壺,但是泡茶最厲害的。」


宋代越窯青瓷碗(圖: 白亞仕)

宜興砂.一把會呼吸的壺

沈師口中說的「泡茶最厲害的壺」,就是好幾把形態各異的宜興紫砂壺。這些壺絕大部分來自同一位宜興做壺師的巧手。那是在1999年,他和朋友到宜興善卷洞附近遊玩時,認識了這位世代做壺的師傅又結成好友。


老紫砂壺與明末瓷杯。

(攝影: 白亞仕)

「我的朋友是世代做宜興紫砂壺的世家,他們非常在意壺的品質,就像當年紹興女兒出生時,要埋幾甕好酒藏在地窖裡,他們要養土。」在《陽羨茗陶錄》記載了打造宜興壺的關鍵「養土」:「造壺之家,各穴門外一方地,取色土篩搗……弇窖其中,名曰『養土』」。

沈師說,這位朋友用來做壺的土,是從祖父輩就開始養,到父執輩還捨不得用,一直到他這一輩覺得是時候了,才拿來做壺。

所謂的養土,就是將開採出來的紫砂泥礦,經翻曬、敲碎等繁複的工序,再和水拌勻,製成濕泥塊,放到沒有光和空氣的陰暗處,保持溫度與濕度,讓濕泥逐漸陳腐成為「腐泥」。一般來說,陳腐的時間越長,品質越好。

養好的泥塊,在很厚的木板工作檯上,反覆拍打,拍得很結實後,用濕布蓋起來,要用時切一小塊起來組合。宜興壺是「木工榫接」的方法,杯蓋有四個部分組合,壺身有圈口、壺底、壺嘴、壺把等各部分組合。

沈師說,宜興壺和茶的優越性從明朝以來就非常彰顯。「土裡有非常多的氧化錳和氧化鐵,在高倍數放大鏡底下呈蜂窩狀,有百分之四的透氣率,介於陶與瓷之間,不用上釉,可以透氣,不會漏水。」

沈師強調,愛茶人知道這把壺珍貴在哪裡。「這是一把會呼吸的壺。對茶湯的影響,就是不會悶,茶湯是活性的。」

體會.茶、水、壺和諧的頻率

就好比初學吉他的人,一開始用一般的吉他,但是到學到某種程度,就需要一把手工打造木吉他,因為發出的音質地不同。同樣的,「一把好的宜興壺,用來泡水,連水都在說話。」

同時,不同造型的壺,泡出來的茶也會展現不同的風格。「茶湯也是有頻率的,壺有壺的頻率,杯有杯的頻率,茶有茶的頻率,這就是茶與茶具的幽微處。」

沈師說:「坊間有很多壺,只具備壺的樣子,不具備壺的功能,用機器練土、量產出來的宜興壺,和養過土、手工慢工細活做出來的壺是不同的。」除了養土外,燒壺的溫度也有差別,不好的壺,泡不出好茶,而且會有土味。

「從土的原料開始,就很專注在做好壺。絕對不用練土機,靠時間自然風化的土,像這樣用心做壺的人很少了。」實際到宜興,沈師看到師傅這麼專注對待一把土,就如同老茶農不用除草劑、堅持彎著腰在拔草一樣,「這種人現在稀有,我們要珍惜。」

專注注水.如彩虹落於湖面

在談了一段手工宜興壺與茶湯滋味的耐人尋味之處,沈師又補充,「境的部分稍微有點瞭解就好,該有什麼壺,什麼杯,稍微瞭解就好,心的部分就有很多功課要做了。」

為了強調「心」的重要,沈師總喜歡做一個實驗,同樣一杯茶,他端給賓客喝,跟賓客自己端起來喝,味道就是不一樣。「這就是我們今天探討的茶道精髓的部分:心與境的不同。」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年輕女孩子在煮咖啡,「就跟我一樣專注,注水的時候,細細一條線(沈師對「注水」的註解:要像彩虹落在湖面一樣,平靜無波),我們進去喝。結果喝完,大家都起雞皮疙瘩。」「換句話說,一切都是心的展現。」

咖啡是如此,茶又更不同了。「茶不僅僅是一種飲料,一般人定位為飲料,真的是太委屈了,茶可以跟心相映,它的精神性可以到這麼高。」沈師說。

器物與人.茶文化的人文曲目

宋人杜耒有「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的詩句,描述寒冷的天,朋友來了,給他一杯熱茶,比酒還好。又如鄭板橋有句:「杯用宣德瓷,壺用宜興砂。器物非金玉,品潔自生華。」用茶與器物來呈現當下的人文的氛圍。

茶在生活中承載很多東西,雖然最後被記錄下來的只是茶器、茶詩或書畫,但是卻是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文化是一條大河的話,茶文化是那條主流中的主流。」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229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多倫多報導)6月25日,「國際金茶王大賽2011」多倫多選拔賽如期拉開帷幕,7位參賽者在萬錦市大都會展開茶藝比拚,最終經營餐廳的趙棟樑問鼎冠軍,並將代表多倫多參加8月12日在香港舉行的「國際金茶王」總決賽。
  • 茶道美學貫穿著傳統文化,茶中的學問意涵深遠。品茶,將是另一種心靈之旅......
  • 「如果沒有茶做為底蘊,就失去了文化的感覺,就和一般餐廳沒有兩樣了。」不論副品牌陶板燒、冷飲專賣店「嚮茶」,或是結合關東煮與珍奶的「翰林茶棧」,塗宗和念念不忘的是保有人文風味的茶館,那是集團發展的母體。
  • 「我們想要做一個空間,用茶的氣氛和文化,讓人暫時離開台北。」「回留」的茶主人夏沂汾因為瞭解「在東方國家中,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台北永康街開了家茶館,他希望能讓旅客靜下心來品味茶湯滋味。
  • 「我們販售的是挑選好茶的能力。」帶領台灣飲冷茶風氣的春水堂創辦人劉漢介,除了重視挑選好茶、營造好的品茗空間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經營團隊及服務人員。而儒學思想正是他訓練員工的基本精神。
  • 越來越多的倫敦主流社會人群被這家珍珠奶茶店Bubbleology所吸引,不僅是其一流的珍奶品質,還有超酷的包裝以及優雅溫馨的氛圍,品牌效應正在擴散著。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中國第一貪江澤民家族斂財萬億;嫡孫江志成躲貓貓起家坐擁5千億資產;江志成借毒生財,涉核酸收割;江澤民死失靠山,江志成榮登殺豬榜頭號追蹤目標。
  • 與西方基督教相關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和東方的壽星老人一樣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人物。不同於只留在傳說中的東方老壽星,每年聖誕期間,世界各地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聖誕老人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與大家共慶聖誕。
  • 戰爭中的的神蹟,一人俘虜132人怎麼做到的?為神服務與向國家效忠,在戰場上如何兩全?懸崖上的軍醫,硝煙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傷員?
評論